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与途径探讨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与途径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模式论文,我国农业论文,途径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承包土地的方式,致使每户都有大体相等(户均8.3亩)的土地,又平分为许多地块(9.7块),平均每块甚至不足一亩(0.86亩),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狭小农业经营规模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是卓有成效的,这一问题在我国已基本解决。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过分狭小分散的经营规模,必然成为我国通向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克服狭小经营规模的弊端,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已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绕过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农业规模经营应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分布不均等,形成了经营规模也不均等。不同的经营形式,由于吸纳和使用的生产要素差异很大,经营规模大小差别也很悬殊,就是同一地区、同一经营形式,也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性,而形成不同经营规模。那么,什么为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呢?我认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以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为基本条件,以销售产品为主要目的,用较少的劳力,经营较多的土地。这种通过农业经营各要素的合理组合和使用,以获得最佳微观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力系统中微观组合的数量范围,即可定义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另外,对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我们还应当附加一些鉴别条件:第一,从生产力的变革角度看,分散的土地简单相加、归大堆不能叫规模经营;第二,从市场经济角度看,生产的产品不能形成经济效益,完不成生产的循环,也不能称为规模经营;第三,从生产关系的变革看,我们以往的生产队、集体农庄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混淆,也不是我们所说的规模经营。

一、适度规模的多层次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由多种变化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把农业专业劳动力略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应经营的耕地面积称为必要规模。一般地说,各地经济水平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适度的“度”是不断变化的。二是物质装备水平。把不同机械水平下每个劳动力所能担负的耕地面积称为可能规模。由于各地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特点不同,因此各地方可能规模也不同。决定适度规模的可能规模和必要规模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当必要规模小于可能规模时,适度规模应以必要规模为基础,当必要规模大于可能规模时,只能把可能规模视为适度规模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在人地关系矛盾尖锐、整个生产力水平较为不发达的条件下,一般地说,可能规模远远大于必要规模。所以,农业适度规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必要规模问题。这样,必要临界经济规模就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下限,可能经营规模成为适度规模的上限。据此,我们可以把农业的规模经营划分为初级规模、中级规模和高级规模。

1.初级规模。就其普遍意义讲,初级规模是建立在一家一户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这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农耕机械、土地规模和再生产能力,其经济效益已基本接近于城市产业工人的收入水平。如黑龙江省海伦市保卫村,近几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劳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使得一部分土地开始向种田能手中流动,虽然流动规模很小,但却向土地规模经营迈出了第一步。全村共有耕地7190亩,近几年有12户把承包的耕地通过村里转包给种田能手,转包数为405亩,每亩平均价格为56元,致使村里出现了几户近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这几户平均拥有役畜1.2头,户均小型拖拉机1.23台。1993年保卫村通过市场渠道销售粮食19万公斤,占粮食总产的40%,通过市场销售生猪160头、大鹅2000只、奶牛100头,实现了粮食过腹增值。不但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中级规模。从适度规模经营的上限看,根据华北平原和苏南地区可供选择的作物组合的生产工艺、作业方式和目前可供选择的机型,按照配套不可分割的原则分别组成A、B、C三种和Ⅰ~Ⅶ七种机群。根据不同机群的不同效益比较得出华北地区和苏南地区最佳经济效益机群为1400亩和500亩;最佳的可能规模分别为86公顷和33公顷。东北地区,根据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合理的农机群所负担耕地面积是80~100公顷,因此,大致与华北地区相同。这种可能规模水平还没有考虑机械进步的因素,如果考虑科技进步因素,可能经营规模还会提高。

把经营规模的下限和上限综合在一起就会得出:农业适度经营规模的取值是14~85公顷之间。这种经营规模是留有相当大的余地的保守规模,如果考虑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规模水平还要大一些。14~85公顷的适度经营规模结论与国内有些人认为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在1~2公顷适宜的结论大相径庭。其原因是参照的技术手段不同,他们所参照的基本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技术。本文的中等规模是以发达现代机器技术手段为参照得出的结论。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秸杆粉碎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并且,我国已经具备了较雄厚的生产技术基础。北京顺义县天竺村农场由24人统一经营全村5062亩耕地,合作社为农场提供物资设施,实行有偿服务。经合作社协调村农机服务队和水利专业队,按农业生产流程不失时机地将大型联合收割机、13眼机井、15套喷灌设备、4座扬水站供农场使用,按规定收取租金。农场内部实行分层管理,场长负责农场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1名农艺师负责农业技术,2名会计负责农场的财务管理。农场按自然地块划为4片,下设4个作业组,每个作业组的经营规模在700~1000亩之间。由于高质量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9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58万公斤,平均亩产750公斤,每亩利润117.5元,人均创利1.68万元,农场管理人员人均收入8327元,是全村人均收入的2.7倍。由此可见,中级规模经营应该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农业的近期目标。

