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腓骨髓内针固定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论文_孟凌志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验证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9例新鲜骨折患者病例,其中女13例,男16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21例;年龄均为19-38岁的青壮年。结果:通过带锁髓内针的治疗,根据Joher-Wruh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的最终评定:优19例,良10例。结论: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值得继续推广。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带锁髓内针 治疗 意义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 fixation with internal fibular needle

Objective: To verify the efficacy of intramedullary tibia and fibular fractures treated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eedle. Methods: 29 cases of fresh fractur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cluding 13 female and 16 male. Open fractures in 8 cases and closed fractures in 21 cases; Young adults aged 19-38 years old. RESULTS: The treatment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eedle resulted in a final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ccording to Joher-Wruh's scoring criteria: excellent 19 cases and good 10 case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eedle in treatment of 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s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words]: tibia and fibular fractures; Significance of treatment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eedle

随着现代交通行业的日益迅猛发展导致各种意外交通事故急剧增加,复杂严重的创伤也越来越多。其中胫腓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7%,是长管状骨中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加之此部位营养血管的损伤,血运较差以及软组织覆盖少,如果出现治疗方案的不适宜,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几率将大大提高,甚至会累及到踝关节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院带锁髓内针的应用(因其具有弹性固定、创伤小、防旋转等优点),对其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随机抽取我院以往29例患者的资料,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其中女13例,男16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21例;年龄均为19-38岁的青壮年,平均年龄为24.3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采用单侧腰麻或硬膜外麻,小腿前外侧切口,大约3-6cm,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暴露骨折端,且尽可能少的将骨折断剥离骨膜,纵行切开髌韧带,经胫骨平台前1cm 左右进行开口扩髓,向上轻推髌前脂肪,成功后根据术前的测量选好髓内针,打入进去。采用牵引息肢行手法进行复位,通过触摸胫骨崤位于一直线上。开放性骨折患者若伤口很小可以通过相应大小髓腔扩大器扩髓,然后置入髓针至远端。闭合性骨折可直接在X线透视下进行徒手复位,复位成功后,便可置入髓内针,如果出现复位失败,可通过附加4-6cm切口,进行少量骨膜的剥离,直视下解剖复位,置入髓内针。最后通过装备远端瞄准器,进行远端口端的加锁,然后通过近端瞄准器的引导,锁定近端。最后拧入针尾螺帽,然后进行X线片的拍摄,进行骨折断对位的比较,闭合创口,完成手术。

1.3 术后处理

(1)抗生素的应用;(2)术后3-5d开始踝关节以及主动的肌肉功能锻炼, 12-14d拆线。术后每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根据常规骨折的稳定性,术后约1 2周进行一端交锁螺钉的拔除, 进而改为动力型固定[1]。

2 结果

本组随机抽取的29例患者中,全部进行了随访,约3-15个月,且每月进行一次复查,及时了解临床的症状,以及关节的活动度。及时给予患者正确功能锻炼的指导。术后4个月其中26例患者(89.7%)恢复了踝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另外3例由静力改为动力骨折愈合。根据Joher-Wruh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的最终评定:优19例,良10例。未出现脂肪栓塞以及肢体短缩等相关并发症,也未出现骨不愈合以及髌韧带疼痛的现象。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的骨折,青壮年最为常见。分为胫骨干单骨折、胫腓骨干双骨折和腓骨干单骨折。胫骨位于小腿内侧,对支撑体重链接股骨起着关键作用,腓骨位于小腿外侧,作为承担1/6的承重骨骼,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关键骨骼[2]。但从解剖结构来看,胫骨骨干并不处于完全平直的状态,有一个向前内侧形成的10°左右的生理弧度,一旦出现骨折,因胫骨前内侧为张力面,受力不均,极易出现胫骨移位和成角畸形。此外,由于小腿肌肉处于小腿的后外侧,骨折后,因重力的影响或受肌力的不平衡,往往出现极不稳定的骨折,骨折位置越低,其稳定性就越差。其次,下段骨折时,由于与胫骨中上1/3处的滋养动脉断裂,如果手术不当,极易引起骨折治疗的延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3]。

3.1 带锁髓内针固定的选择:胫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以恢复小腿的长度对线以及负重功能为主。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但带锁髓内针固定已成为近些年治疗胫骨骨折的首选措施,根据以上胫骨特殊解剖结构的分析,如果胫骨骨折后应力不平衡,很容易出现移位及畸形的情况。

而带锁髓内针固定可通过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来保护骨折周围的血供,,对于外骨膜骨痂的形成以及损伤骨的再血管化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中轴线的弹性固定,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因固定的偏心产生的压力遮挡效应,提高旋转性及抗折弯性。中后期,使骨折处更易愈合。

通过在临床上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髓内针在胫骨的三分之一处固定,可以对外骨膜骨痂的形成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弹性的固定是在中轴线处理的,防止了压力遮挡效应的产生,防止了内固定的局限性,避免了固定不稳的问题,固定中可以完善旋转性,在治疗的中期和后期,骨折处很容易愈合。

在骨折周围的关节中,采用髓内针固定中,尤其是在进行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中,应该先将创面的异物清理干净,然后确保伤口处不存在任何的张力,确保骨折处组织的完整性,进行其他方法的内固定,然后按照骨折的情况,选择髓内针进行内固定。

现在,髓内针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且远端瞄准器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使髓内针在操作中更加的高效和便利,在一些小型的医院中也实现了髓内针的应用,其在手术中运用广泛。髓内针可以在开放性手术和闭合性手术中应用,手术时间最好是把握在患者受伤后的3-5小时内,防止小腿的软组织发生损伤,促进组织浅表的及时复位,医生应该分析患者骨折处的复位情况,如果软组织受伤比较严重,应该采取其他的措施。

3.2 我国治疗的29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而且采用髓内针治疗中,患者没有产生太多的不适。

参考文献:

[1]阎德强,谢志军,张汉瑜,常西海,范志强. 腓骨髓内针固定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06:461-462.

[2]李濂,张辉华,黎虞明,林永识,廖小明. 胫腓骨骨折行腓骨髓内针固定50例效果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02:58-59.

[3]许军,张根民,赵玉驰,张耿民,李浩瑜. 胫骨外固定架加腓骨髓内针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5,04:673-674.

论文作者:孟凌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分析腓骨髓内针固定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论文_孟凌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