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边境旅游研究综述论文

【经济管理研究】

国外边境旅游研究综述

金艳春1,2,朴润绪2*

(1.辽东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丹东118001;2.韩国全北国立大学 经营管理学院, 韩国 全州54896)

摘 要: 根据国外边境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从边境旅游传统研究视角,如边境与旅游的关系、边境与边境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边境旅游传统研究视角的延伸,包括边境购物旅游、边境乡村旅游、边境旅游管理等问题;边境综合研究视角包括边境旅游研究的主客关系问题、知识转移与创新问题、全球化合作问题等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以期为边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边境旅游;边境;全球化

边境旅游一般是指旅游者穿越国际或国内行政边界的一种旅游活动[1]。由于其旅游形式、旅游内容及旅游目的地的特殊性,受到边境问题研究者及旅游研究者的共同关注。国际地理联盟休闲与旅游研究小组于1977年发起关于边境与旅游的会议,并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引起了学者们对边境与旅游研究的关注[2]。早期的研究主要以边境旅游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等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Dallen J Timothy教授开始系统研究边境与旅游的关系、边境旅游的管理与规划等问题。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边境旅游的相关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边境问题成了旅游研究的新领域。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及仿真分析 目前讲述表面粗糙度概念及理论分析,绝大多数是以文字或简单加工原理图给学生讲解,这些理论及各因素影响规律很难让学生快速理解和留下深刻印象。图4是机械加工表面理论仿真与测量分析,可以利用仿真系统获得不同影响规律,同时增加实验测试数据加以验证,使学生能有效地理解及快速掌握该知识点。

边境旅游作为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旅游形式,其研究成果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与意义。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除了边境旅游研究专著如《旅游与政治边境》(Tourism and Political Boundaries)、《旅游与边境》(Tourism and Borders)外,边境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布在国外多种旅游及相关学科期刊中,包括《旅游研究年鉴》(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地理》(Tourism Geographies)、《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联系逐渐增多。伴随着经济、文化关系的变动和交流,跨境贸易、出行、旅游等活动频繁发生,边境旅游作为国际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也受到各国政府与业界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边境旅游的研究成果、研究角度也随之出现多样化趋势。

一、文献来源及总体特征

边境旅游研究文献广泛分布于旅游及地理等相关文献中。为了较为全面地掌握边境旅游研究文献,以Science Direct数据库、EBSCO数据库的文献检索结果作为评述基础,再根据年代及相关性进一步筛选。文献检索结果概述如下:在Science Direct及EBSCO数据库搜索时,主要以border,boundary,cross-border,borderline 及 tourism作为搜索关键词,搜索限定项为Title& Abstract&Key Words,时间为 1990年至 2018年。最终在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160篇,EBSCO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49篇。针对检索结果,首先对其中的著作、会议论文、报告进行剔除,其次通过摘要内容判断与主题相关性,最后保留了边境旅游相关文献64篇,其中发表在旅游研究的权威期刊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Geographi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中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边境旅游的文献共35篇,占所分析文献数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本次文献因为受限于数据库等原因,虽然未能全部囊括所有研究阶段边境旅游方面论文,但由于分析对象主要为旅游研究权威期刊上论文,因此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以反映这一阶段边境旅游研究的主题及进展情况。

结合所查阅到的文献,根据边境旅游主要研究对象,将边境旅游研究视角分为传统研究视角,即主要以边境自身为研究物,研究内容集中于边境作为旅游吸引物、边境与旅游的发展关系等问题;传统研究视角的扩展,即从外延影响角度对边境旅游进行研究,包括边境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以边境为依托发展的购物旅游、乡村旅游等;综合研究视角则主要包括结合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理论,对原有边境旅游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如边境旅游发展中的主客关系问题研究、全球化与边境旅游发展研究等。

