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变却故人心:论河南人形象的历史演变论文_马林

等闲变却故人心:论河南人形象的历史演变论文_马林

马林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河南人的形象始终伴随着河南历史发展而变化,以历史发展的时间演变为主线,可以将河南人形象分为:兴旺期、衰落期、凋零期、喷发期、缓和期五个阶段。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角度来探寻变化的原因。从典型事例中,追寻事件发生的偶然与必然。在变化原因中探索转变的契机。

关键字:社会环境 经济民生 改革契机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项目编号: 201410476072

2009年,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郑州大学嵩阳书院的开学典礼上用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总括河南历史。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中原地区始终处于历史的舞台,司马光在《过洛阳故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中可见一二。

一、兴旺期(北宋之前)

1、政治、地域

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建都历史长达3600余年。加之河南是北宋及其之前的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

2、经济、民生

古代中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河南地处平原,地理条件优越利于耕地,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大,此时的河南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3、交通、形象

陆路水路汇交于此,中原辐射四方,此时的河南人形象不言而喻。

二、衰落期(明清时期)

1、政治、经济

北宋覆灭,宋室南迁,而后元朝大都,明清北京。河南政治式微。明清时期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资本主义已然萌芽。河南经济水平有所下降,但总体整个社会环境较稳定。

2、人口

人口方面变动较大,根据《地方志编纂手册》所录河南省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摘录如下:元至元二十七年,占1.39%;元顺元年,占1.47%;相较之前隋大业五年河南人口比例的20.91%;宋崇宁元年的6.36%;以及明洪武十四年的3.16%。元末河南人口比例最少。后世比例虽有所持增加,却远不复从前。

3、文化

人才相对萧条,明清小说流行,但人才辈出作品显现确是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初。

此时的河南人形象虽不复之前的富庶,却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三、凋零期(民国——20世纪80年代)

1、第一个阶段(1912年——1945年)

(1)军阀混战、抗日战争

1912年起,洛阳即吴佩孚的基地。后经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个30多年间河南境内战火纷飞。

(2)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

河南省地势基本上是西高东低。多水、旱、蝗等自然灾害频生。这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有着直接关系。自然条件并不是终极的惟一原因。历代统治者残酷剥削以及军事战争对农业生产力的破坏使农村经济全面崩溃以至农民防灾能力丧失殆尽。[1]

(3)民生:人口为例

据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司编《民国十七年各省市户口调查统计报告》(1931年出版)、中华民国年鉴社编《中华民国年鉴》(1952年出版,页19-21)所提供的人口数据将民国时期,河南省人口总量变动分3个阶段。

1912年—1936年为人口缓慢增长阶段。23年间每年平均增长26万人。1937年—1944年为人口逐年下降阶段。总计饿死约300万人,流亡他省的约600万人。1945年—1949年为人口逐年恢复和增加阶段。1946年人口达到2847万人。

从人口数量可以侧面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社会状态。

(4)思想文化

民国初期,社会思潮涌现,东西方文化相互交织。最为代表当属五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应分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这个时期战争为生活主线,文化发展迟缓。

(5)典型事例

1938年为阻日军进攻,国民党军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直接造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河泛滥,89万人死于非命,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当时流传一句民谣“山东逃东北,河南逃陕西”。当时西安火车站道北地区一片狼藉,挤满了难民。随着时间发展难民与当地人矛盾频生,这同样是一种隐患。

有一位学姐,前往西安参加研究生考试,听当地的同学讲述身边一些原河南籍的同学进入了监狱,而更多地西安原籍的同学则进入更高的人生阶段。这个故事真实却又显得有些绝对,但却可认作河南人在省外的一种情况。

2、第二个阶段(1949年—1980年)

(1)、政局形势

建国后,河南长期处于休养生息状态。相对国家的政治战略河南总体上仍在处于农业发展革新阶段。

(2)、自然灾害

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诸多考验,河南的信阳事件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最惨烈的典型。天灾人祸并存。

(3)、社会民生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河南经济发展迟缓,人口增长迅速。人民的生活却在温饱线上挣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喷发期(1980年—2010年)

在这个30年里,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社会、民生、思想,我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也不例外。但奇妙的是河南人的形象在这个时期却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例。这又是为什么呢?

