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刘启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刘启文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发展较快,很多大型建筑开始兴起。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大型建筑建设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散,开始被更多的过程采纳,对我国的建筑行业有很大的影响,提高了建设的效率,保证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比较复杂,所以施工人员要提高自己的技术,保证施工的正确性,提高施工质量。本文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性是必须存在的。可是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还存有许多问题,施工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的质量影响着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施工时要对施工技术要点很熟悉,避免出现裂缝,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较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要求较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被应用在高层房屋建筑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搭建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工程,这就要求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在顶部预留接缝,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贯程度;第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埋藏在地底,主要发挥的是支撑建筑结构的作用,此时,受外界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但是对结构渗透性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在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其防水性能,由此可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多。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

在实际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较多,其应用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导致其有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建造方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多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建造流程,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另外,各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也有所差别,我国的行业规定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要控制在25℃之内,强度要控制在C20~C40之间,施工工艺及其流程需要符合建设规定,必要时要通过结构钢筋来控制裂缝现象。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

2.1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

如果想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科学合理、有序进行施工,其首要前提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合理适当的配合比,其中包括了各种混合材料的选取和配合比例,比如添加剂、混合料、水泥使用量等。以水泥使用量为例子,为了有效减小水热化程度,可以科学合理的减少水泥使用量,一般情况下,有关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的测试,测试期限通常保持在60d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需要进行反复几十次,这样才可以有效确定水泥的使用量。在进行测试时,首先应该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各方面情况和所选的防裂设计方案来预判水泥水热化的最高温度以及差值,然后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在这个基础上计算最高温度的应力,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标准,这就表示这个防裂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相应的防裂作用;如果检测的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就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来重新估算,比如减小混凝土的温差、减小水热化温度、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增加抗压强度等,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的拌合

将混凝土的配合比换算准确,在施工的时候,混凝土供应单位需要取现场的砂石料,对其实际含水量进行分析,将实验室当中换算出来的配合比转换成实际的施工配合比,这样才能够保证配合比符合现场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再者,在进行配料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精确,在拌合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根据施工配合比严格进行配料,将误差控制在规范误差范围之内,在拌合的时候,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拌合的时间要控制合理。

2.3混凝土的运输

在进行混凝土的装料之前应该尽量排出商混车罐内的积水;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混凝土搅拌罐控制在3~6r/min的速度,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的不均匀性以及离析状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离析应该进行快速的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120s以上;如果即使采取了快速搅拌仍然无法将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艺性能进行有效恢复,则不能将混凝土浇筑以及入模工作,应该将混凝土选作另外的应用方式。按照施工区段进行有效划分,一次浇筑最大混凝土浇筑量在6408m3。

2.4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此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分层浇筑的厚度设定为500mm,从低处开始浇筑,沿着长边方向的一端,逐渐向另外一端推进,缓慢上升。在浇筑作业时,下层混凝土初凝后,再开展上层混凝土浇筑作业,以免出现冷缝,及时排除水分。侧杆间隔500mm,设置一道标志线,在测量时,要直立到混凝土的表面,根据外露的长度,来检验分层厚度。配置专门的人员,负责浇筑作业检查工作,记录浇筑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底板后浇带使用钢板网片进行混凝土拦截,根据控制线路和主筋,采取电焊的方式,固定钢铁板。因为底板厚度不同,加之后浇带加固方式差异,对于800厚地块,依据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加固方式。水平使用规格为准16钢筋进行加固,加固间距控制为150,加固钢筋和底板主筋通过焊接牢固,避免浇筑作业时钢板网出现变形,对于800厚底板,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止水钢板。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后浇带部分,使用厚度为1.5、宽度为400的紫铜片,作为止水板。浇筑作业完成后,做好钢筋上面的混凝土清理工作,在后浇带周围,砌筑10cm的高台阶,使用砂浆做好防水,将模板和塑料薄膜等,铺设在后浇带上,避免水分和垃圾等落入。通过增加循环降温管、留置测温孔等措施,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把控。

刚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低、抵抗变形能力小,如遇到不利温湿度条件,其表面容易发生有害的冷缩和干缩裂缝。保温有目的是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及表面混凝土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的发生。无论在常温还是在负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都需覆盖保温层。常温保温,可以对混凝土表面因受大气温度变化或雨水袭击的温度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负温保温层则根据工程项目地点、气温以及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条件进行控制。但负温保温层必须设置不透风材料覆盖层,否则效果不够理想。保温层兼有保湿的作用,如果用湿砂层,湿末层或积水保湿效果尤为突出,保湿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因为混凝土比较厚,而且内部容易生热,所以这一过程也是控制温度的一个过程。在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的浇水,完善养护工作。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可以使用IDE技术进行保温养护。①要设置专门的后期养护工作人员,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施工,及时做好记录工作,按照规定的养护措施进行,还要注意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可以及时解决,要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保证在14d以上。②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和外界温度都会影响到最后混凝土的质量,所以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差值小于20℃时,可以适当的减少保温的控制,甚至直接撤除保温措施。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应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保障对应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7(12)

[2]孙超.浅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 (01)

[3]谢桂明.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居业.2017(12)

[4]朱倬.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7(06)

论文作者:刘启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刘启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