二、边境旅游传统研究视角

(一)边境旅游吸引物的内涵

在对边境旅游经济效用关注的同时,学者们也发现并非所有地区的边境旅游都会带来明显经济效用。Daniel在分析边境赌博与旅游业发展中指出,尽管一些研究中强调赌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与其带来的沉重的社会成本相比,这些作用便微乎其微了。因此,在边境地区开展赌博业对于地方社会发展来说就是一次风险极大的“赌博”行为[23]。Felsenstein对边境两侧经营项目相似的企业竞争行为进行研究,以博弈论中“囚徒困境”为分析框架,对以色列、埃及博彩业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强调虽然博彩业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会使这部分积极效应转为负面效应[24]

边境地区、国家间人员流动性越强,交互越密切,对知识创新及创新系统的形成十分有利[30]。除了边境自身吸引力、边境地区所处位置以及旅游业发展类型影响旅游创新及边境地区知识转移的程度以外,对边境地区合作的有效管理也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Makkonen在对芬兰—俄罗斯边境地区知识传递与转移研究中发现,语言、商业文化、管理模式方面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跨境知识转移和创新,同时也给跨境合作带来阻碍,因此边境地区国家、欧盟在促进边境地区创新、合作方面应加强投资,从而改善目前存在的边境知识转移与创新问题[31]

图1 边境与旅游关系图

(二)边境的存在对于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们对边境功能多样化认识的加深,以及旅游研究的多角度变化,越来越多的边境旅游研究开始引入新视角、关注新问题,从多学科、多理论视角研究边境旅游的趋势逐渐显著。

(三)边境地区对于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

尽管边境不可避免地给旅游活动带来一定阻碍,但在更多情况下,边境可以成为边境地区的主要旅游吸引物。边境地区往往人口稀少,拥有较多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边境旅游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原始性与神秘性。其他包括边境地区社区群体不同、社会文化景观不同、制度的差异、城市及规划系统的差异以及自然景观的特点也是构成边境地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7]

图2 边境与旅游关系示意图

边境旅游活动形式多样,从空间角度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以边境区域自身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为边境观光。许多旅游者对行政边界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类型旅游活动的唯一动力就是边境自身,边境通关程序、边境区域不同的景观、语言、政治体系都成为边境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此外,围绕边境景观外还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旅游活动,这类旅游活动的目的包括购物、赌博、性等。二是以边境存在为前提,但其直接或主要目的并非源于边境自身[1],而是源自地处边境地区的其他景观,如为国际边境线所分割的著名海滩、边境地区的历史遗址以及边境地区原始自然景观等(如图2所示)。总体上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边境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边境自身的障碍,包括通关手续的繁杂、双方政治关系对其影响较大、缺乏一定的协调性组织、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此外边境也往往成为人为的、精神或意识性的障碍,而非单纯的实体性、地理性障碍[8]。边境旅游面临的机会则主要来自全球化的实现、旅游的迅速发展等,边境既可能成为旅游者出行的阻碍,但对于热衷于了解各国语言、文化、政治差异的旅游者来说又构成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9]。从目前边境旅游发展状况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看,未来边境与旅游关系变动的方向将是边境作为阻碍的作用逐渐减弱,而以“阻碍”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角色会逐渐增强,边境旅游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0]

三、边境旅游传统研究视角的扩展

(一)边境购物旅游研究

关于边境地区的知识转移及创新研究,研究者主要从区域创新系统、边境地区知识创新系统角度予以关注。Lundquist对边境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的识别、不同阶段下实体、感知、功能、机构的距离对边境地区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边境地区创新系统分为弱整合系统阶段、半整合系统阶段和强整合系统阶段[29]

除了边境购物旅游动机和影响因素外,边境购物旅游者的行为及所带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墨西哥跨境购物者、加拿大国内购物与跨境购物者在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购买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均有差异[14-15]。Szytniewski从社会文化相近性角度,对荷兰—德国边境地区的购物旅游进行研究,购物旅游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不熟悉的环境,同时体验到不同的产品、价格与氛围,这些都构成了购物旅游的吸引力[16]

