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中的应用论文_邱萍

探讨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中的应用论文_邱萍

邱萍 绥化木材综合加工厂职工医院152071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本院循环内科接受微量注射泵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对微量注射泵在本院循环内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针对如何提高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结果 通过对微量注射泵的应用方式和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后, 微量注射泵在本院循环内科运行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提高了本院循环内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结论 微量注射泵具有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循环内科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 有效的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 提升了本院的整体形象, 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循环内科;应用疗效;现状;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injection pump in the circulat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1, 120 patients who received micro injection pump therapy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icro injection pump in the circulat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micro injection pump in the circulat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of micro injection pump application way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and adjust, micro injection pump 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play very positive rol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operation of Circulation Department of this hospital. Conclusion Terufusion syringe pump with high precision, smooth non pulsating flow and other advantages is widely application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the medical accidents and medical disputes, enhanc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hospital, 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icro injection pump; circulat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urative effect;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能将少量药液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患者体内, 维持患者体内一定程度上的药物浓度, 具有连续性、调节迅速、操作便捷等优势的新型医疗仪器[1]。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 对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具体应用现状和疗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取得了一系列十分可喜的成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本院循环内科接受微量注射泵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120例患者中, 冠心病患者37例、高血压患者23例、心力衰竭患者35例、心肌梗塞患者10例、心绞痛患者15例。据统计, 本次入选的120例患者当中, 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在13岁至75岁之间不等,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5.7)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10年之间不等。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 使用监护仪对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心率、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进行监测。发现120例患者在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当中, 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患者占50%(60/120), 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患者占41.67%(50/120), 使用其他注射液的患者占8.33%(10/120)。

1. 2 方法

1. 2. 1 使用材料 针对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本院的循环内科采用了德国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栢威输液泵/注射泵系列DB-8000)以及日本泰尔茂注射泵、一次性连接管和头皮针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使用材料[2]。

1. 2. 2 常用药液 在针对120例循环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主要的常用药液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胺碘酮注射液、普罗帕酮注射液以及乌拉地尔注射液等[3]。

2 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的必要性

2. 1 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应用的必要性

2. 1. 1 循环内科的发展现状 循环内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需要对心脏、血管以及血压疾病的疑难重症例如难治性的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血管血栓疾病进行快速诊断、抢救和治疗。注射治疗作为循环内科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如何控制药物的滴速和浓度问题成为影响注射治疗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2. 1. 2 微量注射泵的必要性 微量注射泵作为一种新型的定容型输液装置, 具有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等优势, 能够通过微电脑的控制有效的对药物注射的滴速和浓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有效的提高了注射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成为循环内科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

2. 2 微量注射泵的优势

2. 2. 1 针对性更强 循环内科在运行过程中, 通过应用微量注射泵对患者给予治疗, 可以结合患者的现有体重和实际病情对药物注射所需要的药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保证药物浓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从而有效的增强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2. 2 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 采用微量注射泵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 只需要少量的液体就能够有效的将药物平稳的输送到患者的体内, 并且能够适时的对药量和滴速进行调节, 既保证了药物浓度处于有效范围, 又降低了患者的心脏负担, 有效的减少和避免了因药量过多, 滴速过快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的发生, 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 2. 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微量注射泵的操作简单, 使用便捷,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循环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从而为循环内科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 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1 药液外渗引起报警 根据对若干名循环内科的医护人员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循环内科在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药液外渗引发报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影响和阻碍。虽然微量注射泵本身具备报警功能, 但是只有当药液外渗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微量注射泵采用启动自动报警功能, 如果医护人员没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处理措施, 就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组织坏死的症状, 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和影响, 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 2 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在使用微量注射泵对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医护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过低, 没有严格的按照医嘱对药液泵入的速度和其他的相关参数进行准备的调节, 从而增加了因药液浓度过高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等危险症状的发生几率。

4 小结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循环内科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事故, 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对循环内科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 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微量注射泵显然已经成为循环内科常规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常规仪器, 对维持循环内科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陈娅萍, 刘芳, 王朝阳.使用微泵注射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九江医学, 2007,24(27):154-155.