农地经营规模在14~85公顷的规模与西方和世界发达国家农场经营规模水平也相一致。美国农场平均规模为175公顷,法国为28公顷,联邦德国为17公顷,英国为63公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几乎与英国(0.12公顷)、联邦德国(0.12公顷)等国相差无几,属于同一丰度。因此,农场规模应首先向联邦德国看齐,特别值得注意是黑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0.25公顷,介于法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土地经营规模也应达到相应水平。

3.高级规模。农业适度经营的高级规模将是未来必将发生的一场农业革命,它是以大面积的土地为基准,是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业将引进最现代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它将伴随着整个信息社会的到来而同步发展,将形成农、工、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1984年黑龙江友谊农场引进美国韩丁农场的模式,就类同于高等规模的雏形,但当时我们由于对我国生产力的综合水平估计不足,且没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形不成整个社会经济的配套运转,致使这一脱离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农场自行消亡。

二、适度规模的多形式

1.以双重经营为基础的种植专业户。这种模式是以“双层经营、户为基础”为基本格局,也是目前我国各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中最多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框架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由一家一户扩大承包土地,实现家庭经营与规模经营相结合。农户不直接经营农业机械,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靠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它是双重体制下小农户经营的一种“进化”,因其不改变“双重经营、户为基础”为基本格局,受到多数人的肯定,成为目前的主流模式。应该承认,这种模式是我国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规模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过渡,它对解决农户购置机器设备的资金不足等棘手问题、对于维持现存的土地制度、维系农村政策的连续性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解决农村经营矛盾的一条比较可行的途径。但是,这种模式扭曲了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积累机制。这种模式的缺陷是:①扭曲了分配关系,使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相分离。②承包指标难以确定,利益分割难以合理。③难以形成有效的积累机制,未能真正地建立起农业的“造血系统”。自身缺乏将一部分收入用于积累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④不利于农户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双重经营的种植专业户,虽然在目前条件下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模式,却带有先天不足,只能作为向更合理的目标模式运动的过渡模式。

2.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经营主体,有成套的机器设备,生产作业的主要环节由家庭成员使用的机器完成,经营面积达到一个合理的机群结构。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小规模经营局限性的日益暴露,家庭农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国营农场内部纷纷办起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从我国各地家庭农场经验看,它的优势是:有效地避免了大轰隆、大锅饭的弊端,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机分离、利润分离、两本帐、两张皮的问题。但根据我国具体条件,也有下列无法克服的矛盾,①人多地少的问题。如果按照农机配套标准,建立较为规模的家庭农场,据计算我国目前劳动力转移率还需50%以上。由于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耕地很难集中到足以普遍地创办家庭农场的程度。②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家庭农场的机械化,需要大量购置农业机械的资金,如果依靠一般农户自身积累,这笔资金简直是天文数字。如果象法国等发达国家那样,靠国家提供无息贷款,我国政府也无法筹集这笔巨额资金。③农业机械的有效利用问题。退一步讲,即使资金不成问题,如果考虑到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家庭农场也不可能象西方国家那样大,这必然使农业机械利用率降低,增大农业生产成本,形成农机饥饿症,日本已为我国提供了例证。家庭农场的自身特点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我国除少数人少地多的西北、东北地区能有所作为外,在其它地区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3.股份经济合作体。它是把分散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成为一业为主、多业并举、规模经营的科技型、生态型、效益型农业。股份合作体应因地、因条件而宜。一是生产要素作价折资入股办实体。就是把不同所有者的资金、生产设备、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进行联合生产经营。按投入的生产要素情况合理作价,折成股份,进行效益分配。这种形式适合农村刚刚摆脱贫困和解决温饱问题,多数农民手中没有剩余资金的实际情况。这种用劳动力、技术、场地、物资等农民现有的“潜在资金”入股,丰富了股份合作的内涵。二是集资入股联合办实体。这是股份经济合作体的主要形式。就是农民把分散小额资金集中起来,采取自愿的方式,联合起来兴办企业,然后按股份额决定分配份额的多少。三是能人牵头招股兴办林、果、牧、渔实体。就是以村屯为基本单位,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由有生产经营经验的高产大王负责牵头引资招股办实体。