C.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左侧溶液中作定向移动,I2就不可能转化为,总反应就完全不同了。

(二)边境乡村旅游研究

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往往是希望旅游业可以带动或活化当地经济,但由于乡村旅游面临的一系列阻碍,如地域分散化、部门管理缺乏合作、个人企业运营中也是竞争多于合作,住宿业、旅游景区等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合作进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整合乡村旅游(IRT,Integrated Rural Tourism)一直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边境乡村旅游研究中也受到研究者重视。对于边境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来说,除了一般乡村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以外,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对于旅游规划、管理、营销都会造成影响,尤其是对动态地方认知感的形成带来影响[17]。Ilbery以位于英格兰、威尔士边境地带的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营销及运作部门的态度的研究提出了整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框架,研究建议乡村地区应加强对整合乡村旅游产品的认识,整合乡村旅游可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旅游带动额外收入的机会,使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旅游者受益,也可以使当地居民获益[18]

(三)边境旅游与边境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关系研究

边境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边境线两侧国家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其人文景观、地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大多数学者认同边境旅游对于促进边境地区文化发展、文化交流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边境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相对落后,面对大量外来旅游者的涌入尤其是发达地区旅游者的介入,对边境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民族旅游发展迅速,但大量涌入的旅游者将对地区民族文化带来不小的冲击,研究认为当地政府应尽量减小旅游业发展为民族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建构的平衡[19]。边境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关系、历史及地方认同感在目的地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跨境区域建设、旅游发展及文化认同感的矛盾问题,还应注重多角度对社区利益相关者、机构管理者之间地方认同感及其政治意义进行分析,同时为了建立区域认同感,应重点关注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主客关系等[20]

(四)边境旅游与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边境旅游与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对于边境贸易、边境地区就业影响显著。Satheesh研究了边境旅游对边境贸易的影响问题,并以美国亚利桑那州农业企业主跨境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发现旅游活动对其贸易影响最大,而影响程度又会受到企业主的年龄、对地理多样性的潜在需求、外语流利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影响[21]。此外,边境购物、边境旅游也是边境地区增加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如美墨边境游客的花费达到八至九亿美元,并为美国带来了十五万个就业岗位[22]。因此,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业可以有效转移国内税收负担,对于增加边境地区经济收入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为边境旅游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空间,边境和边界也是旅游流动性的重要表现形式[3]。边境和旅游的关系是边境旅游研究的基础,在众多研究文献中均有所涉及。根据边境与旅游区的位置关系,Matznetter将二者关系总结为三个方面:(1)旅游区远离边境线;(2)旅游区与边境线的一侧相邻;(3)旅游区穿过或与边境地区相融合[4]。位置关系不同,发展策略也不同,如对于第一种情况,边境只起到分界线的作用;对于第二、第三种情况,边境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将更为紧密。

要对现阶段的土地分类体系进行优化,实现用地分类标准的统一,并且还要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构建信息平台,以自然资源、测绘地理等各类数据为基础,聚合集成政府和社会将测绘地理、自然资源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构建现代化的数据库,这样能够给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进而增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效率和水平。在新时期,要不断增强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应用,建立大数据与国土规划相耦合的分析、规划预测等模型,通过数据技术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四、边境旅游综合研究视角

边境作为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分界线,对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分割作用。Timothy将这种阻碍总结为两个方面,即现实的阻碍和意识的阻碍。现实的阻碍包括严格的通关手续、防御方法、政治问题、边境犯罪率等限制了边境旅游的发展;意识的阻碍指旅游者自身由于受到边境区域语言、文化、政治等因素影响对参与边境旅游的心理抵制,这种现象在边境关系紧张的地区尤为明显[2](如下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Timothy和Tosun以美国、加拿大边境处的国际和平公园为研究对象,发现尽管大多数旅游者认为边境并未对其出行造成阻碍,但仍有一部分人提出过境手续、边境官员及信息缺乏等为其出行带来人为阻碍[5]。与Timothy研究类似,学者们在对美国至加拿大的出境游研究时发现,相比于边境不存在的情况,美国游客前往加拿大旅游的次数要更低[6]

