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论文

去行政化: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论文

去行政化: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

和喻玲

(云南省工青妇干部学校,云南 昆明 650101)

摘 要: 共青团是联系党和青年之间的纽带,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共青团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忽视群众的现象,工作作风和管理纪律以及发展方向等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偏离现象。很多群众对此表示不满,青年群众与共青团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加强共青团的改革推动共青团的发展是当前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共青团应当把握好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通过改革重新维系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推动共青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推动我们党与群众与组织之间关系的进步。本文就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共青团;改革发展;关键点

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在现代化国家政治机关的运行体制中越来越重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群众的诉求就是国家机关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有时群众的诉求会对某一决策产生扭转作用。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群众的需求是国家努力和前行的方向,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群众。这也同样是当下共青团应要解决的内部问题,在行政化、机关化风气盛行的今天,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及时进行内部改革,以免出现更为复杂的问题。要使当前共青团的群团改革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效果需要我们找准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她大概不会成为科学家,我却决定继续给她或买或借“科学小实验”“趣味数学”——一切都是本性,父母想力挽狂澜,恐怕不现实。但推波助澜,总归是可以的。她尽情发挥自我,而我负责小小修正。

一、青年群众与共青团组织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共青团是我国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它几乎和党共同出生,使我们党发展的左膀右臂。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是由当时我国的优秀接触青年一手创办,而在我国的抗战时期,青年人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进入现代社会,青年人更是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1]无论历史怎样的发展,共青团永远都站在党的身边,它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几十年来,共青团与青年群众和我们党都仍然保持着坚挺的关系。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共青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多,其社会价值和政治意义正在不断的凸显。可以说,群众性其实是共青团的组织属性和文化符号,提起共青团,我们知道最多的就是它由青年群众组成,是鲜活的,年轻有朝气又有创造力的组织。这就是它的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它最为核心的两个内涵。

一方面,青年群众是共青团的根源所在,共青团之所以存在和发展依靠的就是青年群众的参与,它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青年群众的付出,因此我们可以说青年群众是共青团的根源。在发展中,一个脱离了根源的组织形同虚设,就像一个打仗的军团没有士兵就不是军团,共青团没有青年群众就不再是一个组织。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先进的中国的青年人首先站了起来,并迈入中国历史的舞台,成为百年来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屹立不倒,青年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聚集在一起,共青团则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天地,他们在共青团的指引下创造了出了我们的当下。

另一方面,共青团又是青年的精神指引,也同样是青年群众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当青年群众有着统一性的需求时,它就会站出来为青年群众寻求利益,而利益又是青年群众之间的粘合剂,合理的利益维护帮助共青团更加的团结,更加的不可分离。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当以团队内部成员的利益为前,它的发展就是解决组织成员的共同期待和诉求。自成团之日,共青团就一直以青年的利益为发展目标,无时无刻不维护着我国广大青年群众的利益。青年人既然是根本是源泉,那么组织的发展就应当以青年人为主。我们党也提出过青年人与我国和我们党之间关系,青年的重要之处,维护作为社会发展力量的群众才应当是共青团要做的和应该做的。共青团似乎也成为了我们党与青年之间对话的桥梁和纽带,它才更应当反应青年人的诉求和期待。

②术中心理干预 术中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在局部麻醉给予情绪支持,与患者进行交谈、分散注意力、并给予适当的语言暗示,如“一切很顺利、没什么问题、手术快结束了”,医务人员操作利落、轻柔,减少声响,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相关病情和预后,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二、共青团产生裂痕的原因

共青团的去行政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前行,这也注定了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共青团内部往往会产生一些偏离组织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存在使共青团的运行偏离了轨道,在进行改革时更应当重视对内部人员的肃清,无论是通过考核方式还是通过评价机构,去改掉共青团内成员自身带有的优越性。无论是我们党还是共青团都应当是服务性质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人民公仆,机关和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人民而不是比人民有更多的优越感。[3]

