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科技企业上市_厉以宁论文

厉以宁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科技企业上市_厉以宁论文

厉以宁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科技企业上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证券市场论文,科技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厉以宁教授日前在香港科技大学做了题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科技企业上市”的公开演讲。本文是根据本次演讲整理而成。

一、入世后的中国证券市场人们普遍预期,中国今年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内地A股屡创新高、B股却一厥不振,香港市场人士十分关注B股的出路问题,尤其是会否借入世将A、B股合并?对此, 厉以宁教授在港分析入世后国证券市场的状况时指出,A 股市场短期内不会对外开放,A、B股也还要并存一段很长的时间。

对于不开放A股市场的原因,他解释道, 中国证券市场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需要有一个过渡期,A、B股还会并存一段很长的时间。中国股市才刚刚起步,小股民还承受不住大量外资充斥股市所带来的冲击。为了使中国证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目前仅向境内居民开放的A股市场, 暂时还不能对外资开放,而与B股合并的前提, 是要取决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和国家取消外汇管制。目前而言,虽然中国外汇储备有1500亿美元,但是,12亿人口来平均,并没有多少。所以,外汇管制还不能取消。

他说,中国入世后,那些产业未能升级、市场竞争差的上市公司将会被淘汰或被收购,这是好事。即便是有企业“破产”也不是坏事,因为“破产”正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新起点。

谈到入世后境外资金加入证券业的问题时,他表示,仍然需要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国家也在考虑成立中外合资的投资基金可能性。境外基金加入以后,证券业将会进一步改革。这也迫使中国大型的证券商,最终走向投资银行的道路。

另外,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后,上市公司为留住人才,股权奖励制的实现是必然的趋势。他认为,股权的好处是不增加公司的成本,由社会来支付公司的报酬。上市公司如果要把内部人员报酬,调升到与外资企业相等,恐怕会吃不消。而用奖励股权的办法,在今后企业发展了,获奖励的人员,可以卖掉股权获利,这种由社会来支付报酬的做法,既有利于公司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结合在一起,又不增加公司的成本。不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奖励股权的来源,考虑在本企业回购中扣除,或用扩股、配股中预留比例来解决。

厉以宁最后还特别强调,中国加入世贸后,有两个问题将显得特别突出:(1)社会上对保护知识产权,将会提到重要的位置;(2)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服务功能将会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入世后政府的职能将转变,由过去的监管职能,转变成要兼顾监管和服务两个方面的功能。

二、中国亟需建立创业板新兴产业的崛起,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开拓第二板股票市场已成为潮流,香港创业板成立仅数月时间,已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惊心动魄的变化。中国内地目前也在酝酿建立创业板市场,而且在此问题上还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作为经济学家的厉以宁,怎样看待这场争论呢?他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亟需设立创业板,而且叫“创业板”比叫“科技板”更准确。

厉宁从四个方面边介绍这场争论,边阐述自己的观点来肯定创业板的设立及作用:

第一,学术界反对建立创业板的人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资金有限,已经有了一个主板块,再搞第二板块——创业板,有限的资金会更分散。厉以宁认为,资金有限是静态地看问题,一天成交量只有一至二百亿元,一分散当然就不够了。不过,若动态地看,市场中大量的股民处于“冬眠”状态,随时准备入市的资金很多,关键是对股民有没有吸引力。所以,以静态的观点看资金有限,不足以作为反对建立创业板的理由。

第二,以监管力量不足反对建立创业板的论点,厉以宁指出,主要是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造成了这种现象。但是,他认为,监管力量的加强,可以随着创业板的建立而逐渐加强,而不应该以此作为反对建立创业板的理由。

第三,有人以经营管理人才不足来反对建立创业板。厉以宁举例说,深圳、上海开创主板市场时,中国究竟有多少人懂得证券呢?今天,创业板管理人才不足,可以通过培训,甚至引进来解决。

第四,认为创业板风险大,中国股民不成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而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厉以宁说,因为不会游泳,就永远不下水,那么,也就永远都学不会游泳。中国股民,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大风大浪后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了,只有让他们参与,才能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

厉以宁说,既然以上这几种反对建立创业板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创业板。他强调,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风险投资基金的介入。若没有创业板,风险投资基金也会因没有了退出机制而由“活水”变为“死水”,就像现在的法人股一样。所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板是不能分开的。

他还认为,“创业板”的叫法,比叫“科技板”更准确,凡是潜力大、前景好的企业,不一定是高科技产业,都可以在这里上市。

三、网络经济是向前发展的对于饱经金融风暴摧残的亚洲地区,其中包括香港在内,对于泡沫经济一词深恶痛绝,这场引发了区内经济大衰退的浩劫对香港市场人士,至今仍有闻之色变的余悸。而未受到金融风暴重创的中国内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网络经济是否是泡沫经济?”的争论。厉以宁教授日前在本地的一个专题讲座中,亦提起了这场争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网络股是“泡沫股”,网络经济带有很浓厚的泡沫经济色彩。厉以宁说,若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经济?他指出,新经济是建立在网络经济与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而新旧经济在一段时期内是并存的,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一定就意味着旧经济的衰退,应该是各自具有优势。但新旧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新经济,若干年后也许就会变成旧经济。

网络是一种新的技术革命,要学习和观察它,要利于它去参与世界竞争。如果忽略了它,那会使自己与世界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网络带给经济至少有四大好处:(1)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中间环节(如电子商务);(2)增加信息量,有利于企业作出科学的决策;(3)有效地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减少盲目性;(4)减少了风险。

