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的真谛探析_工作作风论文

精细化管理的真谛探析_工作作风论文

探寻管理精细化的真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谛论文,精细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汪中求先生在其《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用大量的案例详细地阐述了“细节”对成败所起的作用,希望引起人们对细节的高度重视。细细龃嚼书中每一个案例,可以悟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的竞争。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细节”的认识已使竞争进入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领域,管理精细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然而现在,我们不能再停留在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认识层面,而应该去探索什么才是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精细化这些实质性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是站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索的本身就是向标准答案的迈进。

一、管理精细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

几千年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简陋的生产工具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落后的科学技术极大地限制了人们从微观世界去认识自然规律,从而把握物质运动的规律,对自然界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宏观的表面现象,在有限的视野里去推测自然的演变,去认识事物,感悟世界。落后的生产技术更不可能提供实验的手段来精确模仿自然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所生成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一种从宏观推演微观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国人在信封上地址是先写国家、城市然后才是街道、门牌,这仅仅是一个细节,然而却反映出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观念完全相反,西方人的信封上先写自己的名,后写家族的姓,再写家的门牌,而后是街道、城市、国家,从一个细小的侧面反映出从微观再到宏观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以恢弘大气的胸怀感叹宇宙之浩瀚、日月星辰之奥妙时,别人却在实验室里研究分子、原子的结构,这正是我们与先进科学文化差距的源头,也就是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是在西方而不是中国。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任何科学的成就都是人类智慧与实践的积累与结晶,因此世界上一切先进科技与先进思想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贡献。在我们谈到西方的先进时只是表示一种现代人类的先进而不是特指世界的哪一边。

精细化管理触及到的是一种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培养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西方人不是刻意地去表现他们的精细和对细节的关注,而是按照他们的文化习惯自然而然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流淌出来。

在近代,人类对基本粒子、天体演变、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中,科学家是以精细化的态度,用科学实验的方法,遵循严格的逻辑、归纳和演绎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思维轨迹。

我们提倡管理精细化其实质是对传统文化提出的一种挑战,是微观与宏观哲学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传统观念的转变。注重微观对宏观的制约和影响,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模糊走向明晰,从恢弘大气走向精确和细致;从随意走向逻辑和严谨;从伟大走向平凡……,当我们认识到管理精细化是一种文化挑战时,我们也许就有了去实现这种管理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二、管理精细化提倡的是一种科学态度

1.科学态度需要求真务实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科学态度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其严密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去认识他,以严谨的、求真务实的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办好事、办成事,而决不是拍脑袋和拍胸脯,这就是对管理精细化的科学态度。在决策的问题上更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任何决定都要以调查、归纳、统计的真实数据为依据,对各种方案必须进行严格的可行性分析,多方案的比选、论证和评估,在静态和动态、定量和定性、统计和预测的取舍中更重视定量、动态和预测,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科学态度还包括对卓越的追求。“机器没有坏,就不用去修理”这句话应该改成“机器没有坏,但不能忽视,因为它总有一天会坏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断地改善,不断改善我们的工作,不断改善我们的思想,有了“不断改善”的强烈愿望,就能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就有了修复和创新的冲动,我们的事业就会进步。

“追求卓越”,简单地讲就是不满足现状,有强烈要求改善的欲望。这是一种自觉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也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任务”,“把事情办出色;把工作做出色”,这里的“出色”与“做好、办好”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对卓越的追求。“创造性地”把别人没有想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想到了解决了,这就是“出色”。简而言之,“在更高的标准平台上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追求卓越所蕴涵的真实意义。如果我们以永远不满足现状的态度去改善工作,追求完美,有了这种自觉的态度,管理精细化的目标就会日积月累,在静悄悄的改善中得以完成。

2.科学化过程的三个基本要求——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

“管理精细化是一种科学态度”的另一个含义是:要达到管理精细化的目标,一切工作必须要有“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要求,这是通向管理精细化的必由之路。

管理精细化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专业化。因为没有专业化,任何工作就根本不可能深入,也不可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因为你不懂行,你怎么可能精通,常常看到广告是“因为是专业的,所以是最好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市场的竞争就是专业化的竞争”,一句话“专业化是精细化的基础”。只有通过专业化,工作才能做精、做细、做实。不可想象,药剂师能对建筑师的建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没有专业化根本就谈不上精细化。同时也要认识到“专业”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企业价值的支撑。只有“专业化”,企业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内在潜力。然而,专业化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不专业到专业,从不精通到精通的桥梁就是“学习”。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人人都可以成为专家。因此企业要实行管理精细化必须提倡学习、学习、再学习,使职工都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在“精细化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专业精神。

