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属于青年人的神圣篇章论文_季赫

书写属于青年人的神圣篇章论文_季赫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5350

摘要:不知不觉,距离五四运动已经100周年。今日,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但将历史的时钟拨回到一个世纪前,1840年以后的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已,水深火热,不断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前赴后继,但种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即使是结束了几千年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百般欺凌,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中华大地山河破碎、风雨如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把持的巴黎和会,悍然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利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久积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率先在青年中爆发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北京高校3000余名青年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爆发了。五四运动开始后,迅速席卷全国,从北京到上海再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从学生到工人再到社会各界,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一时间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民族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旧中国的沉沉黑夜中,点燃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希望火种。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意义;青年责任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以暴风骤雨般的形态,猛烈地冲击和荡涤着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五四运动中的广大青年承继了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追求,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一大批先驱的努力下,无数青年志士从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了新的革命曙光,“改造社会”的呼声日益强烈,社会主义成为最流行的新思潮。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学习十月革命的经验,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逐渐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经过五四运动的大洗礼,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部分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实现了自身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毛泽东就说“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先进青年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正是这一批先进青年主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在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长沙代表毛泽东时年28岁、武汉代表董必武时年34岁,济南代表邓恩铭时年20岁。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全部58名党员中,35人是19世纪的“90后”,5人为20世纪的“00后”,青年总占比70%。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发动机,中国青年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者。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拉开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序幕,中国青年从此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青年的觉醒和奋起是与中国近代爱国民主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用英勇果敢的爱国行动,发出了铿锵的青春宣言,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锋。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之时,已有团员5000多人。作为党的助手,团组织成为中国青年运动优秀的组织者和动员者。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在中共各级组织的发动下,一大批革命青年参加黄埔军校。徐向前、陈赓、左权等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之后的东征战役和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作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前,共青团成功完成组建“少共国际师”。这支近万人的部队,平均年龄18岁,共青团员占到70%,在此后保卫苏区战斗中经受了锻炼,发挥了作用,在长征中被编入红军主力军团。

抗日战争期间,1935年12月9日,当时的北平青年学生在中共北平临时委员会领导下,高喊“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口号,揭露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意图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国民党政府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退让政策。在青年运动的影响下,许多地方的工人也进行罢工。各地爱国人士和团体成立救国会,要求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抗日战争开始后,无数的中国青年用不同的方式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在西南联大,莘莘学子头上顶着日军的轰炸,面对着缺吃少穿的恶劣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一片茅草屋的校舍中先后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74位院士。更有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越过层层封锁,历尽艰辛,奔赴陕北参加革命,“到延安去”成为当时一切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和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一位青年当时在日记中写道:“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线,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信念,不怕牺牲、顽强斗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青年人的成长和工作,多次走进青年中间,和青年交流,与青年谈心,为青年鼓劲,寄语青年人要忠于祖国不负时代,勉励青年人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结束语: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国人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励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始终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手中传递,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人生逢这个伟大时代,肩负国家腾飞的重任,更要立志做大事、立志破难事、立志做新事,敢于坚持、善于坚守、长于坚韧。

论文作者:季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书写属于青年人的神圣篇章论文_季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