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探索论文_曾湘良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参与研究,对患者的出血程度和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进行划分,采用NIHSS对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分,并将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与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研究,18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存在自发性梗死后出血现象,其中共有6名患者为轻度出血,有4名患者为中度出血,有3名患者为重度出血,并且重度出血和NIHSS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8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的成像中未呈现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另外12例患者中有3例呈现出Ⅰ度影像,有9例呈现出Ⅱ度影像,并且患者的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显示程度和NIHSS评分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对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出血状况和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准确地评估,从而为患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临床价值

在脑梗死治疗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就是梗死后出血症状。针对该病的传统检测方式是进行CT检查,但是CT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1]。而MRI检测虽然可以较为准确地检出患者梗死后出血的症状,但是无法对出血的程度进行准确地预测,同时也不能完美的显示出患者的微小出血灶。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检测小静脉等组织方面比CT和MRI具有更高的敏感度[2]。本次研究针对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采用了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的病症均符合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标准。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在23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8±2.13)岁。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五类,其中2例患者的发病时间超过15天,为慢性期;3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在8天至14天之间,为稳定期;有4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在1天至7天左右,为亚急性期;有6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在7小时至25小时之间,为急性期;另外3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

1.2方法

首先采用NIHS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安排专业的医师对患者进行分类评估。

随后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MR扫描,分别进行自旋回波矢状位扫描、轴位扫描、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并最后对患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从而得出患者的出血的严重程度,并记录观察患者的小血管数量。

随后将检测的数据上传到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专业的SPIN软件对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和统计,从而计算出患者的出血面积,同时计算出其与梗死面积的比值,并统计患者梗死周边的小血管数目。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当P<0.05时,代表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出血程度与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

经过对比研究,18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存在自发性梗死后出血现象,其中共有6名患者为轻度出血,有4名患者为中度出血,有3名患者为重度出血,并且重度出血和NIHSS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s=0.766,P=0.001),如表1所示。

2.2患者病灶周围小血管显示情况和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患者图像上血管的显示数目的血管直径将患者的血管显示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若未显示出血管,则为0级;若患者病灶周围的血管数目在10条以内,并且血管的直径和对侧小血管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则为Ⅰ级;若患者病灶周围的血管数目在10条以上,并且血管直径和对侧小血管相比明显增加,则为Ⅱ度。经过本次研研究,共有12例患者图像中显示出血管影像,其中有3例呈现出Ⅰ度影像,有9例呈现出Ⅱ度影像,并且患者的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显示程度和NIHSS评分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s=0.766,P=0.001),如表2所示。

3.讨论

脑梗死患者哪怕出现微量出血,在后续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抗凝药物或者溶栓治疗措施的出血风险都会相应增加,因此越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症状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作用[3]。本次病例中,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检查中,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在图像中看到较多的粟粒状出血灶,在进展到亚急性期时,这些病灶会出现扩大融合的现象,从而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由此患者的NIHSS评分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当患者的磁敏感加权图像中出现微小出血病灶时,应该立刻停止对患者的溶栓治疗方案,并且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避开一些强效的抗凝药物,避免患者的出血症状加重。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若出现自发性的单一微小出血灶,可能是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这一现象极有可能代表患者的血管可恢复再通,因此患者的神经功能极有可能在缓慢恢复;但是当患者出现多个粟粒状出血灶时,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监测,避免患者进一步发展成为弥漫性出血[4-5]。本次研究中,共有3例患者为重度出血患者,出血面积和梗死面积的比值均在30%以上,并且患者的NIHSS评分比其他患者而言增高约2分至3分,并且患者出现头痛、发热、躁动等现象。本次研究中病灶周围出现小血管影的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均呈现出低信号影像,并且小血管影大多聚集在患者的侧脑室和皮质周围,但是血管的显示程度与NIHSS评分没有显著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数量过少。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够对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还反馈患者病灶周围的小血管影像,有利于为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志宏,李鑫,杨笑一,等.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血栓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7):1035-1038.

[2]邓慧,姚田岭,卢景海,等.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70-73.

[3]闫海燕,郗红艳,王红梅,等.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和评估侧支循环重构中的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18-620.

[4]倪鸣飞,李雪松,陶定波,等.磁敏感加权成像相位图对缺血性脑梗死局部氧代谢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5):314-317.

[5]汪春霞,吴诗楠,龚晓娇,等.急性脑梗死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的不对称性皮质静脉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52-456.

论文作者:曾湘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探索论文_曾湘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