(一)主客关系视角下的边境旅游

主客关系问题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近些年在边境旅游研究相关的文献中也开始出现。Uriely研究了在遭受恐怖袭击两年间以色列旅游者与埃及当地人在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的主客关系问题,发现尽管两国之间曾经爆发战争以及一直存在的地理政治上的紧张局势,旅游者与当地人之间依然维系着一种平和的主客互动,这种和平来自双方文化溯源及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对获得对方友谊的渴望等五个因素[25]。其次,除了双方政治紧张的边境地区主客关系特点显著外,处于和平时期的边境地区主客关系也成为学者们的关注对象,如美国—墨西哥边境的德州里约格兰德谷低地和大弯曲地区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情感关系对旅游者安全感知具有明显影响[26]。此外,位于中国内地与香港边界的城镇每天有着大量中国内地游客的进入,造成当地过分拥挤、商品出现短缺以及物价上涨等问题,使主客关系变得紧张化[27-28]

(二)创新视角下的边境旅游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边境购物往往成为边境旅游者最主要的动力因素,边境购物旅游的动机包括边境双方不同的汇率、产品与服务价格差异、个性化需求及炫耀性消费需求等,这些需求不仅影响人们外出购物的行为,还会影响外出购物的频率[11]。此外,边境购物旅游的影响因素也因地区不同而有变化,如加拿大七个省份中,不同省份人群选择跨境旅行购物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如收入、加元的升值、加拿大与美国的油价比率、产品与服务费的征收等[12]。在对中国跨境购物旅游进行研究时,学者们发现影响跨境购物的因素既包括购物区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等宏观影响因素,也包括消费者的动机因素等微观因素[13]

在此基础上,Timothy对边境与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边境与旅游的发展关系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如图1所示)[2]。“边境阻碍”(Borders as Barriers)指边境对于国际旅游者来说是作为一种屏障而存在,限制了国际旅游者的活动;“边境旅游目的地”(Borders as Destinations)指边境地区的特色景观尤其是独特的文化景观使得边境地区作为旅游吸引物成为旅游目的地;“边境与地区旅游发展融合”(Borders as Modifiers of the Tourism Landscape)指边境两侧不同的人文景观会对旅游发展区域产生影响,旅游业将不仅在边境附近发展,还将逐渐延伸至边境另一侧的国家或地区。

从“政治遗嘱”的内容上看,列宁没有正面阐述良好的政治品格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也未明确指出领导干部如何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他更多的是在发出警示,要人们深刻认识到俄共(布)的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成熟的政治品格关乎党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列宁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在品格方面的缺陷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上升到党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来看,“这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1]746。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与列宁时期有了较大不同,但是列宁对领导干部政治品格的重视和相关主张,有助于领导干部深刻思考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应该如何做人、处事、为官,以及如何切实养成良好的政治品格。

(三)全球化视角下边境旅游的合作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边境合作也成为国家交流的重要形式。为了获得共同的旅游利益,各国间边境旅游合作也在积极展开,如Greer以爱尔兰半岛的两个旅游董事会为例,分析了在跨国、区域及当地边界地区发展旅游合作的必要性[32]。为了促进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双边协议、官方协议和较正式的地区合作对于边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十分重要[33]。为了促进跨境地区的合作,还应通过对相关跨境区域管理成功的地区进行研究,总结其合作管理经验,同时合作管理者应该通过直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或者间接参与到目的地内部的组织结构中[34-35]

