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论文

浅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论文

【司法实务】

浅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闫 妍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摘 要〕 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文章分别对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指出二者共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相继提出,对于二者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处理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由此可以看出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相互推进、辩证统一。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上先后提出重大战略举措,这既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我想这话应该不重。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袁缺却哭了出来,不停跟我道歉说不该拿走我的伞。他说当时看着保安室的保安上厕所了,外面又下着大雨,于是就把我的伞拿走了。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从严治党始终是党的建设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则。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阐述了他的建党思想,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并提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同时也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充分表明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使全党更加深刻认识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党的建设的成败,只有把党建设好,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问题才能解决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把从严管党治党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来认真对待。邓小平关注党的制度建设、重视党内民主、主张实行党政分开,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在党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从严管党治党是我党的一贯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三讲教育”,进入新世纪又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八大后,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系列党的教育活动,极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持续努力,才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开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注] 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01(第2版).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纯洁性的政党不可能有先进性;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没有先进性的政党是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一旦丧失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也就不再具有执政的合法性。

m,andm,respectively.Set the viscous friction factor as l=50.The parameters for PD control are kp=1 and kd=1.8.

(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支撑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时间序列ln(Yt/Lt)和Δ2ln(Yt/Lt)在二阶差分后都在5%水平上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我们可以用二阶差分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出资本产出弹性α。回归结果如下:

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揭开了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序幕。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法治现代化便是这场伟大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底,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协调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宪法保障。2018年8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我们党对法治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法治兴则国家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从而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新部署,指引全党全国全社会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正式全面启动。这既能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开展,又能更好发挥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基础和保障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当夜,庄大善人请来四名壮汉,用轿子将琵琶仙送回闹春楼。看到心上人安全脱险,百里香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党的十九大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前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的最新施政纲领中指明:党要在2020年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党,在于党的正确领导,所以必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我党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伟大成就: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了,中华民族也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与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是分不开的。

(二)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宪法的颁布,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1)气候环境。贵溪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气候,潮湿高温,又有电厂、化肥厂等工业企业排放烟尘、SO2等大气污染物,降雨时SO2等溶于水形成酸雨,加重了水质酸性。

从严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从严管党治党的任务比以往更加紧迫和繁重。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党必须苦练内功,以敢于碰硬的作风、敢于较真的意志、敢于担当的精神,毫不犹豫地向自己开刀,改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动一些人的奶酪。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时刻警醒,方能走得长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全面依法治国意味着党和国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战略目标,意味着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全面法治化。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三)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所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关键。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选择。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对依法治国成效的重要检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针与策略,具有统领性,其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均是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法治国家是总目标,法治政府是重点,法治社会是基础,从而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

三、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协调推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均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以上内容对二者分别进行阐述和理解,不难看出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统一于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向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迈进。在推动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实现了“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了国家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格局。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均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即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均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遵循。两者共同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图分类号〕 DF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500( 2019) 02-0100-03

收稿日期: 2019-03-16

作者简介: 闫 妍(1987-),女,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思政部讲师。

(责任编辑:王小英)

标签:;  ;  ;  ;  

浅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