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我国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44
品德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1980年至今的20年来,我国所开展的的品德心理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内容涉及不同的研究方面、研究层面与研究对象,有的还作了较为长期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拟对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作出全面的回顾,反思已有研究发展的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思路。同时,总结已往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概况
笔者以《全国报刊目录索引》和《全国教育报刊目录索引》为主要文献源,并辅以对常见期刊及相关论文集的查阅,对1980-1998年我国品德心理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得到此类文献112篇, 按发表年度依次排列,结果见表1。
表1 1980-1998年品德心理实证研究文献量(篇)和累积文献值(篇)
年代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文献量 3
0
6
5
4
7
6
9
3
7
8
7
6 13
8
6
8
2
3
文献累积量 3
3
9 14 18 25 31 40 43 50 58 66 72 85 93 99 107 109 112
注:在期刊发表后,又被论文集收录或其他期刊转载的文章以单次计数,年度以先发表的年度为准。
为了进一步看出已有研究的特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按照较为常见的分类标准,将这些研究分为道德认知研究、道德情感研究和道德意志行为研究(对归类标准不明确的,划入其他研究的范围);根据研究取向的不同,又将这些研究分为发展状况的研究及相关或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见表2。
2 主要研究成果
2.1 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
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状况的多项研究所得出的共性结论是: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为:①中小学生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质的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人、对己、对社会三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的发展并不同步;不同个体的理解力有差异,且这种差异在越低年级表现得越明显[1,2]。②儿童与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逐渐从客观性判断向主观性判断发展[3];道德评价能力逐步提高[4-7];公道的公正判断逐渐取代平等的公正判断,服从的公正判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8];回敬性惩罚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批评性惩罚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强制性惩罚始终居于从属的地位[9];责任观念逐渐从强制性水平逐渐过渡到原则的责任水平[10]。③不同民族的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以及公正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着共同性,但各民族间却存在显著差异[11,12]。
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或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道德评价能力与抗诱惑行为、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7];道德判断水平与其价值系统、受教育程度、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学生的学习成绩、校内同伴关系及父亲的经济收入都有一定的关系[13,14],也与群体情境、家族亲密度、道德观念影响源存在相关[15-17];短期训练会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产生影响[18];教育教学活动的干预对提高被试的道德认知水平有促进作用[6,7,19-22];
表2 1980-1998年品德心理实证研究类型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行为 其它 合计
发展状况(篇)
53 10 12 7 82
相关或影响因素(篇) 9
3
18 0
30
合计(篇)
62 13
30 7112
注:对多方面内容均有涉及的,以主要研究内容为准,以单次计数。
2.2 关于道德情感的研究
关于道德情感发展状况的研究总的发现,中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高而逐步提高的,但不等速,道德情感的不同侧面、不同水平上表现出多层次性及多水平的特征,而且随年龄增高逐步趋于复杂化[22]。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具体对幼儿的自信心、羞愧感、自尊心、自卑感、同情心等作了探讨。
关于道德情感发展的相关因素或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少,仅有的几项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羞愧感的产生与气质类型、道德认识、道德评价能力有关;教育活动能对学生道德责任心的形成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2.3 关于道德意志行为的研究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道德意志的品质和言行一致两个方面: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品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存在着年龄差异[23];言行一致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利他观念与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逐渐增强,但小学各年级都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且越到高年级,言行一致与言行不一的分化越严重[24-26]。关于道德行为发展状况的研究尽管数量并不多,但涉及面却较广。研究发现,幼儿的分享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没有本质的年龄差异,且随情境的变化非常不稳定,而小学儿童的这几种行为却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强;幼儿和小学儿童的利他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会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25,26];中学生中持既不冷漠也不利他态度和行为倾向者占大多数,不存在明显年龄差异,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幼儿各年龄组互助行为差异不显著,而谦让行为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情境都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在各年龄组助人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7];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年龄增长逐渐由工具性攻击为主发展为敌意性攻击为主,攻击者与被攻击者的性别关系存在年龄差异[28];小学儿童的侵犯性行为不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但有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对道德意志行为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观因素包括成就动机[29]、移情能力、心境[30]、道德责任心[31]、角色采择能力[32]等;客观因素包括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学生同伴团体的作用[33]、成功与失败[34]等。要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行为,教育与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35,36]。