伴随着信息技术对犯罪调查方式方法的深刻影响,信息化调查必将成为所有具备犯罪调查性质的职权活动转型和变革的必要途径。通过信息平台的利用、大数据的搜集,可以让监察调查人员更加准确地搜集、分析线索;获取证据;锁定被调查人。当然,信息化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侦查的原理以及监察调查的制度构建要将信息化调查嵌入到职务犯罪调查,构建科学全面的运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先行明确职务犯罪调查信息化的实践必要性、基本内容及其控制可能性等价值属性。

边境地区合作对边境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识别其发展中面临的多方面阻碍也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中观层面的边境地区以及微观层面的边境景区等管理组织都会对边境合作带来影响,如英国“电子边境”(E-border)系统的启用,虽然在国家安全防控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对于旅游企业及相关利益者也带来了负面影响[36]。此外,边境地区往往低估了双方合作能为彼此带来的潜在及长远效益,而个别边境地区双方文化习俗、旅游产品基本相似,旅游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产品重复、互相争夺旅游者等现象,这都会抑制了边境双方旅游合作的意愿,因此应从建立边境旅游合作组织、吸引充足的财力资源、吸引商业投资和建立非政府组织等方面构建旅游营销与发展策略[37-39]

五、讨论与展望

边境旅游作为特定区域、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旅游形式,相对于其他旅游研究主题,成果并不多,但其研究角度的广泛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依然值得边境旅游相关研究者借鉴。

边境旅游研究内容除了前文综述的边境旅游吸引物研究、边境旅游影响、边境旅游管理与合作等一般性主题外,还呈现细分化趋势,如有学者对旅游者跨境就餐、跨境赌博、跨境休闲活动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如以美国、加拿大过境就餐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过境就餐的动机进行调查,将动机分为三大类:多样化探寻、舒适探寻和价值探寻[40]。此外,还有对边境地区战争遗址旅游进行研究。提出了边境地区战争遗址旅游发展阶段的概念模型,将其分为协议前阶段、过渡期阶段和和平期阶段,每一阶段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均不同[41]

从研究方法角度,国外边境旅游研究中综合应用了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其中案例分析法应用最多,如针对美国—加拿大边境、美国—墨西哥边境、德国—捷克边境等均有较多相关研究。此外,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学者们引入了经济模型、数理统计分析模型等多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如应用“囚徒困境”模型对边境地区赌博业进行博弈分析、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边境旅游经济影响进行研究,以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边境地区旅游满意度进行研究等[42]

总体来看,国外边境旅游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与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边境旅游发展动态,丰富了边境旅游研究视角。随着全球化的逐渐实现,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增强边境地区合作将成为边境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未来的研究在增强边境旅游理论研究基础上,将更关注边境旅游主体合作、边境旅游管理与运营等问题。此外,在对边境旅游进行的研究中,学者们一般根据所研究的具体边境地区进行分析,如美加边境、美墨边境、韩朝边境等。这种结合具体案例对边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的方法,能够较好地体现边境地区及边境地区之间的政治差异、文化差异,但在边境与旅游发展关系问题上,个别边境区域的研究结果能否具有普适性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关于边境区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也是值得边境旅游研究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这一环节是观察长方体模型,从中抽象出长方体、长方形、线和点.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延续上一个环节,学生在“模糊抽象”的基础上,对熟悉的长方体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完成对图形的第二次抽象.这一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完全理解了如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会根据这一数学活动的经验,去做出判断和选择.

雨过天晴,空气中悬浮着许多晶莹的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水珠折射着七色波长——赤、橙、黄、绿、青、蓝、紫,形成了横挂天际的壮丽彩虹。自古以来人们对彩虹有着无尽的想象,李白有诗曰:“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当代雕塑家黄剑用自己研发的七彩金工艺技术制作的雕塑作品,立意新颖、造型优美,流光溢彩,如同用天边的彩虹塑造而成。它集合了“错彩镂金”之美和“芙蓉出水”之美,恰恰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和两种不同的美学追求,是彩虹之塑。

参考文献:

[1]TIMOTHY D J. Borderlands: An unlikely tourist destination[J]. Boundary and Security Bulletin,2000,8(1):57-65.

