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

有话好好说-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

有话好好说
——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周细兰

关键词 】亲子关系;爱的表达;有效沟通

【设计理念】

随着生理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成人感、自我意识也随之不断高涨。当强烈的自主意识遇上父母的责骂、啰唆时,他们习惯性以冷暴力、言辞争辩等行为来对抗。笔者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有78%的学生选择用沉默或顶嘴的方式来回应父母,导致亲子之间的沟通无效,亲子矛盾日渐突出。本课借鉴钟志农老师提出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四阶段”微观发展进程,通过讨论、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体验活动中理解父母的爱,学会如何有效地与父母沟通。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

教师:欣赏电影片段,说一说你从影片中看到了什么。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的教学与信息化学习科学的适度整合,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与教学目标等要素的混合。近几年发展迅猛,应用广泛[1]。初中物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不能盲目,要依据教学思想、新教材特点、学生个人发展,注重实验探究[3]。

PPT 播放《小孩不笨2》电影片段。

v点最坏情况下关联个3-面,个6-面,v的邻点均为3度点且v的非三角邻点关联着一个3-面。由R1,R2.1,R3.1或R3.2或R3.4及最坏3-面9+-点情形得: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应该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共同发展。

学生:我看到了家长在骂孩子;我还看到这几个孩子都很不耐烦的样子。

教师: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这节课的主题可能是什么。

主权、契约与道义权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是搜救国协调权竞合的直接体现。如果搜救国之间并没有通过演习或是其他方式形成一种相互的默许,那么协调权的行使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而阻碍海上救助的进展,延误黄金救助时间。

学生:父母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教师: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父母与孩子交流不顺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呢?我们今天课的主题是“有话好好说——学会与父母沟通”。

设计意图:电影《小孩不笨2》的截取片段诙谐有趣,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亲子冲突,引发学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话好好说”。

一般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不规则沉降、温度应力和浇筑工艺等原因会造成成品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纹甚至裂缝,并对未来的使用构成隐患。在本项目标段内吉隆坡中心车站,设计采用1.4m厚度的底板、0.8m厚度的中层板和1.5m厚度的顶板,单次浇筑混凝土量大,板体按照车站长度分幅浇筑,单幅浇筑时间持续长达12h。因此如何控制和防止混凝土板结构产生裂缝,是本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二、转换阶段

学生2:我也是,他们一开始啰唆,我就觉得很烦,一点都不想理会他们。

小组成员讨论:如果遇到亲子沟通问题,如父母责骂、啰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交流?

教师:视频中的“妈妈”一回去就大吼大叫,如果你是情景1 中的小方,你要怎么和父母交流?

小组2:不能顶嘴,要承认错误,理解父母。

教师:你们提出了这么多亲子沟通的方法,但我想问的是,在实际的亲子冲突中,你们能做到吗?如果做不到,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1:我做不到,家长一说我,我就非常生气,根本做不到心平气和。

教师: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我们学校78%以上的初中生和父母的交流现状很糟糕,其中,又有77%以上的学生表示很想改善这种交流模式,但却不知道如何改变。你们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教师: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故事中的小男孩换成邻居家的小孩,他拿着这样的成绩给你妈妈看,想一想,你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3.2.3 气囊压力管理 口咽部分泌物常积聚于气管插管套囊上方死腔内,气囊压力过低时分泌物沿囊壁坠入肺部造成感染,压力过大则会造成气道黏膜损伤。研究发现,仅有53%的护士每8小时通过手指触诊检查气囊,而触诊常导致气囊压力过大造成插管后并发症增多[44]。专家建议,应保持气囊压力不小于20 cmH2O,并使用自动气囊压力监测器[45]。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察觉到自己的矛盾点,激发学生探索成长困惑的需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达到团体转换阶段的效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好好说”。

三、工作阶段:有效沟通秘笈

1.创设情境式问题。

教师:你们想知道有效沟通的秘笈是什么吗?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下老师在课前自编的小故事《考试风波》: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很喜欢玩手机游戏,期中考试快到了,还在疯狂地玩“王者荣耀”的游戏。由于考前没有认真复习功课,小男孩在考试过程中碰到了很多不会做的题目,他当时就傻眼了。考试成绩出来了,小男孩只考了10 分,他的心情很复杂,有伤心,有焦虑……

