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与创新人才_数学论文

开放式教学与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式教学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从观念到行为将素质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于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各类有关专题的展开就在教育这个领域内应运而生,开放式教学就成为教学改革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2000年4 月在杭州举行的西湖之春——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讨会,可以说是富有时代气息的。

一.开放式教学与时代的需要

在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将成为一种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在新的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将占一个什么地位,关键是人才的素质,其核心是国民的创新精神。因为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前进和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开放式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较佳途径、操作性很强的切入点。

(一)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这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有被某人显示,被称为潜能。也就是说,人人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也就是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掘。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外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从学校课堂教学来说,从课堂教学题材来说,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例题或练习题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性开放题、无错误答案的题等开放性的题上;从课堂师生关系来说,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汲取养料。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二)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终身学习的新世纪要求人们不仅要会学(具有学习能力),更要求人们爱学,即对学习有一种渴望和心理需求。这种爱学情感的产生,对小学生来讲,主要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要在教与学的多边交往活动中满足小学生的需要。小学生满足了需要,就会产生愉悦的情感,愉悦的情感又会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这种在教与学交往中的良性循环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开放式教学对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说,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以下个几方面的需要:

1.求知的需要

求知欲是个体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合金。孩子生来就爱提问题,因为周围的世界对他来说有无数个“为什么”。由于开放式教学一般来讲总是以开放题作为切入口的,所以开放题问题和条件的不唯一性的情境给具有好奇心的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时间和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方向和路线”的课堂设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方向的入口到达自己要去的动物馆,也可以从不同路线到达同一动物馆。又如“用立方体拼摆立体图形”,它要求小学生用五块立方体摆各种立体图形,因为有各种不同摆法,小学生摆了一种,总想再换一种方法摆,有一种多摆几个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的心理需求。这种开放题也就满足了小学生这种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开放式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求知中求愉悦。

2.参与的需要

开放式教学的本质应该体现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上,而每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开放式教学设计要求每个学生设计方案,应用多种策略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要求创设小组交流等学习情境。这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机会,如“游乐园中的数学问题”,人人可以根据一定的钱数来设计游玩的方案。这种设计使每个学生具有自由选择权,这种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因此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开放式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求发展。

3.成功的需要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讲,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开放式教学由于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平等、策略上的多元化(甚至有不少答案是无错误与正确之分的),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购物问题”、“长方体物体的包装”课堂教学,每个学生的购物方案、长方体物体的包装设计的评价,均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也就是说,人人的设计都是成功的设计。从“长方体物体的包装”课堂教学实况就可以看到,同学甲的设计以长方体最大面的重合方式来包装,因为这种包装可以节省包装纸;同学乙的设计,以长方体最小面的重合方式来包装,因为这种包装外形显得大一些,所包装的物体作为礼物比较好看;同学丙用两个两个叠起来包装,因为这样包装的物体便于携带。总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路,都有不同的包装设计,可以说人人都是成功者。开放式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中求自信。

4.交流的需要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理解,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路,在交流中完善或修正自己的思路,在交流中体会合作的力量,在交流中既学会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别人的长处,又学会表达自己,完善自己。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开放式教学的设计,由于开放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设计中一定有两人或四人之间的交流,它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5.自尊的需要

自尊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自尊才能自爱,自爱的人才能给予别人爱。学生自尊心的形成有赖于创设这样一种情境,即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自己的成功、自己的有力。开放式教学创设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境。因为解决问题的多元性决定了每个学生的设计或策略均是有效的,某个学生的设计或策略一旦被老师和同学所认同,就会使他产生一种重要感(个人在集体中发挥了作用)和成功感;又由于每个人可以设计很多方案,这就会让他感到自己的有力。在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经常能产生这几种感觉,这有利于增强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开放式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自尊中求自爱。

