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初探论文_陈沙沙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初探论文_陈沙沙

陈沙沙 兴义市三江口镇恫利幼儿园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21-01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综合分析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得出农村学前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一般为小学附设或民办机构,多数为自筹资金或者社会力量筹资承办,政府投入的资源较少,政府的主导地位不明,在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2、管理体制混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存在多头管理或者撒手不管的现象。部分地区认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学前教育撒手不管的现象,农村学前教育处于无序、无监管状态,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发展规划等在农村地区的落实。

3、办学条件简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我国农村经济条件现状的制约,幼儿园的建园规模不达标,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卫生不达标等现象。

4、师资力量薄弱。良好的师资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很薄弱。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能力素质普遍不高。

5、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当前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都看得很重,都希望成才,为了迎合家长心态,部分地区农村幼儿园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直接选择小学教材,以学拼音、识汉字、教算术为主;在教学模式上,不重视幼儿的主体性,按照小学授课的方式方法讲课,一味将灌输知识给幼儿。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智力游戏活动较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为使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步伐,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善农村幼儿教育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陶行知曾经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农村学前教育对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加强教育引导,强化思维观念。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农村幼儿园的教职员工,使他们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低龄化,也不是小学教育的简单化,要切实按照农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上课。要转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观念,改变对学前教育内容的思想定位,不能简单以识字、算题来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与幼儿园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家长要树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共同抓好孩子的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2、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对学前教育的主管主抓责任,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农村学前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要结合乡镇建设规划和适龄幼儿分布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制定适合本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严密组织实施。可以采取网格化布局的方法,结合乡镇学前教育儿童分布情况划分网格,以镇为中心建立中心幼儿园、打破自然村的界限建立网点幼儿园,确保每名适龄儿童都有幼儿园入学。把中心幼儿园作为标准化幼儿园来建设,既满足附近村民子女入园的需求,又对网点幼儿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作为网点幼儿园,可以利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社设立网点幼儿园。针对较为偏远、适龄幼儿较少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鼓励民办幼儿园去办园,也可以利用村公共场所设立幼儿及其家长的活动室,由中心幼儿园组织教师或志愿者定期开展巡回教育指导活动,既指导适龄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又指导家长的家教方式方法。

3、完善体制,有序发展。按照“谁办园”“谁负担”“谁管理”的惯例,部分地区的农村幼儿园还在沿袭“乡办乡管”“村办村管”“校办校管”的管理模式。国家费税改革之后,农村的乡村财政非常有限,没有财力办教育,如再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任继续由乡村负责非常困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学前教育列入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省统筹、县主管”的范畴。为调动乡村的办学积极性,坚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学前教育的同时,积极采取“县乡共管”的管理模式。县级党委政府主要统筹管理本辖区的农村学前教育,制定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幼儿园的部署和审批,监管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学前教职员工,指导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乡镇党委政府主要协助县共同管理本乡镇区域内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时乡镇学前教育实行统一考核教师、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监督管理、统一评估办园质量的制度。

4、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当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经费不足。结合当前农村的经济状况,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是很有限的,目前,全国还有约7000万群众没有脱贫,让农民承担学前教育的全部费用是有难度的。各级党委政府要针对农村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把学前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家庭适当分担教育成本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基金,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向贫困偏远地区给予支持。同时,为农村儿童就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建立学前教育的精准扶贫制度,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幼儿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担负着教育培养新一代的重担,教师队伍素质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因此,要依据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配齐相应的幼儿教师,积极通过录用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生、转岗培训富余中小学教师、给优秀的临聘幼儿教师给予正式编制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教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相关待遇,保证农村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并积极研究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问题。

论文作者:陈沙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初探论文_陈沙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