官僚主义本身是不应当存在我国的任何革命党中,一但出现官僚主义那么这个革命必定走向失败。共青团的行政化是复杂的,它是长期的外因造成的影响,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想要一次性肃清几乎是不可能的,靠的还是一步步一点点对内部存在的行政化进行改革。应当明白共青团去行政化改革就是要摒弃官僚主义就是要重新建立与青年群众之间的联系。

仅以民宿的布草清洗来说,布草会与用户亲密接触,一旦有任何的不干净,对用户体验是致命打击,曾有媒体报道:用户入住民宿后,房东无法更换清洁的布草,进而对平台产生质疑,一些民宿房东为了避免“麻烦”选用深色和带花纹的床单蒙混过关,常常一星期也不洗一次,行业的清洁监管令人担忧。

三、共青团去行政化改革路径与前瞻

但是如果以公共权力划分,共青团又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组织,因为它与共产党共同存在,同时也是共产党的左膀右臂,因此它属于半政党性质的青年群众组织,由于其半政党性质决定了在发展过程中会靠近行政体系,但也正因如此要格外重视自身发展与行政之间的距离。

上文中我们讲到共青团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脱离青年群众的现象,出现了行政化和机关化,这些都是共青团产生裂痕的因素。那么首先我们可以先从共青团的行政化入手。行政化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作为群众组织,其存在的意义应当与政府机构共存互相帮助而不是过于依赖政府机构。本文这里提出的共青团的行政化指的就是共青团在发展之中脱离了其独立的社会组织的形式,过于依赖政府体系,甚至在运行方面都有想行政机关靠拢的倾向。[2]共青团的本质是社会组织,无论再怎么发展,原则上不会脱离组织的本质,但是相行政化发展那就是改变了其本身的性质,这是不符合组织发展规律的方向。长此以往,共青团的活力和执行力都讲消退,并和青年群众渐行渐远。

一般而言,行政化较为明显的组织部分属于基层共青团,由于其处于整个组织的最基层部位,因此很容易摇摆意见。县级以下的组织与青年之间的接触更多,然而实际上青年群众对基层组织的认同感却不高。我们要做的就是拉近基层组织与青年群众之间的关系,强化青年群众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青年群众的认同感,并让青年群众感觉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使共青团的改革落到实处,惠及青年群众。

除此之外,共青团的去行政化应当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结合。上文中我们提高,共青团的去行政化是长久性的,这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此消彼长的存在。共青团会一直产生这样的倾向,而改革的作用就是抑制和减少这样的倾向。但是想要控制组织的行政化,还是需要将整体的改革引入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应当能让青年群众感觉到共青团在改变。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参与机制,让青年群众都参与到改革中来,互相监督,使青年群众成为共青团的监督人,并鼓励青年群众在改革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共青团的去行政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相信大多数的青年群众都乐意成为这样的服务型人才,推动共青团朝着更好的未来迈进。[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仍然还是去行政化,但是,这个去行政化不仅仅要靠制度推动,还要靠每一个青年群众对共青团进行改革监督,积极参与到共青团的改革工作当中。共青团是青年群众的共青团,它又当有它自身的体系和发展方式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政府机关。想象通过我国青年群众和共青团的共同努力,共青团能够重新弥补当前与青年群众之间的嫌隙,重新称为青年群众抒发期待的理想场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了进行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在这个时间段,共青团要做的是为我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文化的碰撞,经济的发展是共青团重新审视自己的契机,把握好当前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进行内部改革,才能最终获得去行政化的成功。

[ 参 考 文 献 ]

[1]郑洸,叶学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关系史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55,135.

[2]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积极稳妥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9.

[3]郑长忠.在整合多元中实现对青年的价值引领———文化建设中的共青团角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

[4]祝建兵,向良云.社会组织行政化及其治理[J].长白学刊,2011(3).

中图分类号: D2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02-0246-02

标签:;  ;  ;  ;  

去行政化: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