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郭志华论文_郭志华,张南,姜建伟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 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50份痰液标本, 对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 将3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100例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0份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8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228株占69.51%、革兰阳性菌31株占9.45%、真菌69株占21.04%;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较敏感, 耐药率<30.00%, 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仅对替考拉宁敏感, 耐药率为0, 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滥用、营养不良是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耐药较严重, 临床应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做好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

关键词: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分布; 危险因素;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临床感染性疾病, 同时也是引发死亡的关键因素, 随着广泛应用以及研发各种新型抗菌药物, 致病菌病原谱也随之改变, 不断提升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与致病性, 进而促使提升诊断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难度。所以临床研究中需要动态监测分析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1], 不断需要对病原谱情况进行了解, 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提升用药合理性, 此外也可以降低患者负担, 避免过度治疗以及滥用抗菌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50例, 其中男性205例、女性145例, 年龄25~93岁, 平均 (62.0±8.0) 岁。经X线检查,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 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将3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100例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 给予低流量吸氧、纠正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1.3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气管切开或插管患者, 应用痰液收集瓶、纤维支气管镜毛刷, 获取痰液标本, 对于没有建立人工气道患者, 生理盐水反复漱口, 咳出深部痰液, 送检。痰液标本经涂片镜检, 每个低倍视野中, 白细胞计数>25, 且上皮细胞计数<10, 即为合格。痰液标本送检细菌室后, 常规分离, 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相关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药敏试验操作完全依据药物敏感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350份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8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228株占69.51%、革兰阳性菌31株占9.45%、真菌69株占21.04%, 见表1。

2.3 相关危险因素

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滥用、营养不良是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 , 见表2。

表2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分布率 (%)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patients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 随着不断研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及广泛使用抗菌药物, 随之不断改变细菌耐药性以及病原谱构成情况, 进而提升了临床治疗与诊断的难度。所以需要定期分析与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以及耐药性的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方案, 确保可以合理用药, 避免发生细菌耐药性。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革兰阴性菌逐渐发展成为关键致病菌, 在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占据一定优势, 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 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近年来经研究结果发现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2], 铜绿假单胞菌逐渐发展成为革兰阴性菌的关键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 在下呼吸道中因广泛应用抗菌药物, 细菌发生变异, 铜绿假单胞逐渐对许多抗菌药物形成耐药性, 最终提升治疗难度, 是值得临床治疗高度关注的问题。真菌也属于一种致病菌, 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长期大量使用之后可能增加真菌感染几率。经此次研究之后发现真菌感染率相对低, 但是革兰阳性菌较高, 可能是因人群差异、地区差异、治疗方式等不同引发的。本次分析几种常见致病菌耐药性之后发现, 对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严重耐药的药物为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唑林[3];对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比较严重药物分别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药物分别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氨苄西林;对于革兰阳性菌的肺炎链球菌存在比较高耐药率药物分别是红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比较高耐药性药物为红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大约存在100%的耐药率, 红霉素、氨苄西林对MRSA耐药率相对比较高均为100%。经药敏实验之后发现各类病原菌存在比较高耐药率, 耐药率药物顺位存在差异, 在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治疗中需要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 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也可以避免发生细菌耐药性。对大部分氨苄西林耐而言革兰阴性菌耐药程度相对比较高, 对阿米卡星、二三代头孢而言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存在较高敏感性。

本研究中, 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较敏感, 耐药率<30.0%;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仅对替考拉宁敏感, 耐药率为0;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结果表明, 革兰阴性菌主要通过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有创操作, 使病原菌进入体内, 医务人员无菌原则执行不彻底, 可能导致革兰阴性菌成为重要传染源。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 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耐药率低。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 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避免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对于疑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 应早期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内科患者多伴基础疾病, 营养状态相对较差、机体抵抗力低, 呼吸道感染症状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或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时有发生, 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应用较多, 因此, 呼吸内科患者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且预后相对较差, 甚至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9]。研究结果显示,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滥用、营养不良是呼吸内科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 呼吸内科应完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的送检率, 避免多药耐药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耐药较严重, 临床应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做好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宋昱晨,赵美芳,王月花.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9):1965-1967.

[2]田利奇, 黄少丹, 曹梅, 等.2009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15 (4) :8-9.

[3]郭佳, 陈志营, 谭平.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7) :3877-3880.

论文作者:郭志华,张南,姜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郭志华论文_郭志华,张南,姜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