[2]TIMOTHY D J. Tourism and political boundaries[M]. London:Routledge,2002:1.

[3]SOFIELD,TREVOR H B. Border tourism and border communities: An overview[J]. Tourism Geographies,2006,2(8):102-121.

[4]MATZNETTER J. Border and tourism: Fundamental relations[C]∥ Tourism and borders: Proceedings of the meeting of the IGU working group-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Frankfurt: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und Sozialgeographie der Johann Wolfgang Goethe Universität,1979:61-73.

[5]TIMOTHY D J, CEVAT TOSUN.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the canada-usa border as a barrier to tourism at the international peace garden[J]. Tourism Management,2003,8(24):411-421.

[6]SMITH S L J,XIE P F. Estimating the distance equivalence of the Canada-US border on US-to-Canada visitor flow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3,42(2):191-194.

[7]GELBMAN A,TIMOTHY D J. Border complexity, tourism and international exclav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1(38):110-131.

[8]CHADEROPA C.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 Southern Africa: The role of borders of the mi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39):50-61.

[9]GELBMAN A. Border tourism in Israel:Conflict, peace, fear and hope[J]. Tourism Geographies,2008,10(2):193-213.

[10]TIMOTHY D J.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m and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M]∥ Tourism and borders: Contemporary issues,policie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td,2006:9-18.

[11]GUO C,ARTURO Z.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motives for Mexican nationals to shop in the U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6,9(13):351-362.

[12]DI MATTEO L, DI MATTEO R. An analysis of canadian cross-border travel[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1(23):103-122.

[13]LAU H,SIN L Y,CHAN K K. Chinese cross-border shopping: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05,1(29):110-133.

[14]SULLIVAN P,BONN M A,BHARDWAJ V,et al. Mexican national cross-border shopping: Exploration of retail tourism[J].Journal of Retailing & Consumer Services,2012, 19(6):596-604.

[15]ZINSER B A, BRUNSWICK G. Cross-Border shopping: A research proposal for a comparison of service encounters of Canadian cross-border shoppers versus canadian domestic in-shopper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2014,5(13):1077-1090.

[16]SZYTNIEWSKI B B, SPIERINGS B,VAN DER VELDE M. Socio-cultural proximity, daily life and shopping tourism in the Dutch-German border region[J]. Tourism Geographies,2017,19(1):63-77.

[17]SAXENA G,ILBERY B. Developing integrated rural tourism: actor practices in the English/Welsh border[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0,26(3):260-271.

[18]ILBERY B,SAXENA G,KNEAFSEY M. Exploring tourists and gatekeepers' attitudes towards integrated rural tourism in the England-Wales border region[J]. Tourism Geographies,2007,9(4): 441-468.

[19]HASEGAWA K. Ethnic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A case study on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C]∥ HAYASHI Y, WICHIENKEEO A,RAI C. Inter-ethnic relations in the making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western China. Thailand: Center of Ethnic Studies,Rajabhat Institute,2002.

[20]STOFFELEN A, VANNESTE D.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identity discourses in cross-border tourism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A Vogtland case study[J].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2018(8):204-213.

[21]SATHEESH A, RUSSELL T. Does tourism promote cross-border trad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3,8(85):569-579.

[22]GHADDAR S,BROWN C J. The economic impact of Mexican visitors along the US-Mexico border: A research synthesis[J].University of Texas-Pan American,2005(12):1-20.

[23]FELSENSTEIN D,FREEMAN D. Gambling on the border: Casino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prisoners' dilemma[M].Oxof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2002:95-116.

[24]FELSENSTEIN D,FREEMAN D. 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crossborder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gambling in Israel and Egypt[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5):511-521.