(1)、国家政策: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这一举措在河南农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历史机遇中,河南努力的争取,寻求机会。虽超越欠发达地区许多,但与政策扶持地区相距甚远。

(3)、文化思想:精华与糟粕并存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西方的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此间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科学、民主、法治、开放、多元、创新等观点得以逐步树立。[2]但同时中国传统中的糟粕与西方个人、利己、重利等思想相交织。侵蚀着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念,这种思想带来的危害是无形的,但它成型的威力是破坏性的。

(4)河南自身

河南地处中原,南来北往,三教九流交流汇集投机取巧情况屡禁不绝。这也是这个时期河南人形象负面化的主(内)因。河南人形象特征则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个别人做的事情,经过各方传话加之交通更加便利,是消息事件传播的更加快,最后流传到其他地区成添油加醋后的“故事”。

五、缓和期(2010年—2015年)

我国的发展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河南经济发展程度加强,范围扩大。对于河南人的形象的评价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是从何说起呢?

1、中部崛起:城市群登台,农业唱大戏。

时间追溯到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河南确立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2007年,中部地区崛起进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阶段。《规划》对河南省有两个重大影响:中原城市群、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3]

中部崛起,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经济发展呈现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企业多元化的特点。

2、多方努力

(1)中央、河南历届领导努力[4]

2002年,时任省纪委效能监察室主任的刘长青说:“克强同志当时要求我们关起门来自己整顿,对改善河南形象问题只做不说,让别人来感受河南的变化。”

2009年,卢展工调任河南省委书记。他总结了八种河南人形象。2012年时三次阐释河南人形象:归根结底,是关键在做的形象,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

2013年,郭庚茂就任河南省委书记。他在北京“河南人之家”时为河南人代言:我们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

(2)自身建设

对于河南今日的发展,自身的努力功不可没。无论是河南企业自身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生态运营。还是河南人这个主体,对背负“污名化”的言论,所付出的艰辛。

3、思维转变

改革开放已进行30年,人们以相对平常的心态对待欠发达地区及人群。其次,河南人自身寻求改变。

结语:

河南人形象随着历史的演变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它兴旺,到衰落,凋零再至喷发,缓和。这是一曲曲回旋的高歌。探索汇总河南人形象变化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八点:

一、 经济。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河南农业在全国地位。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 政治。1、统治阶级2、国家政策、法令3、国际、国内的环境。

三、 民生。1、社会稳定程度、人民生活水平2、人口3、战乱,灾害等破坏因素。

四、 文化。1、主流思想文化2、社会流传思维方式,这在改革开放后体现的非常明显3、河南自身的文化实力、产业。

五、 信息传播。1、传播速度2、传播方式、手段3、传播目的。。

六、 心理。人类思想的劣根性。为什么会出现河南人负面形象,这是既羡慕又歧视的一种体现。这与中国人形象有相似之处。

七、 影视、书本的形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创作方式。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失真。但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参考资料:

[1]《1920_1937年河南灾荒性人口迁移问题研究》_陈鹏飞 2008

[2]《改革开放30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吴少雄揭阳日报

[3]《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国网2008年11月11日

[4]《历任省委书记力改河南形象 说自己河南人有底气》民生大河网—河南商报2015年3月10日

[5]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2年6月5日政府网站

[6]《新十年中部崛起规划落笔:侧重提出中部特色战略》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4月15日

[7] 《负面新闻报道对河南形象的影响分析》胡秋含;郑州大学, 2013,

[8]《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郑发展; 复旦大学, 2010,

[9]《近十年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河南人形象研究》沈晨;郑州大学, 2014

作者简介 姓名:马林 性别:女 民族:回族 籍贯:河南省商丘市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历:大学本科

论文作者:马林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等闲变却故人心:论河南人形象的历史演变论文_马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