2000年前,离婚现象在农村少之又少;2000年后,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闪婚闪离”现象在贫困农村则比比皆是。

教师:故事到这边,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男孩,当你拿着这样的成绩回家的话,有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学生1:那肯定是回家吃“竹鞭炒肉丝”。

在林业苗木育苗管理过程当中,林业部门要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优化生产组合,加强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根据实际的育苗工作需要,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技术人员对育苗工作的认识,掌握整个育苗的基本工作流程。并且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技术人员对育苗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在育苗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中,林业部门要做好责任管控,帮助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岗位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在职人员的职责理念,从而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2:如果是我妈妈的话,她会一直说,一直说,很烦。

北京时间12月20日凌晨,美联储发布FOMC利率决议声明,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调升25个基点至2.25%-2.5%区间,实现年内第四次加息,这是1994年以来首次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使得美国加息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学生1:别人家的小孩考试考砸了,我妈妈才不管呢!

学生2:我妈妈肯定会安慰他,让他别伤心。

学生4:看着他一句句顶嘴,感觉自己很有理一样,本来没有那么生气,在当时却越来越烦躁,越骂越大声。

3.现场演练:如何好好说。

教师:对了,千言万语就汇聚成三个字“因为爱”。所以,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一定要做到理解父母的爱,及时稳定情绪。

PPT 出示秘笈一:理解父母的爱,及时稳定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自编的简短故事,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到父母责骂、啰唆的背后是满满的爱,以此激发学生改变自己的动机与欲望,理解父母的爱。

2.体验活动:情景式表演。

推特等新媒体正逐渐成为民众参政议政的“公共领域”,为人们集会并就社会现实中关乎共同利益的议题开展讨论从而实现政治参与、通过舆论为市民社会和国家形成联系提供了一个虚拟或想象的社区(Habermas 1991:30)。推特事实上已成为美国公民讨论民生、参与政治的平台,诸如医保、移民、控枪等问题持续成为热议话题,包括政治人物在内来自不同行业的社会精英、公众人物参与到这种草根色彩浓郁的平台讨论中,实际上又增加了这一平台的影响力。

潺潺水声,流淌着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甜甜福水,荡漾着农民幸福快乐的笑声,水声笑声相互交织,描绘出三晋儿女奔小康的美丽画卷……

PPT 出示规则:请4 名学生(两两一组)到台上表演,按照情景纸条中的任务,将自己的角色表演出来。表演过程中,互为搭档的两人不能私自交流,也不能向老师提任何问题,限时5 分钟。

学生开始表演。

教师:台下的学生们,在观看台上第一组同学表演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看到家长在骂孩子,然后孩子一点反应都没有,完全不想和家长交流,家长变得越来越生气。

教师:情景1 中的家长,在刚才的角色扮演活动中,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2:刚才我扮演家长,然后因为我的“孩子”在看电视,我就狠狠骂了他。但是,他没有任何反应,不理我,我就更生气了,真的很想打他。

教师:台下的学生们,在观看台上第二组的表演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3:双方在对骂,都不甘示弱,火药味非常浓。

“这个社会,选择太多,你再优秀,也抵不上父母双方的退休工资,和一套房产……我说这些,你明白吗?易非?”

教师:情景2 中的家长,看着孩子顶嘴,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我们再想一想,同样是不认真学习,期中考试考砸,发生在不同对象的身上,妈妈的反应态度却截然不同,原因是什么?

教师:刚才的情景表演是你们平时和父母交流的典型场景,一种是不理睬、沉默,另一种是据理力争。从刚才的表演中,我们能观察、体验到扮演“家长”的这两位学生,他们越来越无奈、越来越愤怒,最后以交流失败结束。所以,有效的沟通应该是主动沟通,积极调整态度。

PPT 出示秘笈二:主动沟通,积极调整态度。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呈现常见的亲子冲突画面,令表演的学生融入剧情,深刻体验到家长无奈的情绪。在这个环节中产生的想法、感受、矛盾是学生自我反思的开始,能够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改变的动机。