(三)开放式教学与创新性思维

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即创新的需要,其次应具备创新情感,再次应具备创新思维,最后才能有创新的行为。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及解题思路要求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并鼓励采用多种策略。这样的教学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小学阶段,通过学校教育可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尤其可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创造型人才必备的各种思维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与教学设计

从教学设计角度来思考开放式教学,我认为它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开放式教学的基础层面

开放式教学的基础层面主要是指开放式教学的前提条件。这里主要包括师生双方的创新认识和热情,包括小学生完全的知识结构(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以及知道谁的知识,即关于谁知道和谁知道某些事的信息),还包括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开放式教学的环境层面

开放式教学的环境层面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开放式教学的进行。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讲,主要是要创设一个自由的、安全的环境。在教与学的交往中,学生有了自由度,有了安全度,这就为开放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了心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指导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他们以充分的选择权。这些措施均能让每个学生感到自由和安全。

(三)开放式教学的操作层面

操作层面主要指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体现在善于将教科书上的结论转化为问题,二是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并能产生新的问号。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3.创设大课堂情境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分数概念”教学,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去发现超市中的分数问题。又如教学应用题,也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应用题题材。

4.创设利用学生学习成果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方面是指上课的题材应尽量来自学生。如数学中的一些四则运算,教师可以出示若干数字,让学生自由选择数字组成一个数(两位数或三位数),然后再选择所需的数。这样,教学题材不是来自教材,而是来自学生,这会使学生感到更加亲切,而且同样也能达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利用课堂上学生解题中所发生的错误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如在分数应用题中如果量和率的对应关系找错了,1+2/5和1-2/5很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请学生就他的列式来改编条件。又如请学生出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题,学生出了32+3,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教师一方面指出这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启发他改编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使这算式成为进位算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有很多选择。学生在错和对的对比之下学习,记忆会更加深刻。

5.创设开放题的情境

开放题是开放式教学一种最好的操作手段。可以是问题开放,可以是条件开放,也可以是综合开放,让学生在对开放题的探索中促进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

以上五个方面创设的主要情境是从不同侧面来思考的结果,彼此之间可以是重复和交叉的。

三.开放式教学的有效度

高素质的教师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保证。教师除了要有现代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之外,在操作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一般是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特殊是指数学学科。数学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一定要以数学自身蕴含的育人因素,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任何一种情境的开放,一是不能忘了数学的特性,二是要重视在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育人因素。

(二)放与收的关系

教师实施开放性教学,顾名思义,当然要创设开放的情境,讲究开放的艺术,但这并不意味无目的、无指导的放。对小学生来讲,有效的放还应有教师科学的组织和指导,即教师既要制订一定的目标,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策略去解决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开放中的调节以及在放的基础上的收。收要收在数学教学两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认知性目标)上。如“大数量的估算”,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策略,有的从重量入手,有的从体积入手,但教师最终要收在对大数量的估算的基本方法上,让学生懂得估算大数量时,可先算部分量的重量或体积,找出小单位的重量或体积和大数量的关系,再进行估算。在课堂上,学生总结出“从大化小,再推算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收,即放后一定要收。

(三)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过量变和质变的。量变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在平面上转,质变可以用在立体上转来比喻。小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的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开放式教学尤其要把握好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对小学生来说,建构一种新的数学知识、新的数学思想或方法,要有一次次在平面上的转,但到了一定程度,这种平面上的转一定要上升到立体上的转,这具体体现为对平面的抽象和概括。如9>□, 让学生在□内填合适的数,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比9小的数,如8、6、5、2等,填比9小的任何一个数字均是在平面上转。对这个题的立体发展的要求,一可以启发学生的有序思维,二可以启发学生用一句话来说(即比9小的数字都可以填)。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立体上转需要有在平面上转的基础,而在平面上转又需要向立体上转深化。

开放式教学还处于探索性阶段,本文仅仅是笔者关于开放式教学某些侧面的几点思考。

标签:;  ;  ;  

开放教学与创新人才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