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军华论文_何军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军华论文_何军华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数学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年龄限制提出的问题往往太直太细,还由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造成学生提出的问题面比较窄,思维含量低。面对种种现象,笔者进行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实验与研究,力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数学;问题意识;数学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小的时候,孩子对外界的事物总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年级学生最爱提问,然后随着年级升高,越来越没有问题了。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育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数学的生命。因此,关注儿童问题意识应当成为新世纪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提出问题,笔者收集了一些名言,和同仁们一起共勉。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好问是求知之钥匙。——陈鹤琴

怎样才能培杀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光要从培养他们的积极思维,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不会提出问題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顾明远

教学数学应当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来数学模型的能力”,从一开始就注意激学生的创新意识。——张奠宙

二、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即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意识”即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问题意识应该是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种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总是和问题联结在一起,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年纪小,面临的问题:一个是不敢问,一个是不会问,一个是不善于问,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系统训练,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和情境。

试想,学生若总是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嘲笑,缺乏自信心,害怕说错,招来别人的冷嘲热讽;或者惰性在作怪,懒于动脑;或者在大环境下思维定势:对于老师过于崇拜,认为只有老师说的才是对的。提问是老师的专利,回答问题是学生的本份等。

怎能才能让学生变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人?首先,课堂语言努力做到亲切、有趣、自然,多用商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其次,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郑重地告诉学生“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提问,并号召全班同学向经常提问题的学生学习,看谁提问题多,提得好,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在学生中间形成不懂就问,勤学敢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要树立爱提问题的典型,鼓励“标新立异”,培养质疑的创造性。如:第十二册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行8小时。如果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只需几小时?学生提出质疑,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若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拥有快乐、宽松的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创新思维,产生问题。

2.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时机。

起初阶段,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至少5分钟的质疑时间,到他们初步养成质疑习惯可以让学生随便提问。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问题的模式:学到什么了、找到什么规律、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收获。每节课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围绕这三个模式,充分地想、问、说。

提问时机,对于课堂提问很重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提问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的进程来说:

开始上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要即时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问题,你能利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尝试解答呢?让学生迁移学习新知,在解答中产生新的疑问,从而重点解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对比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不同,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课中,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要即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障碍;同时还要防止学生钻牛角尖。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后很兴奋,不去注意别人的发言。还有的学生一时转不过弯来,无法理解别人的释疑,自己很着急,同学们也跟着着急,如果处理不当,一方面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到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如果课堂上不能及时解决,老师应有一个问题记录本,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探讨。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问题角,把不会的问题写出来,贴在教室里,请会的同学来解答,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课末,当学生疲惫时,应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学习。

3.结合数学教材特点,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放手让学生学习数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去学习数学,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

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9页分一分(二)的内容时,是这样做的。

教材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1)学生把附页2中的图7涂上3种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将上题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在处理教材时,为了课堂上的好管理,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时,都涂成1个红色,2个黄色,4个蓝色。

一开始,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思考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如下:

生1:红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1/9。

生2:黄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2/9。

生3:蓝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4/9。

本来我可以按书上的步骤继续进行,但是,进入新课程以来形成的习惯,我又多了一句话:“同学们,在前面已经发现的信息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想一想还能不能从图中看出别的分数?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如下:

生1:没涂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教师:在这个同学的启发下,你还能想到别的问题吗?)

生2:红色和黄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占大正方行的几分之几?(教师特别表扬了学生的与众不同,其他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迸发了出来。)

生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教师一句,能不能观察两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不同呢?)

生4:红色的小正方形比黄色的小正方形少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生5:红色的小正方形和黄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比蓝色的小正方形少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提出来很多的分数问题,而且能自己看着图解答。我的心理又喜又忧,喜的是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到发展,忧的是本节课的其它任务无法完成。最后,我又自作主张,大胆地请学生把获得的分数尝试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结果学生有的按从小到大排列:1/9、2/9、3/9、4/9、5/9、6/9、7/9、8/9、9/9;有的按从大到小9/9、8/9、7/9、6/9、5/9、4/9、3/9、2/9、1/9排列。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和学生一起已经把后面将要学习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简单的分数问题的解答都有了解,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否合适,但我觉得我无法停下学生思维的步伐。

4.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课堂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学生提问,学生不是摇头,就是没问题。这说明掌握提问题的方法是关键。如:观察提问、比较提问、联想提问、发散思维训练、分析与综合。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紧密相关的问题;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自己认为值得怀疑的问题;在别人的启发下想到的问题;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次,教师做好示范、培养。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教师所提的问题,使学生知道“提问题”的方法,在知识的“生长点”、“结合点”上找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问题?, 如果是课前提问还常常要联系上节课的内容,起到温故知新、承前启后、铺垫主课的作用;讲授进程中的提问则要触及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不要信手拈来,离题万里,也没有必要在次要的枝节上喧宾夺主,这里有一个“目的性原则”。二是问题必须与数学思维有关,揭示教材或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质矛盾,提问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新性,为学生铺设思维通道,加速思维的进展。

第三,根据实际,选择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主动提问。如:我在教学“走进乡村”这节课时,把学生分成淘气和笑笑两大组,一组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组学生回答,然后交换。比一比,哪一组提出的问题质量高,哪一组解答问题的思维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四、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

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宜用激发式的提问;为了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可进行探索式的提问;为了深化知识,不妨变换形式或采用反问;为了纠正错误的认识,又可设陷而问等等。

四、问题意识的几点反思

1.提问不应这样做:用提问来惩罚不认真听讲的同学或为难学生,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问只对个别人,把提问变成师生间的“二人对口相声”,对其他学生放任不管;提问问题简单,追求气氛热烈;提问问题笼统,学生无法回答。要根据班级上课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2.我们应要求学生不要为提问题而提问题,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帮助后进生掌握提问方法,因此要安排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学习,因此要特别重视合作技能的训练。?

3.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适合本班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且持之以恒。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在培养中,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让“问题”与孩子共同成长。

数学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让孩子带着“问题”在数学世界遨游。

【作者简介】何军华,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第三批名师培养对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一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一等奖、全国第五届“绿色课堂杯”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特等奖,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评比一等奖,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10多项。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优秀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

论文作者:何军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军华论文_何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