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激趣论文_邱秀堂

再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激趣论文_邱秀堂

简阳市三星镇中心小学 邱秀堂

数学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不少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这是源于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使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就会主动、愉快地学习。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探究的课题,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作法。

一、找准入口,吸引学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导入激趣就更显得重要。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常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

如:教学“5的认识”时,我先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小白兔最爱吃什么呀?生:萝卜。师:贪玩是兔妈妈的生日,你们看有几位小动物前来向小白兔表示祝贺?兔妈妈为客人准备了几把椅子?倒了几杯茶?盘子里篱了几块蛋糕?小动物们给兔妈妈带来了几个萝卜?师利用投影展示问题情境,让学生逐一回答。师:你们看到了小动物、椅子、杯子、蛋糕、萝卜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谁知道这个相同点是什么呢?生:他们都有5个。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尝到了探索奥妙的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二、关爱学生,萌发兴趣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那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新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尤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秀亲切的眼神、细腻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美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数学“4的认识”,我用4支粉笔、4本数学书、4面小红旗等学生的东西,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实物数数,接着出示课本是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再数数,再出示4只不同颜色的兔子,4只不同的小动物等图片,让学生说出第4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第4只动物是什么颜色?最后让学生听4下拍掌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直接到抽象逐步领悟“4”的意义,形成4的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用品,用“4”说一句话。这样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力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好。

四、加强操作,提高兴趣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爱玩、好动手等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数一数、摆一摆、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教学“10的组成”时,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摆小棒,并作记录,看看有几种分法,这样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便于学生记忆,既充分展示了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妙设练习,发展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的特点,在注重实效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游戏、竞赛等开放性练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兴趣。

1.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帮小白兔拔萝卜”、“邮递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游戏。

例如:教学“十几减5、4、3、2后,我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36个算式制成卡片,11、12、13、14、15字样的5个信箱,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把36封信分发给6个小组,让小学生以小组讨论后,选派一名代表”邮递“,哪个小组邮递得又对又快,就奖励一颗写有优秀邮递员的大红苹果,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存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竞赛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中国入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使现在的小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竞争强者,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开展“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夺红旗比赛”,小组对赛、竞赛等活动,从小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论文作者:邱秀堂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再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激趣论文_邱秀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