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和临床诊疗探析论文_刘惠玲

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和临床诊疗探析论文_刘惠玲

(云南省马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云南 曲靖 655100)

【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5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缝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切除等止血措施,分析术中出血原因、相关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55例产妇术中出血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手术切口撕裂。所有产妇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止血措施,其中药物联合止血25例,宫腔纱条填塞止血15例,缝针止血8例,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5例,子宫切除止血2例,经对症止血治疗后,所有产妇止血效果良好,出血症状明显控制、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多,应根据具体出血情况和出血原因采取科学的止血治疗,有效止血,尽量避免产妇子宫切除,切实保障产妇生命健康。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086-02

剖宫产术是临床解决难产和产科危重合并症的常用手段,对挽救母婴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剖宫产术是一种开腹手术,会发生很多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1]。为总结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近两年来我院发生的5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和总结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5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产妇年龄19岁~41岁,平均26.4±3.9岁;孕周35~42周,平均39.1±4.7周;初产妇37例(67.27%),经产妇18例(32.73%);单胎妊娠52例(94.55%),双胎妊娠3例(5.45%);急诊剖宫产40例(72.73%),择期剖宫产15例(27.27%)。所有产妇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大于或等于1000mL,排除伴心、肝、肾及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估算每位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并进行记录,术中出血量的估计采用容积法+面积法[2]。根据临床资料评估产妇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并记录,研究结束汇总计算并分析产妇出血情况和出血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止血方法

手术中根据产妇出血量和出血原因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缝扎止血、子宫动脉结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及子宫切除等。

2.结果

55例产妇中,出血量最少650ml,最多3100mL,平均出血量940±17.6mL。36例出血量小于1000mL(65.45%),1001~2000mL 15例(27.27%),>2000mL 4例(7.27%)。出血原因分析:子宫收缩乏力35例(63.64%),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13例(23.64%),伴子宫肌瘤6例(10.91%),手术切口撕裂1例(1.82%)。所有产妇均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止血措施,其中药物联合止血30例,占54.56%;药物止血加宫腔纱条填塞止血14例,占25.45%;缝针止血5例,占9.09%;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4例,占7.27%;子宫切除止血2例,占3.64%。经对症止血治疗后,所有产妇止血效果良好,出血症状明显控制、生命体征平稳,仅1例产妇取出宫腔填塞纱条后再次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无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

剖宫产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该项手术实施过程切开的各层组织常有丰富的血管[3],出血量远超过阴道分娩的出血量。出血量过大或凝血功能差时产妇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不但影响产妇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4]。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的原因并不单一[5],常见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切口撕裂等,相关研究表明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以单纯性子宫收缩乏力最多,本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本组55例出血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居首,占63.64%(35例)。分析患者病史发现,宫缩乏力与妊娠合并症、多次孕产史、孕期子宫过度膨胀有关,多胎妊娠、巨大儿等均可使子宫壁过度伸展,导致子宫肌肉牵拉过度,收缩止血作用减弱,易发生术中出血。胎盘因素也是导致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本组13例产妇(23.64%)由于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导致了术中出血。其中前置胎盘由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及宫颈,剖宫产时较易发生术中出血,流产及妇科炎症等均可导致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发生。此外,若产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也是发生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重要原因。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方面,最常规和最先采用的方法为药物联合止血。具体做法:在胎儿离开母体后,予缩宫素20IU静脉滴注、宫体注射益母草2ml。药物联合止血无效时根据出血原因选择采用缝针止血、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纱条宫腔填塞止血等措施,前述方法不能有效止血的严重出血者可采取子宫切除手术。本研究中有2例因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引起的出血较为严重产妇,经以上几种方法治疗均未能有效止血,在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切除子宫以达止血目的。

综上所述,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药物止血、缝针止血、子宫动脉缝扎、纱条宫腔填塞等均是有效的止血措施,临床应根据具体出血情况制订科学的止血方案,有效止血,尽量避免切除产妇子宫,切实保障产妇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曾月娥.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78例的临床疗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19-1122.

[2]应海霞.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16(33):7411-7412.

[3]孙莉红.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处理方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763-1763.

[4]徐文丽.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应用的840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16,13(1):106-107.

[5]李巨,唐晓霞,陈震宇,等.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方法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9):695-696.

论文作者:刘惠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和临床诊疗探析论文_刘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