股份合作制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的特有优势已显而易见。一是能根据市场需求,将分散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土地、设备等生产要素迅速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力。潍坊市寒亭区牟家二村农民郭洪泽于1989年试验成功了“三膜一苫”冬暖式西瓜大棚种植新技术,经镇、村协调,以劳务入股,各种生产要素得到良好配置,年获利20多万元,成了“西瓜大王”就是一例证。二是在财产的所有和收益上,承认不同所有者的财产所有权和受益权,建立起投资与受益的激励机制,使产权关系明晰化,投资者更加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加关注市场的变化。三是在运行机制上,企业建立了一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制衡机制,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在管理方式上理顺政企关系,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规范乡村行政组织的管理行为。股份合作制的实行,把众多的农民组织起来,改变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弱者地位。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体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要求,它的出现给我们以启示:①通过股份经济合作体的形式可以把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形式发展成为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形式;可以使农村经济在专业分工分业的基础上实现协作,由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②通过发展股份合作体,可以把分散、零散、潜在的生产要素变成集中的、优化的、现实的生产力。使劳动者之间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③通过发展股份合作体,可以集中资金和人力、物力,促进产业的开发和开放,带动并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④通过发展股份合作体,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股份合作体较之于分散经营更便于科技的传播推广和应用。合作体也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在商品经济的大海中求生存、求发展。这就必然会增加农村经济中的科技含量。

4.自愿结合为基础的联合体。它是农民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的一种联合经营模式。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的完全联合。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其实质是新的合作经济。另一类是互助合作性质的松散联合。实行分户核算,只进行生产管理上联合,把原来的人情交易变为户与户的有偿服务。这两种联合体形式,不改变目前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弥补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困难,充分发挥了集体设施的作用。但是,从农业长远发展战略角度看,它在本质上没有超越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格局。①这种完全依靠农民自愿、自发地达到土地的集中是相当缓慢而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不改变人地对应关系的集中联合永远也不能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②这种模式对于农业先进机械的采用,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劳动力有效转移等起不到有效的促进作用。③如果这种模式进一步发展,就可能是“合作化的复归”。诸如利益分配,劳动者积极性又会成为农村工作的棘手问题。

5.以集体经营为主体的农业专业队。这种模式仅在苏南、京郊等少数非农产业高度发达和集体经济力量相当雄厚的地方得以尝试。它要求非农产业高度发达,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优化,技术装备、机械化水平、服务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在集体经济内部实行专业分工,各农业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专业队不经营农业机械,全部服务都是由集体提供。在这种模式中,有一种更高级的形式是农业车间或称绿色车间,务农人员与务工人员一样都纳入企业正式编制,它比一般农业专业队要求更高。

农业专业队的模式对于平衡农村内部的分配关系,合理地匹配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兴建农田水利,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都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却存在以下问题:①农业缺乏积累机制、发展机制。削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工业成为农业的拐棍,农业沦为乡镇工业的附庸。②农机分离。作业质量的好坏、农业的丰歉与机耕人员无关,利益和责任不够明确,种植业与其它产业利益分配相互侵占。③削弱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后劲。农业生产专业队比较利益低,乡镇工业法定地背起了农业的包袱。

6.以合作经营为基础的集体农场、合作农场。这种模式与农业专业队所要求的条件基本一致,都是以农村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力的转移为条件。它与农业专业队的根本不同是:这是以机耕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农机合一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它彻底解决了农机分离、受益主体和经营主体相分离、积累机制与收入机制不协调等方面的矛盾,实现了劳动和生产资料充分结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人地关系的矛盾,充分形成了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吸收机制,扩大了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应用领域。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通过公平竞争租赁招标土地的使用权。国家土地管理机关,专门负责土地的测定、土地的登记、整治和出租等,代行国家对土地的管理职能。拥有完整配套的农业机械设备的集体农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租赁期限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租赁期满,由土地管理机关重新评定土地等级和租赁。经营主体要以地租形式交纳的地租,形成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因土地质量和位置等形成的级差地租,主要用于土地改良,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等,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真正实现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根本转变。以北京顺义县为例:对农户、专业户、集体农场三种经营的成本、收入、利润等方面的效益指标分析中,可以看到集体农场形式效果最佳。由于机械水平的提高,农场成本虽略高于农户,但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投入的增多,机械化作业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农户和专业户高出307公斤和87公斤,亩均实际收入集体农场分别比农户和专业户高32元和20元,亩均利润分别高33元和17元。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性,决定了我国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在各地同时起步,即使同属经济发达地区,不仅规模经营的形式会有所不同,而且目标模式发展运动的轨迹也会因地而异。所以,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应是多种形式并存发展。