3 对20年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3.1 发展的概况与趋势
由表1可见,总体来看,论文的绝对数量较少,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研究相对较多,这缘于几个研究小组的产生与发展,1993年,论文集《品德形成新探》一书的出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但此后,随着研究小组的陆续解散,论文数量又呈下降趋势。根据科技文献增长理论,再结合品德心理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此学科尚处于学科发展的初始阶段,涉足该领域的人员并不多,论文绝对数量也较少,呈不规则发展态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由表2可见,已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道德认知的发展状况这一领域,对其他领域的研究较少。这一方面反映出道德认知发展状况研究的相对成熟,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该学科尚有许多的研究空白有待填补。
细观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研究,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①从模仿验证性研究到创新性研究。早期的研究一般倾向于对国外研究的检验、修正和发展,或是模仿国外研究来探索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心理发展状况,而后期的一些研究开始突破这一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有所创新,从而促进了研究结果的丰富。
②从对发展状况的调查评定到判断其影响或相关因素的研究。早期的许多研究都是就个体品德某一方面的发展作出评定,判断某一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或发展的转折年龄,而后期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品质形成与社会条件、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关系作相关研究,有的还通过教育或训练等方式对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的发展作出干预研究。
③从研究方法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早期的研究所用的研究手段较为单一,如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早期研究基本上都采用对偶故事,尽管故事内容不同,但形式一般都同于皮亚杰的模式。近年来,我国对道德认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突破了模式的单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者开始将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吉布斯的“道德反应测验”等量表运用于研究中。
3.2 存在的问题
这段时间的研究总的看来缺乏系统性,具体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概念含混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看,对一些重要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如究竟什么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们的内涵及外延究竟该如何界定,就是目前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概念缺乏明晰性,在研究分析时所采用的指标就会缺乏可信性,从而使研究结论无法反映出真实情况。只有做到概念系统化、明晰化,才能令研究结果科学化。
②方法科学性的问题。部分研究所用的方法、材料以及所实施步骤的严密性值得推敲。例如,有些道德认知的研究所用的对偶故事是自行编写的,但施测时并未经过初测,也未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再如研究道德情感时,采用问卷法让被试判断候选答案与自己真实体验的符合程度,这样的回答是否会出现失真;又如研究道德行为时,许多研究结果都是短时间内从创设的情境中获得,这样的数据能否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值得质疑。
③取样广泛性的问题。多数研究都把视角投向幼儿与学龄期儿童,对成人却很少关注,而品德是毕生发展的,品德心理的研究也应当关注成人群体。此外,几乎所有的研究关注的都是普通人,而忽视了那些品行不良的人们,而这样的群体却恰恰更需要关注,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品德心理特点,才易于教育与改造。
④结论准确性的问题。由于研究设计的不严密、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有的研究结果明显与其它研究的结果相悖,还有的套用国外研究模式所作的研究结果与原研究差异过大,此类研究的结果都值得商榷,尚待进一步检验。
⑤品德心理与教育联系的问题。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发展状况的探讨上,因此,如何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中去,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或探讨教育干预对人们品德发展的影响,也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3.3 今后研究的思路
品德心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丰富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也才能真正了解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学基础。而在我国,品德心理尚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的学科。基于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性和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今后的研究大有潜力可为。
第一,研究内容要拓宽加深,力求体系化、创新化。目前的研究一方面系统性、体系性尚不强,另一方面研究视角也只局限于公正取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将研究向纵深开展,发现新的研究视角。例如关爱和宽恕取向目前已居为国外品德心理研究新主题,而国内几乎没有此类研究,对此进行探讨定能有一番新天地可为。今后的研究还可扩大研究范围和被试范围,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的个体的品德心理特征,它的相关因素、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情境下个体的道德行为等。此外,当前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势必会影响人们的品德心理特征,这也需要心理学工作者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第二,研究方法要改进完善,力求合理化、科学化。目前的研究集中于定量研究,对质的研究重视不够,今后的研究可将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从定量研究中发现总体的特征与规律,从质的研究中探讨个体特征、发现个体差异。例如在大规模调查后,对代表性较强及较为特殊的样本通过访谈等方式进行个案研究,其研究的深度是单纯的定量研究无法企及的。此外,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组织科学的施测程序,对国外引入的量表认真修订,对自行制定的量表进行严格的信度、效度等检验,也可以加强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第三,研究成果要加强与教育实践、人才选拔等应用领域的结合。如何将品德心理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例如,可加强研究成果与教育的联系,探讨我国儿童与青少年,乃至成人品德心理的阶段模型,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品德心理特征和规律,抓准、抓好道德教育的关键期,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协同作用,提出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综合模式。
标签: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论文; 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