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26部队 北京 100192
摘要:安全事故的存在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在实际安全事故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强化对建筑安全事故成因的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切实能够提出相对应的、针对性强的安全事故管控措施,在管理成本有效控制的层面上,切实促使整个建筑安全事故管控工作行者科学化的方向进行,为建筑工程的正常化施工建设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在建筑行业中也是如此。建筑业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建筑工程领域,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成因及相关的预警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
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1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以及职业素质不高
作为国家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行业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欠缺,大部分建筑工人都是为了生计来到工地进行此类工作,由于用工量大,很少对建筑工人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从而容易引起建筑安全事故。此外一些建筑企业的工人入职后也缺乏相关的安全教育,导致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疏忽大意。另外一些专门的技术工人如果专业知识不扎实,在操作机械时发生不当的意外,也会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选用劣质的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中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便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不能达到规范要求,除了建筑本身的质量达不到要求,还会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在实际施工现场,使用不合格材料,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另外建筑施工中使用的相关机械和设备也缺乏日常的检修,这也造成机械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缺失零件、稳固性差等问题,从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1.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疏漏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正常进行,需要从设计阶段就做好工作,保证施工得到较为全面的安全保障。同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也要从自身做起,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认真负责。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基础上预警管理措施分析
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到位
建筑安全事故预防管理工作是当前针对安全事故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管理工作。在实际安全预警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方面,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各级、各个部门都能够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到位,安全标记工作到位、材料堆放安全、施工设备堆放不会出现机械设备问题,机械设备维护工作到位。另一方面,加强特殊化施工环境的管理。如,围堰设置、临时性防护设置、防护破设置等避免周围自然环境出现突发事件导致安全事故几率上升。此外,施工环境管理中,用电施工管理到位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每年施工现场由于用电不合理出现的安全事故是非常多的。这就要求安全管理工作严格禁止将电线搭载到脚手架上、变压器做好防雨、防雷处置。
2.2充分完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是事故产生的集中地下,必须要充分完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电力系统是其中主要危险问题之一,在建筑施工现场对电力系统的需求是必须的,尤其是其中需要采用防雷措施,变压器主要是用电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阴雨天与雷电天气的时候,需要充分做好变压器的防护工作,同时必须要禁止对电线的随意搭设的行为,比如不能将其搭设在施工人员容易触碰到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来预防为先事故的产生。
2.3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对于建筑施工人员来讲,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类型非常多,主要包含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包工头以及大量施工人员等,尤其是针对普通施工人员来讲,由于本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在施工过程当中对一些安全施工规章流程认知程度不足,同时严重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等方面都非常薄弱,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每一个岗位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这对建筑安全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保障。各级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提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状况,提升了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同时相关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在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对施工人员加以详细讲述,充分保证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都可以充分的认识到施工内容存在的潜在危险,并且在施工中充分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安全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
3.1预警系统研究概述
纵观目前建筑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轻则工人受伤,造成工期延误,重则人员伤亡,导致工程停工,赔偿巨额的损失。因此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预警系统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从而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生命安全和经济财产损失。现今的预警系统主要通过相应的建筑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预警系统进行设计。
3.2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容小觑,许多专业研究人员都集中与预警机制的研究当中,也得到了一些成果。其中综合因素影响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模型,收集较为全面的资料,从而建立起一个可视化的动态安全管理模型,从建筑工程的起始阶段便对其进行监控,进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的损失。
3.3设立相关的监管平台
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具有突然性的,无法完全预测,因此在建立预警系统时,就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密切对各个观察的因素进行监测,通过建立监管平台,将监测的数据及时完整的记录下来,从而为日后的安全管理和数据分析提供保证。在监管平台中,不仅要对工程本身和施工单位的情况进行及时细致的监控,还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监控管理,确保人员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完善安全设备,从而提高预警系统的管理能力。
3.4建立相应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还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水平。在建筑安全管理预警系统中,为了完善功能,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监管平台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多方位提取出有利于指导安全生产的结论。建立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全面准确科学的信息处理功能,为管理者提供信息,从而为其决策提供依据,是建筑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可以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制定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要素,任何施工作业情况都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根据以往收集的建筑行业安全事故案例,结合一定的实际情况对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评级,建立安全事故管理级别,并按照安全级别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贯穿施工工作由开始到结束,做好全方位的安全防范工作。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信息化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应当迅速利用信息网络通知各部门,对安全事故所需的资源进行快速调配,利用监控网络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通力协作。定期举办一些安全知识培训和实际演练,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对员工的安全预防工作进行考评。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对施工作业起到了安全保障,建筑企业领导层要对员工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重视起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系数,真正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5建立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各项建筑活动时应当重点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现阶段从国内各建筑施工企业已采用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效果来看,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做到了很好的控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危险并做出警示,使监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做出指挥清除隐患。建筑施工企业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各类事故案例进行丰富,不断的完善信息数据库档案资料,将国家进行优化完成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进行录入,使建筑施工操作人员能够遵守国家相关的建筑规定,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施工作业,为建筑施工整个过程打下安全的基础。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利用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施工过程做出有效的监控,及时的对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措施,提升监管工作的效率。该系统能够详细的记录施工作业人员的各项信息和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于建筑施工的整个流程都能做到相应的控制,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事故作为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性部分,在实际进行管理中,强化安全事故成因管理分析的层面上,能够从现场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监理工作到位、预防工作到位以及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等层面上促使整个建筑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极大降低,保证工程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震,周振山.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探讨[J].河南科技,2013(24):137.
[2]李旭伟.建筑工程高处坠落影响因素的聚类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5(04):118-122.
[3]姜慧,殷惠光,梁化强,李学田.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3(12):10-13.
论文作者:张健,蔺旭宏,朱乔磊,李兴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