经营形式/项目

农户 专业户

集体农场

亩 人工费用(元)

38.23 15.26 9.59

成 物质费用(元)

77.57 85.01104.40

本 总成本 (元) 115.80100.27133.99

亩收入 平均亩产(元) 391.55631.10698.20

分 析 实际收入(元) 178.62189.70209.04

利 亩均收入(元) 178.62189.04209.04

润 亩均成本(元) 115.80180.27113.99

分析亩均利润(元)

62.85 88.80 85.03

三、适度规模的多元化

1.土地经营多元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要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就必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实现土地经营的多元化。①实行三田制。人分口粮田:只交纳农业税,长期归农户使用;劳分责任田:承担农业税、提留费、定购任务,承包权长期不变,经营权可有偿转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经营权可有权转让;机动田:招标承包或租赁。②实行股份制。把土地经营权资产化,作为股份转让,转让者不参加经营,享受按股分红。经营者完成农业税、提留费及定购任务,村集体承认转让者的承包权。这样转让土地的农民有较强的承包稳定感,解除后顾之忧,日后一旦它破产,还可重新务农。③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的农民,耕地亩产达不到当地平均水平的;耕暄、培肥地力达不到要求的,不完成提留、定购任务的,村集体可令其转让土地。④生产资料供应、农机使用、农贷发放等方面为规模经营者提供方便和优惠,机耕费也可减收。个别串地时,对重迎茬影响产量的,由于投入差异带来地力差异的,要经过民主评议,给予合理补偿。

2.投入主体多元化。要形成较大农业规模的适度经营,就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从另一角度讲,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当农业规模经济效益高于企业或其它行业经济效益时,由于比较利益的驱使,其它部门,如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等就可能转而把资金投向利益较高的农业部门,从而实现投入主体的多元化。这一思路也解决了毛泽东同志建国以来就坚持的优先发展工业,然后再由发展起来的工业支援农业的经济建设思想,所不同的是我们计划经济的指导方针最后无力实现他的经济设计。而今天在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下,由于比较利益的驱使我们得以弥补这一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海伦市的保卫村,每年农业生产需资金30万元左右,在这些投入资金中,需要借贷11.6万元,占总投入的38.7%。资金的来源有以下三个渠道:一是国家银行与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全村每年约5万元,一般是春贷秋收,利率在7.2~9.8厘之间。这些贷款全部用于农业生产。二是村互助合作基金组织融资,全村每年互助合作基金会可融资1.6万元,利率在1.6分左右。合作基金会将农村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增强了市场的资金供给,解决了需求压力。三是民间相互借贷。目前已形成了农村的一个隐形贷款市场。

3.产业结构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它不仅仅是实现种植业的规模,还应与种植业规模相伴随的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以及乡镇企业的规模,形成农、牧、企、贸综合协调发展的规模,这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必要前提,否则我们还将回到过去只注重抓粮食生产,而忽略其它产业发展的误区之中。北京的顺义县,充分发挥地处京郊、紧邻工业经济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格局。现在农村工业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效益,均可以与工业企业一比高低,农村工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主要支柱。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业人口进行了大量的分流,全县22万劳力中,只有4万人搞种植业,由于专业化程度高,粮食总产大幅度提高,副食品生产也提高了专业化程度。现在全县有2万人专门从事副业生产,他们分布在蔬菜、果树、饲养等生产领域。1993年副食品生产产值增加到1.5亿元,纯收入增加到5700万元以上。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保证了乡镇企业的生产,农活最紧张的季节,乡镇企业也不用停工,1993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产值21亿元。由于各业的专业化经营,协调发展,使全县农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标签:;  ;  ;  ;  ;  ;  ;  ;  

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与途径探讨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