[2] 李昕, 刘晶玉, 汪淑英, 等.注射泵的正确使用及护理.黑龙江医药, 2009,22(15):254-255.

[3] 周昌娥, 吕海燕, 殷莹.微量泵泵速与输液针头堵塞的关系.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27(22):127-128.

探讨呼吸内科无创呼吸机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邱萍 绥化木材综合加工厂职工医院152071

【摘 要】 目的:浅析无创呼吸机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9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呼吸科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其pH值、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 h其PaO2与PaCO2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插管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 肺栓塞 呼吸衰竭 呼吸机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caused by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in Septem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occupancy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in pulmonary embolism in 58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drug therapy plus oxygen) plus non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ob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pH value, PaO2, PaCO2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 and PaO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PaCO2).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intubation rate by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used by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non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ulmonary embolism respiratory failure ventilator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患者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临床方法的统称[1],对于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常需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但近年来随着呼吸科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有创通气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认识的提高,临床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逐渐增多。以往研究发现无创呼吸机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纠正了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有效降低了临床病死率[1]。本文对本院呼吸科2012~2013年收治的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58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现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本院呼吸科救治的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共5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54~83岁,平均66.7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喘及双肺可闻及干湿?音等,其中合并肺性脑病21例,伴有意识障碍、球结膜水肿、发绀、呼吸频率大于30/min。排除患有意识障碍,排除面部手术创伤或畸形者,排除气道内有大量黏稠分泌物且不易排出者,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将5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指标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卧床、镇静、止痛、消炎、解痉及氧疗等对症治疗,其中有4例给予以溶栓治疗。治疗组2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本研究无创机械通气的实施方案为:首先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和病情需要确定鼻(面)罩,采用选择的经鼻(面)罩连接呼吸机[2],连接松紧度的判断则以不漏气为基本原则。本研究采用由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EspritTM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加呼吸末正压(PSV+PEEP),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节辅助通气压力,指数则从低水平开始逐渐加到患者能接受的治疗水平,初始设定参数则为PSV 8~10 cmH2O,PEEP 0~2 cmH2O,逐渐增至PSV为15~20 cmH2O[3],PEEP为4~5 cmH2O。其次,当患者的症状与动脉血气改善后,可逐渐将通气压力降低并将无创机械通气的时间逐渐减少,直到将无创机械通气终止。最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并监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h、治疗24 h中pH值、PaO2、PaCO2的变化及治疗后的插管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其pH值、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 h其PaO2与PaCO2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插管率比较

治疗组中有4例因病情加重需给予有创机械通气,2例因不能耐受而放弃,插管率为13.79%。对照组中有12例需给予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插管率为41.38%。两组治疗后的插管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致命性心肺血管病。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肺血管疾病的首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中的冠心病与高血压,病死率则位于肿瘤与心肌梗死之后。临床上其发病急骤迅速,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则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常规治疗主要以溶栓、抗凝治疗为主,治疗时主要以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动脉血流灌注,降低肺动脉压力为原则来避免肺栓塞的复发。患者病情严重者可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通气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临床上其常因耐受能力差、并发症多、费用高等因素使得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均承受着一定的压力。目前,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材料不断改进,经鼻(面)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逐渐增多,临床研究表示无创机械通气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此类患者插管的概率,且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因病情不断加重而需要给予有创通气的病例数,从而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了住院天数及相关费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清军,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RDS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3(3):286-287.

[2]刘清毅,郑惠英.BIPAP呼吸机治疗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2(5):442.

[3]姜远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2(4):351-352.

论文作者:邱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

标签:;  ;  ;  ;  ;  ;  ;  ;  

探讨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中的应用论文_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