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浅析论文_宋颖

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浅析论文_宋颖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277500

摘 要:在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就是课程的资源共享。这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优质数字化课程的资源共享,要符合以下条件:一、对于课程共享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有足够的重视;二、要有大量的优质课程用于共享;三、要有足够的积极性;四、需要有大量的资源使用者来共享这些课程;五、要让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方例如提供者、共享者、共享的平台等都能获得应得的利益,实现多赢的局面,以期共享的可持续性。课程资源实现共享的路径有很多,目前比较重要的包括:用科学的方式对于课程资源进行分类以便于查找、对于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以便明确利益分配和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搭建优质的共享平台和软环境等等。

关键词:数字化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共享 实现路径

国家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基础性的课程建设、保障性的课程传播和关键性的课程应用。而其中的课程传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却也是资源共享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对于资源共享的信息严重滞后,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当前各高校均参加了爱课程(iCcourses)、慕课(MOOC)、大学先修课(CAP)等网络资源课程的学习,这些平台里有全国各顶级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用来共享,但是使用传播范围仍然很小,利用效率极为低下。很多学生只是把网络课程当作一门不很重要的、类似选修的课程,觉得只要满了课时、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并没有想到去其它高校别的学校在某一门课程上的教程,或者去自学一些课程。因此必须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传播策略进行创新,拓展传播渠道,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针对传播受众,让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传播面得到迅速扩展,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获得最优质的数字化课程。

一、 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要想做好课程资源共享的设计,首先必须要对于数字化课程资源有正确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明白它的属性,定义,方向,内容,以及其重要性,否则必然功败垂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数字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重要属性,与世间万物一样,具有物质的属性和信息的属性。物质的属性就是商品属性,而在传播学这一领域,数字化课程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其信息的属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要依靠充分的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实现共享。如果无法传播,那么它就失去了自身作为传媒信息的价值。

二、促进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对策

1.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创新。

(1)从创新的特征来看,由于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有些课程在传播或应用的过程中,其操作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或者是与某些设备或软件不能兼容,会因引起师生的厌烦而放弃,因此要想保证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普及与推广,以争取更大范围的应用,除了确保资源的优越性以外,还要保证资源的兼容性,以及操作的简易性。同时,这些资源应当先在小范围内试用,并调查使用者的感受,对于反映较大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在确定获得良好的试用效果后,再通过爱课程网络平台发布给广大师生,然后逐步向全国扩大实施范围。

(2)从创新的个体精神来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更容易接纳新事物,如果按社会系统成员的创新性把创新者划分为五个级别,那么第一级的先驱者仅占人口总数的2.5%,第二级早期使用者占人口总数的13.5%,而其余三个级别的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迟缓者占据总人口的74%。因此,在进行国家优质数字化资源课程共享时,不仅要特别注意对于应用先驱者和早期使用者的挑选与培养,更要注重对于团队成员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把创新能力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晚期多数和迟缓者的培养,让他们尽早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这样才能更加优质高效地提高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的效率。

2.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首先要注重到每个课程主持人虽然在业外可能不为人所知,但是在业内多数是硕果累累的学术大拿。对于这些权威专业人士,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影响力,请他们帮助宣传和推广资源共享,也要对外界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网络上的课程,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其次要充分利用团队的优势,发挥教学示范作用,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解到课程共享的优越性。

3.加强教师对其使用能力。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力度,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课程共享,让更多的教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首先要教师们进行培训,向他们讲解课程资源的特点、优点、重要性,以及怎样使用课程资源,其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师生的需求,向他们讲解所遇到的问题。再次,教学团队要针对师生们的需求现状,及时跟进,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参考文献

[1]熊才平 等 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1)。

[2]何克抗 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16,(6)。

[3]朱向军 名校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4]尹红 广州佛山同城化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J].教育评论,2016,(3)。

论文作者:宋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浅析论文_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