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与潮汐—安迪戈兹沃斯的艺术人生论文_张国辉

河流与潮汐—安迪戈兹沃斯的艺术人生论文_张国辉

中国艺术研究院 张国辉

安迪·戈兹沃西的作品是对时间和生命的记录,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时间的承续和生命的轨迹。由于他作品的特殊性,我们只能通过影片的形式来欣赏他的作品,随着时间轴的变化感受作品的变化。

我们所熟知的雕塑艺术是存在于一定空间内的,也有人把雕塑艺术称为空间艺术。然而安迪·戈兹沃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雕塑艺术时间性的探求,雕塑中的时间性,预示着未来所产生的变化。他的作品是完成时和进行时的相互交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也会产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无穷性给欣赏者以审美期待,这种期待的最妙之处不是完全由作者掌控,同时也受自然之力的影响,他的作品仿佛与生命个体一样充满着变化与张力。亨利·摩尔认为:“雕塑予观者的第一印象应是稍有保留却寓意深远,使观众继续欣赏和思索,而不是一目了然”。我认为安迪·戈兹沃西在此方面做到了极致,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探求雕塑艺术更多的可能性。雕塑艺术也可以模仿事物和现象的时间性,而时间的承续性和空间的瞬间性的统一,是构成雕塑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安迪·戈兹沃西雕塑作品的素材全部来自于大自然,作品存在和展示的空间也大都位于自然之中,我们不必猜测他的作品用的是什么材料,因为那都是我们熟悉的自然之物。作者将自然界中的无序美,通过自己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改变成为有序之美。

《河流与潮汐》是记录安迪·戈兹沃西作品的一部影片,影片中的第一个画面是在白色的冬雪背景中,独立着一个由黑色石块堆成的种子。随着影片的慢慢的推进,我们会发现这个巨型种子堆砌在不同的地方。在河岸的石头种子,取材于河岸边的石头,在最终完成塑形之后,这个雕塑与它存在的空间便产生了关系,河流带来了构成这件作品的石块,随着潮流涌上岸的那一刻,河流又会将这个雕塑毁坏,把一些石块带走。但巧妙的是,我们的期待和结果是相悖的,新的一天的到来,潮流退去,石头种子仍然矗立在河岸,那一刻我们感觉到的是新生,而不是与它的再见面。出现在其他空间的“石头种子”同样也具备着生命的含义,在四季变化的草丛之中,在行人匆匆经过的马路边,甚至在博物馆中,它一直静静地矗立着,但是却给人一种时间在它身上流过的感觉。这件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像石头一样坚硬不朽,像种子一样成熟饱满,“石头种子”暗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引导人们去发现生活,安迪·戈兹沃西的作品将生活中的平凡之物重新组合,赋予它们生命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的作品中到处都流露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并且深深的感染着观众。他在清晨的时候早早的离开家开始自己的创作,他拿着一个铁盆寻找他的创作地点和创作材料,最终决定以一种有着灿烂黄色的小花为创作素材。这种黄色小花是作者故乡的花,它生命力顽强,存在各个角落里。作者在小路边,在友人的篱笆墙外,在河岸边采摘了这些黄色的小花,最终以圆形的图案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在这里明确指出了他对自己故乡的热爱,他说如果不是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根本不会对它的了解如此之深。正是因为作者对自己故乡的了解,他知道小镇的每条街道,知道每个新生命的诞生,甚至知道哪里的小野花最为俊俏。也正是因为他热爱着身边的一切,才使得他的作品如此热烈生动,使得他的作品与更多的观者产生共鸣。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安迪·戈兹沃西在暴雨来临之前躺在灰色的砂石地面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雨水冲刷,他起身离开,忽而呈现出这样的画面:黑色的大地上出现了灰色的人形图案。这并不是一件雕塑作品,然而它的空间感却非常的强烈,这是作者在与自然做一个能量的转换,借用人来彰显宇宙时空的无限之美。

在安迪·戈兹沃西众多圆形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楸叶与洞》,妖艳的红色与深沉的黑色构成圆形图案,颜色非常具有冲击力,中间的黑洞吸引着我们的眼球,随着镜头的拉近,我们变的紧张恐惧起来,不知道会在黑色的空白中看到什么。然而镜头忽然一转,便出现川流不息的河水,仿佛我们刚刚的恐惧是错觉。这里的处理方法或许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然而对于观者来说,只有在产生畏惧之后才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如此之重。圆形代表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作者的圆形作品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却不能忽视他想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歌颂,对大自然的赞美,正是由于自然中的勃勃生机,给以安迪·戈兹沃西以灵感,创作出如此多的动人的作品。

除了圆形以外,安迪·戈兹沃西运用最多的就是S型,我想他使用S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就是“河流”的形状吧。S型是一种极具变化的图形,它不像直线那样富有秩序,也不像圆形那样永恒不变,它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从柔软的树叶,到粘腻的泥土,再到坚硬的石头,无论材料如何变化,我们还是感受到了独属于S型的优美。由绿色的嫩叶链接而成的竖长条,在水流的作用之下产生了优美的S型,这时你就会想,原来S型河道是由河流自己创作出的佳作,它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悠闲的漫游到它最终的归宿—大海,彷佛这是它认为最为优雅的姿态。作者的大型作品“S型的石墙”,这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工匠不停地对石块敲敲打打,用来堆砌完美的形状,这是匠人与石块磨合交流的阶段,最终石块被匠人改变,组合成了完美的S型石墙。俯瞰这件作品,它屈曲连绵的绕过了连接两点的树木,彷佛正是这些树它才会呈现出S型,不全然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在很多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用这种方式来歌咏自然的诗意之美,而他的作品也是属于这种诗意美之中的。

不可否认,安迪·戈兹沃西的作品是多变的。因为他的雕塑作品取材于自然,自然中有形状万千的石头,有成千上万的枝桠,有色彩绚烂的树叶和花朵,无序组合到有序排列,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美。我们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也看到了自然的多变和永恒,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息,我想这或许是安迪·戈兹沃西最想要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东西。

作者简介:张国辉(1990.07.08—),女,汉族,籍贯山东,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绘画史。

论文作者:张国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河流与潮汐—安迪戈兹沃斯的艺术人生论文_张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