[25]URIELY N,MAOZ D,REICHEL A. Israeli guests and Egyptian hosts in Sinai: A bubble of serenit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9,47(4):508-522.

[26]WOOSNAM K M,SHAFER C S,SCOTT D,et al. Tourists' perceived safety through emotional solidarity with residents in two Mexico-United States border regions[J]. Tourism Management,2015(46):263-273.

[27]ZHANG J J,KWONG Y M. Reconceptualising host-guest relations at border tow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7,66(C):196-199.

[28]ZHANG J J,WONG P P Y,LAI P C. A geographic analysis of hosts' irritation levels towards mainland Chinese cross-border day-trippers[J]. Tourism Management,2018(68): 367-374.

[29]LUNDQUIST K J,TRIPPL M. Distance, proximity and types of cross-border innovation systems: A conceptual analysis[J].Regional Studies,2013,47(3):450-460.

[30]WEIDENFELD A. Tourism and cross borde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2):191-213.

[31]MAKKONEN T,WILLIAMS A M,WEIDENFELD A,et al. Cross-border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novation in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Tourism cooperation at the Finnish-Russian border[J]. Tourism Management,2018(68):140-151.

[32]GREER J. Developing trans-jurisdictional tourism partnerships-insights from the Island of Ireland[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4):355-366.

[33]TIMOTHY D J. Cross-border partnership in tourism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parks along the US-Canada border[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9,7(3/4):182-205.

[34]STOFFELEN A,VANNESTE D. Tourism and cross-border regional development: Insights in European contexts[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7,25(6):1013-1033.

[35]STOFFELEN A. Tourism trails as tools for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A best practice case study of the Vennbahn cycling rout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8(73):91-102.

[36]DIBB S,BALL K,CANHOTO A,et al.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border security: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the face of e-borders[J]. Tourism Management,2014(42):50-61.

[37]BRENT L,STEPHEN B. Impediments to a cross-border collaborative model of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the Catlins, New Zealand[J]. Tourism Geographies,2006,2(8):143-161.

[38]DIMITRI I. Transboundary collaboration in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Bothnian Arc[J]. Tourism Geographies,2006,2(8):122-142.

[39]TOSUN C,TIMOTHY D J,PARPAIRIS A,et al.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tourism marketing growth strategies[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05,18(1):5-23.

[40]KENNETH R. Lord and Sanjay Putrevu. The cross-border consumer: Investigation of motivators and inhibitors in dining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04,2(28):209-229.

[41]MANSFELD Y,KORMAN T. Between war and peace: Conflict heritage tourism along three Israeli border areas[J]. Tourism Geographies,2015,17(3):437-460.

[42]DEL Río J A ,AGüERA F O,CUADRA S M,et al. Satisfaction in border tourism: An analysis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s[J].European Research on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Economics,2017,23(2):103-112..

Overseas Cross-border Tourism Studies: A Summary

JIN Yan-chun1,2,PARK Yoon-seo2
(1. Schoo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118001,China;2.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Jeonju 54896,South Korea)

Abstract: The overseas studies on cross-border tourism were summari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rder and tourism, as well as the bord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tourism is introduced. Besides, topics such as the border shopping tourism, border rural tourism and the cross-border tourism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Furthermore, research results on issue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ost and guest, the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novation and the global cooperation of cross-border tourism are reviewed.

Key words: cross-border tourism;border;glob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8572(2019)01-0033-08

DOl: 10. 14168 / j.issn.1672 - 8572.2019.01.05

收稿日期: 2018-11-05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16ldxy08);辽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QN024);辽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QN020)

作者简介: 金艳春(1982— ),女(满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营销、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通讯作者: 朴润绪(1970—),男,韩国全罗北道大田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产品开发、服务营销等。

(责任编辑:游媛媛)

标签:;  ;  ;  ;  ;  

国外边境旅游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