学生:可能是担心我成绩差,以后可能会过不好。

PPT 播放事先录制的视频:星期六晚上七点多,小方同学做完作业,打开电视准备看《明星大侦探》放松放松。这时,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了,看到小方正在看电视,桌上的碗筷都没有收拾,顿时火上心头,大发雷霆。

小组1:要认真听,不能发脾气,心平气和。

学生1:我会先听妈妈骂完,再请她坐下来,听一下我的想法。

学生2:我会这么说:妈妈,我知道你很关心我,事情是这样的,我的作业做得差不多了,碗筷我也马上去收拾,你上班累了,先休息。

教师:这几个同学都讲得非常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只要能坚持和父母好好沟通,就能解决问题。可能有些同学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沟通,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说出感受,如: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关心我。(2)澄清事实,如:我想等你们吃完一起收拾碗筷;我的作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想放松一会儿再去看书……(3)表达想法,商量对策,如:妈妈,我知道你上班很辛苦,家务我会帮忙做,我的成绩暂时确实比较差,尤其是英语,我想以后每天都抽出半小时背英语语法。妈妈,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PPT 出示秘笈三:说出感受,商量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也可以按照“三步骤”模式,研讨、演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将学习到的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亲子沟通中。

四、结束阶段

教师:好了,这节课已经到了尾声阶段,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1:我明白了原来我妈妈经常念叨我是因为担心我。

学生2:我每次和妈妈交流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以为妈妈不可理喻,原来自己也有问题。

学生3:老师,有些时候也不是我们不主动交流,而是家长总是不顾及我们的感受,都没有办法好好交流。

教师:同学们都总结得很棒,刚才第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多同学可能也深有体会,但我想,不管家长现在是什么样的,我们自己要先改变,而且我们的改变一定能带动家长的改变。所以,行动起来,将我们今天学到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改变自己,改善亲子沟通模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同时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行动化,将收获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青春期学生的亲子关系问题迫在眉睫。很多学生在心理咨询中都会谈到,进入初中后,情绪经常起伏不定,尤其是不能接受父母的说教,所以每次都会冷战或大吵,争吵过后,自己又觉得愧疚,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本课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第二个环节采用了情景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置身于亲子冲突中,更好地体验父母在冲突过程中的“愤怒”和“无奈”,由此意识到自己在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在这两个环节的动力催化下,顺利地引出第三个环节“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教学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课堂点评】

这节课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选取热点主题,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有所得。

成长主题,立足需求。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迅猛发展,不良的亲子沟通问题已经跃居为初中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节课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出发,立足于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解答学生的困惑。

由于缺乏思维的训练,学生课堂呈现“过快、过慢、过乱、过粗、过浅”的状态。“过快”指想到什么脱口而出,成为课堂的抢答仪;“过慢”指说话吞吞吐吐,宛若锯了嘴的葫芦;“过乱”指回答杂乱无章,思绪乱如麻;“过粗”指捕捉信息不全面,成了小小马虎眼;“过浅”指缺乏独立思考,生产附和的应声器。种种思维训练缺位的现象导致学生思维的零碎化、片段化、无序化。如何在课堂上锻造思维的利“箭”,稳稳射中语文的“靶心”?

情景设计环环相扣,教学目标层层递进。本节课通过呈现调查数据,引发学生的共鸣,并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每组学生都说出很多种亲子沟通的方法后,教师借机抛出问题“方法这么多,那在实际的亲子交流中,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反思,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亲子沟通秘笈。在介绍沟通方法时,先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责骂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触发学生改变的动力。紧接着进行现场情景表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平时的亲子沟通中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催化学生的成长动力。在这两个环节的铺垫下,顺利引出第三个环节的沟通方法,各环节设计衔接自然,层层递进。

体验式学习,教学素材多样化。心理健康课主要侧重学生的体验、感悟,如何让学生喜欢、参与课堂,又能从课堂中有所收获,就要求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素材多样化。本节课中的《小孩不笨2》视频导入、课前调查数据、自编故事《考试风波》、课堂现场情景表演等教学素材都来自教师的原创设计,取材独特新颖,又恰到好处地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 2019) 88-0067-04

作者简介 】周细兰,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福建莆田,351100)教师,一级教师。

(点评嘉宾:刘靖文,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教师)

标签:;  ;  ;  ;  

有话好好说-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