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职学生数控车技能水平的策略论文_吴建军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325600)

摘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特长。然而,当前中职的数控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数控车床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控车;技能水平;策略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由此,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扶持、发展制造业,尤其加大了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充满了生机活力。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一技之长,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国家更加重视操作技能,将其作为中职高考实操科目之一。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以学生为本,一方面增加了一批数控设备,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教师水平,如派教师外出培训、企业实习、技能比赛等。通过近一年的数控实训教学,数控车技能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此,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本校数控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数控车技能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安全警语标语等都建立起来了,内容清楚,目标明确,但执行起来就走样了,每个教师都按照自己的思路训练;同时又忽视了企业文化在中职学生中的德育功能,学生在实训中体验不到实训的乐趣、体会不到对将来从事工作岗位的预期,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对技能的重视程度不足。

2.学校重视技能竞赛,对于参加市级技能比赛的学生比较重视,加大了训练量和难度,但是班级里实训的学生,一周就4节课,设备相对不足,训练时间短,训练次数相对来说严重不足,同时,学校对数控车的定位是考查课,导致学生不重视、不珍惜、不主动投入到实训中。

3.虽然我校的设备品种较多,但数量相对不足,数控车床只有14台。一个班级学生有近55人,平均5人1台设备。再加上我们的实训教师只懂操作,维修知识相对缺乏,机床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非常高,维护费用报销相当麻烦,让维修厂家及时维修存在现实的困难,并且修理费高昂。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比较困难,这无形中增加了实训的难度。

4.教师操作技能水平有限。中职教师是从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招聘考试形式招录的,本身技能水平不高,再加上没有真正从事过企业的生产、生活,生产经验严重不足,工艺知识严重欠缺,虽然学校每年暑假都会派机械教师去大学参加技能培训或企业实习,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另外,学校对实训技能教师的激励措施有限,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通过就业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在数控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毕业后将面临就业问题,在学校进行数控车床技能实训不仅是为了获得一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同时,聘请企业高级人才来介绍、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实训指导教师还可以发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使学生在训练中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变被动为主动。

2.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兴趣

(1)激发兴趣。将一些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机械零件、机构、产品等以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学生直观去体会,激发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同时主动去探索、激发内在动机。

(2)入门指导。工件加工的依据是图纸,在加工前,教师可以将企业生产的流程展示给学生,协助学生分析图纸上所有尺寸、形位公差、工艺编排等,由简到难,逐步提高,维持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3)示范演示。教师做示范演示,要达到教师嘴到,学生眼到,教师手到,学生心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加工出作品,让学生有满足感,成功感、喜悦感。

(4)差异教学。在学生亲自动手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使其动作要领规范、方法科学、流程合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学生操作机床水平各不相同,在指导过程中,对于好的学生可以加深训练的难度,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对较差的学生要多多鼓励,多多指导,也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去指导,促进相互提高。

(5)及时反馈。学生加工完成工件后,教师当面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并进行打分,并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技能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单项训练内容,比如外圆专项训练,槽单项训练等,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操作水平。同时,加强职业修养的培养,测量准确度,操作设备的熟练度,及加工速度等。

(6)心理素养。学生在平时的加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而不会是一帆风顺。比如,在日常使用遇到机床撞机,突然断电,程序不能执行,加工后工件的尺寸错误等问题,当学生遇到此类问题,肯定会束手束脚,实训指导教师要加强指导,同时教予学生此类问题的解决技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班级间的模拟比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3.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学校的发展

有目的地规划实训基地,严格划分实训区域、物品堆放区、绿色通道等,在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有计划的增添相关设备,尤其是与技能比赛的相应设备,淘汰落后的设备,使学校的设备档次不落后于社会、企业的档次;实训指导教师应从全局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实训基地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定,建立与企业相衔接的企业文化,增添企业文化氛围,尤其是7S,使学生知道此工种与企业的对接关系,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将安全放于首位,时刻不忘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为了弥补设备的相对不足,可使一部分学生操作数控仿真软件,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4.通过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获得能力的提升

学生技能水平不高,其很大原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技能水平不高。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能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教师积极参加省培,国培,下企业,积累经验。积极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去,此外,每个教师可以向本校或其他学校的教师学习,对于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强专业课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难题,促进教师整体发展。

5.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学生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内心渴望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肯定、尊重、认可。学校通过举办一些以技能比赛、作品展示等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的技能、才能得以表现。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学生晨会上予以表扬,肯定。对未获奖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使其更加努力,争取下次取得佳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三、结束语

中职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升,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将学生的基础打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实训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智力发展还是能力提升,没有主体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动的参与到实训过程中去,操作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自身技能水平的训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让学生信服、尊重,最终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论文作者:吴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浅谈提高中职学生数控车技能水平的策略论文_吴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