管理精细化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标准化”。从事任何工作都应该有工作目标,有量化的标准,它不仅仅是衡量工作做好做坏的依据,同时也是工作本身量化后的做事准则。中国的烹饪技术享誉世界,但是由于在操作和量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使中国快餐在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和肯德基、麦当劳匹敌。任何工作只有建立标准以后才能有一个“度”和“量”的概念,也正因为有了“度”和“量”才有进行比较的基础,精细化本身就需要“度”和“量”,达到什么样的“度”和“量”才算精细化了,这就需要标准。标准使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物以类别”,归于有序,归于统一,使明辨真伪有了界线,使发展和改进有了尺度。因此建立标准的过程和达到标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过程。

管理精细化的第三个基本要求是程序化。程序化可以解释为工作的“操作工艺”。在教科书中“工艺”被定义为制造产品的方法和次序,在工厂里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工艺方案制订以后,“工艺纪律”就是最严格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化大生产过程中,执行工艺方案和路线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生命线,上道工序干什么、下道工序又干什么,每一道操作在时间、空间、方法、先后顺序上绝不允许有丝毫的错位。在兵工厂里,工艺纪律就像军纪一样,铁一般的严密。正是有了科学严密的工艺路线和严厉的工艺纪律,“神五”、“神六”才能安然着陆;“两弹一星”才能扬我国威。强调程序化的重要性是因为程序化就是从事任何一件工作的“工艺路线”,精细化管理就是执行程序化的纪律。

精细化管理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标准化、程序化管理。这就是管理精细化的科学态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三、管理精细化要求的是一种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对待工作态度的具体表现,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科学、认真、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精益求精不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意思,它表示的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也不是“一点不差”的意思,而表示的是一种“认真、严谨”和“执著”的作风。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不同的,工作所涉及范围、管理的跨度也各不相同。在企业,上至总经理下至一般员工,无论工作是平凡还是伟大,无论小事还是大事,只要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工作做细、做实就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认真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一句常挂在人们嘴上的话:“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其实应该改为“世上只有不追求尽善尽美的人,而没有做不完美的事”。要记住的是:“认真出精细、浮躁出问题”,无论在那里都是一样。

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怎样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首先就是要热爱你的企业,热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热爱你的本职工作,由此才能产生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形成认真、深入、细致、执著的工作作风,敬业才能精细化。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如果没有这种工作作风就不可能锲而不舍地去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去解决困难;就办不了事,也办不好事。海尔的案例说明了一个道理:“科学出于精细”、“大功成于精细”、“态度决定一切”。把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落实到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就能达到管理精细化的境界。

四、管理精细化是出自于一种习惯

成功来自于习惯。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胸襟,紧张而又有秩序,热烈而又镇定的情绪,这些都是良好的习惯所致,管理精细化不是刻意的、临时性的、权益性的和强制性的管理,而是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它出自于人们良好的习惯和对完美的追求。从生活细节开始,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包括个人的仪容着装、生活小节、文明礼貌、卫生习惯、个人嗜好、举止言谈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却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随意的一口痰、乱扔几个瓜子壳、不拘小节的动作,不合时宜的笑话或谈吐……,这些不良习惯的自然流露在某种场合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千万不要忘记“成功源自于习惯”。没有奥秘也没有诀窍,习惯成自然,精细化是在自然而然的习惯中流淌,事业是在不经意的习惯中走向成功。只有培养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细化管理就会自然地铭刻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成为职工自觉的行为,管理精细化就成了“没有精细化的精细化”。可以说,精细化出自于良好的习惯。

人,只有在一个良好、宽松的氛围中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到聚精会神,产生精细化的效应。不可想象,一个心事重重、背着沉重包袱的人能有精细化的工作表现。虽然有时“压力”也能使人认真,但那是被动的认真,是不能持续的认真。因此,自觉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变成了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时时自我激励,带着热情工作”,管理精细化的精髓就能体现其中了。

五、每天都向着目标迈进一步

精神文化、科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习惯的塑造和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实现的,文化的变异、态度的转变、作风的改进、素质的提高、习惯的培养,都是一种渐进的积累,需要的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教育、学习、修炼、改善和创新,方能达管理精细化的目的。

至此,借用学习外语时的一段感悟来为本文划上句号。学习外语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外语素质的提高是不可能通过短期的突击学习而产生显著的成效,学习外语就像往一个大水缸里滴水,每天都要滴一滴,虽然今天、明天、后天看不到水缸里水的变化,但是持之以恒,几年后你会发现水缸里水满了。如果由于每天看不到水的变化而不去滴那一滴水,那么水缸永远不会满。别看人家在电视上用英语谈吐潇洒自如,而他是多少个清晨要比别人早起去记住每一个单词。管理精细化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同样也需要毅力、决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们每天都往管理精细化的目标迈进一步,不要间断,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达到管理精细化的境界。

标签:;  ;  ;  ;  

精细化管理的真谛探析_工作作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