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休德克的摄影世界论文_杜红玲

约瑟夫·休德克的摄影世界论文_杜红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摘要:约瑟夫·休德克是捷克摄影大师,被称为“布拉格诗人”,本文试图从历史道路与作品风格两方面来探讨他与同时代其它摄影大师不同的艺术取向,展现他独特的艺术世界,他的先锋与含混并存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约瑟夫·休德克;摄影;风格

约瑟夫·休德克(1896——1976)被称为“布拉格诗人”,他在摄影史上是一位非常独特的大师。他的创作时间跨越整个二战时期到战后人类历史烽烟四起纷争不断的时期,却固守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意于热切地参与周遭动荡不堪的时代进程;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纯粹摄影对于光景效果和材质表现力的沉溺,却没有同时期摄影先锋者的活泼和明快,呈现出一种与时代氛围和摄影进程完全不相符的淡淡的愁绪和悠远的神秘意味。在20世纪的惨烈喧嚣和震荡变革里,约瑟夫·休德克甫一出手就呈现出一种向内的自省态度,以及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有意味的隔阂。和他一样从奥匈帝国版图上走出来的同时代的摄影大师,从罗伯特·卡帕、安德烈·柯特兹、布拉塞、维吉到莫雷利·纳吉、丽塞特·莫德尔,出于这样那样的理由,都先后选择离开战乱不断的中欧,奔赴更富艺术气息的法国或离战争更远的美国,用镜头记录那个喧嚣动荡的时代。只有他,静静地守在纷争不断的布拉格,作品却远离战争,远离政治。从艺术风格到人生走向,他都选择了与同时代的摄影师们不同的道路。

约瑟夫·休德克1915年作为参加奥匈帝国部队的一员参加一战赴意大利作战,第二年被炮火炸掉了右臂,后来右臂自肩以下全部截肢。1920年,休德克师从超现实主义摄影师罗米·芬克(Jaromir Funke),学了两年摄影。最初休德克的摄影是当时流行的朦胧的画意摄影,而他的画意摄影又带着他与生俱来的神秘气质,但是很快他又不满足这种方法,而转向了纯粹摄影,细致地勾勒线条与与光影的魅力,甚至某些作品中也带着来自罗米·芬克的超现实主义味道。

在摄影史上,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段时间,摄影的设备已经初具形态,进入了摄影自身风格变化最重要的时期,从模仿绘画的画意摄影到纯粹摄影和现代主义摄影纷至沓来,在摄影史上留下了最为精彩的一笔。那个时期的摄影大师,几乎都曾经经历过这几个阶段。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着实验主义的激情,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变换拍摄方法,来探索适合摄影的、适合自己的摄影语法和摄影风格,不断摒弃旧方法、迎接新风格,不同方式和风格的作品彼此之间反差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约瑟夫·休德克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在他的作品中,却没有这样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这几种风格在他身上是一以贯之、始终并存甚至互相杂揉的,他的画意摄影着意去模仿某种绘画风格,而着重在突出画意摄影的模糊所带来的朦胧、神秘与幽远的气质,他的纯粹摄影中也夹杂着无处不在的神秘气息,而超现实主义作品则依然有着画意摄影的朦胧与柔雅。尤其是他的纯粹摄影,一个玻璃杯,一只瓷碗,一枝玫瑰,一枚鸡蛋或是画室一角,光影交错,造型优雅而从容,但是这些简单的静物摄影作品,与德国的新客观主义或美国的F64小组的纯粹摄影作品比起来,更注重呈现物品的质地,构图略复杂一些,影调整体偏灰暗,明暗对比不那么强烈。在纯粹摄影造型感强烈、光影语言鲜明的群体中,他的静物小品更趋一种幽然的神秘意味。

从1918年退役至去世,约瑟夫·休德克一直生活在布拉格。他喜欢用一台产于1894年的老式柯达全景照相机拍摄,这强相机用弹簧控制的镜头可以制作出10×3厘米的底片,并配有快、慢两档快门。背着这台“体型巨大”的老式相机和三角架,还有一个装胶片的超大黑包袋,只有一只手的约瑟夫·休德克就这样在在以他工作室为核心的区域,尽其所能拍摄着布拉格半个世纪来的飘飘摇摇。

用摄影来记录一座城,之前有先驱者尤金·阿杰,与休德克基本同时代,在法国,布拉塞以拍巴黎而闻名遐迩,在美国,维吉以拍纽约而名利双收。在他们当中,维吉是最有烟火气的,他的镜头与当时当下普通人的喜乐悲欢纠缠在一起,既荒诞又辛酸。而布拉塞的诗意与神秘和休德克最为相似,但布拉塞镜头,是从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去重构巴黎这个文化韵味与声气犬马双重意味堆叠下的清新和割裂。相较而言,休德克身上几乎与生俱来的中年气质,与前辈尤金·阿杰最为相似。他们都喜欢用已经“过时”的大相机拍照,摄影风格都突破了画意摄影的约束,向纯粹摄影迈进。不过阿杰的中年气质来自半生飘摇有志未酬的岁月积淀,所以在工业革命的大潮吹得人们迷迷糊糊的时候,就隐隐预感到了作为世界的中心巴黎这座城市不可避免的没落。而且阿杰的摄影是资料收集性质的,风格更为疏淡而简练。而休德克的城市风景更为神秘而内敛,他镜头下的布拉格远离了战火和纷争,更像是摄影师内心的一种反映。他的一生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布拉格被纳粹占领过,战后又身处冷战的第一线,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的坦克直接开上了布拉格的大街,而这一切,在休德克的镜头下,并没有直接呈现出来。他镜头下的布拉格,始终是那个神秘而清冷的城市,似乎与战火和时代并无大多关系。这一方面是布拉格这座奇特的城市本身所具有的,它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觊觎被占领,战争中也常常是失败的一方,却执意地拒绝改变,将每一段历史都执着地保留了下来。另一方面,则是属于休德克的个人特质,他性格害羞略孤僻,年纪轻轻又被战争夺去了右臂,因而他不喜欢热闹的场景,从未参加过自己任何一次摄影展。与外界有意识的隔阂使他有更多的时间来观照自身的感受,它的艺术观和摄影观,在那个突进的年代,以凝重的不变表现对动荡和湮灭的拒绝。从其方面来说,休德克的这种与时代、与当下生活略显疏远的艺术选择,其实与欧洲艺术家更为自由的天性,更在意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内容表达,又是一致的。只是因为这种选择,他们会更不容易为人所知。但是这些对于他们本人而言,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

论文作者:杜红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约瑟夫·休德克的摄影世界论文_杜红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