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技术水平提高与应用研究论文_都宏海

电焊技术水平提高与应用研究论文_都宏海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培训中心 黑龙江大庆市 163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国内的社会发展也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电焊行业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电焊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根据电焊行业自身来看,其作为建筑行业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建筑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电焊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关键词:电焊技术、提高水平、存在问题、应用措施

前言:电焊技术即是指在需要连接的金属之间,通过在局部进行加热或者加压的方式,以借由原子金属内部的原子结合力量将金属加工成为整体,目前这类技术在工程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不过鉴于电焊行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需要,需要不断加强电焊行业的技术应用效率,促进电焊及社会的快速高效发展,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本文就通过对电焊技术的介绍以及浅析目前电焊行业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发展的速度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电焊技术的概念

电焊技术是焊接里面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他的还包括气割技术等等,不过属电焊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日常比较常见的电焊技术包括氢弧焊技术以及气焊技术等等。每种技术之间都有着显著差异及其所适用的领域。在手工焊之中可以分为1G-6G亦或是5GX,一般在进行焊接时,最常用到的工具就是电焊机或者电焊条。其中电焊机还需要分为直流电焊机或者是交流电焊机两种类型。手工焊以其方便简洁的操作和低廉的成本以及较强的灵活性,被具体且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

二、目前电焊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

1、在焊接中存在焊缝

在利用电焊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较细小的焊缝。焊接过程之中焊缝所具备的收缩功能也会导致焊接出裂缝的出现。此外,电焊工人对于温度把握的不准确也会导致焊接时的受热情况出现差异而出现焊缝。最后就是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时所使用的焊接技术有问题,从而造成焊缝的出现。当焊缝出现时会影响焊接的效果,给工程的质量把控造成阻碍。

2、在焊接中出现大棱

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的操作时,可能会产生出许多大棱,从而导致焊接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严重妨碍表面的美观且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形成此类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不能够很好的掌握住熔池。此外,现在的电焊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细小的问题,且不易被发现,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督,以规避或者及时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关电焊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注重电焊焊制的角度

在立焊过程中,由于熔化焊条时所形成的熔滴或者是熔池之中的铁水容易向下流淌形成存在于焊瘤及焊缝两旁的咬边,最终使焊缝恶化。所以必须采用正确的焊接角度及遵守正确的焊接规范。焊条与焊接平面的夹角应该在左或者右方的90度位置,与焊缝之间的角度在起始方向为70-80度,中间位置时为45-60度,最末尾为20-30度。装配的间隙应该保持在3-4mm,且应该采用直径在33-2mm之间的细焊条以及较弱的焊接电流以降低熔池的体积,促进熔滴的过渡。

2、将熔池、弧音以及熔孔的形状铭记于心

卫浴焊缝底部的打底焊是用来保证焊接的质量的关键。取用灭弧法的方式进行焊接,立焊灭弧的方式比平时慢一些,大概30-40次/min,且在每次进行电焊时电弧的燃烧时间较长,所以立焊出的焊肉厚于平焊。在进行焊接时由下端开始,角度大概70-80度左右,利用两点击穿焊由坡口向根部进行,在听到声音、看见熔孔及形成熔池做之后提高焊条把电弧熄灭。

3、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焊接质量

需要中层的焊波保持平整,中间两层的部分要求按照直径在43-2mm左右的焊条、焊接的电流在115-120A左右以及焊条的角度在70-80度左右的标准进行,同时采用锯齿型的运条法则,以及充分利用焊条的角度、电弧的长度、焊接的速度以及坡口内侧两边的停滞时间来对熔池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两侧进行更好的熔合,同时确保扁圆形状的熔池的外形。之后在进行第三层的焊接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周围坡口的边缘,预留出大概1mm的高度,从而保证整条填充的焊道的平整。将深度以上的坡口的边缘当做基准线,为盖面打好基础,从而使坡口的边缘熔化1-2mm,同时保持好熔池以及坡口的温度,采用焊制与计算高度同时进行的方式。

4、使用正确的运条手法

在盖面焊的过程之中,焊接时可以使用锯齿状或者是月牙状的运条法,运条时要稳,坡口两旁需要稍事停留而在焊道中部时则要稍快。

总结: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电焊技术处于落后的地位,尚且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因此,格外需要对我国的电焊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要求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以促进电焊技术的快速发展,达到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李顺.静电式电焊烟尘净化器电流体场的数值模拟[D].上海:东华大学,2014.

[2]刘美霞,杨凤,丁文彬,郭薇薇,瞿菁,尹艳,贾晓东.2012年上海市工作场所电焊烟尘的定量暴露评估[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2:81-87.

[3]李才津,陈岳,蒋家保~电焊车间作业工人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职业接触调查[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4:571-572.

[4]丘创逸,陈建雄,张东辉,温翠菊,闫雪华,邹剑明.移动式排烟罩对电焊烟尘的控制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6:321-322,326.

论文作者:都宏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电焊技术水平提高与应用研究论文_都宏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