不能把网络经济简单地看成泡沫经济,只要有实质内容的,就不是泡沫。而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泡沫的出现是正常的,像长江经滩险时会涌现泡沫一样,流了一段就消失了,再遇到滩险时又会出现新的泡沫。经济总是在有泡沫和无泡沫,泡沫多与泡沫少之间不断发展的。经济的泡沫不等于就是泡沫经济。当然,要防止那些被人为地吹得很大,没有实质内容的股票,吹着吹着就破灭了。不过,也是无损于经济发展大局的。网络经济本身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对于投资者来讲,要学会谨慎地区分。

厉以宁给网络股下的定义是:任何上市公司只要是利用网络取得收入,并以此为主要收入,就可称为“网络股”。网络将大大推动传统技术部门的改革,网络本身也不排斥任何企业。对于网络经济的前景,厉以宁只用“未可限量”来形容。他说,经济学家并非是预言家,谁也不能准确地预计二十年后的事情。投资者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投资者不是五年前,更不是三十年前的投资者。他们是在“炒未来”、“炒潜力”、“炒远景”。所以,有些股票被炒得很高,也不能说是人们发疯了,上当了。他告诫投资者,虽然有些网络股会破灭,但整个网络经济还是向前发展的。

四、科技企业上市十分必要去年下半年,当全球科技股狂升的辉煌时期,中国的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联通、搜狐及新浪网等知名企业的境外上市安排,无疑地已经过了最佳的时机,令香港市场人士感到非常惋惜,同时,也让人更加关注内地科技企业上市的问题。对此,厉以宁在港表示,内地科技企业上市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他深入地剖析了科技企业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科学企业融资不靠银行而是靠证券市场。科技企业要扩大融资范围,不能靠银行。他举列说,有两个企业,一个风险小,但效益一般;一个利润大,但风险也大,如科技企业。银行在一定的资金可贷量的情况下,必然会考虑第一类的企业。而证券投资者中有两种人愿意投资科技企业:一是甘冒风险来博取高回报者;会分辨经营的好坏,对科技企业风险性有认识的内行人。因此,没有了证券市场,科技企业也很难拓展。

2.上市有助于促进科技企业的投资多元化。目前,国家投资和或控股的科技企业董事会,体制转换、技术创新、资金到位三者,用什么方法能最好地结合起来呢?答案是:“上市”,惟有成为上市公司,体制就改变了,多元化后的董事会里就不再是一种声音了,监事会也发挥作用了,有利于企业作出科学的决策,资金也到位了,技术创新就开始了。

3.上市公司把自己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科技企业的透明度。通过公布业绩,加深了公众对科技企业的了解和增加信心,有益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科学企业上市的可行性:1.人力资本的保障。科技企业,是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的优势要充分得到体现。中国的人才,不在其他国家之下。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通过上市可以扩大科技人才的专利入般、非专利入股、知识入股和股权奖励等,有利于发挥中国的人才优势。

2.股权奖励机制的保障。中国已经开始试点科技人员的年薪制、股权奖励等制度。

3.民间资本潜力的保障。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现在是持币等入市,但找不到好项目。大家知道,内地前景好的、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香港上市,比一般国企上市更容易吸引到民间资本。

4.知识产权措施的保障。中国最近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包括利用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已开始具备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客观环境。

五、风险投资基金以私募为主

对于“风险投资基金”的叫法,厉以宁十分保留。他倾向于正式定名时,应改为“创业基金”。他主张起步初期,应以私募为主,国家投资为辅。国家投入的资金,只起帮助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而且要设立退出机制。

他解释说,风险投资基金,是用来给那些科技企业和其他有发展潜力、有发展远景的企业注入资金的基金。因为它是投入高科技企业、创业板企业的一种基金,而且投入资金时,还处在投资风险期阶段。所以,创立初期,主要是以私募为主。

风险投资基金,实际上是分散了投资的风险。假如要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而且是风险性较大的企业,是让一个人去投资好,还是让大家一起来投资,来分散风险好呢?关键取决于,风险投资基金在选择许多项目中,按照国际上的惯常作法,只要有30%的项目成功了它就赚钱了。为什么呢?众所周知,这些经过风险投资基金介入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它成长起来以后的利润率,不只是10%,或20%、30%……这样来计算,而是以几倍,十几倍,或更多的倍数向上翻的。既然高科技投入有一定的风险性,那么,不如从一开始就由投资基金的形式介入,就可以分散风险,只要其中有成功的例子,就可化解了这种风险性。

厉以宁在阐述国家在投资基金中的作用时指出,国家主要是以税收的优惠来支持风险投资基金的。在初创阶段,国家也可以参加投资,但是,绝不可以成为投资主体。

以税收优惠的形式,作为国家对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的原因何在呢?他说,国家不适宜成为主要投资者,将来如果都让国家来办风险投资基金的话,最后非垮不可!应该吸引社会上的投资者来办风险投资基金,国家在税收优惠上支持它就可以了。如果国家包办,就必然不会成功。风险投资基金是这样,办高科技企业也是这样。可以说,是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

那么,除了提供税收优惠,国家今后还能为投资基金做什么呢?厉以宁认为,国家在风险投资基金中充当最重要的角色,是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基础研究是无钱可赚的,唯有由国家出资去搞。而冒风险的投资,将来是否可以赚钱,这方面就让市场主体——企业自己来判断,让股民自己去衡量投资。如果初创时期国家为了帮助风险投资基金而需要一定的投入的话,那么,到了一定的时机,国家就要退出来。所以,国家投入风险投资基金,一定要有退出机制。

六、建立开设场外交易场所

在中国的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之大,渴望产业升级之殷切,都不在大型企业之下。怎样能使中小企业能参与技术创新,是个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问题。厉以宁在剖析这个论题的同时,还提出了在主体证券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外,再建立一个场外交易场所的新建议。

厉以宁表示,能否在主体市场、创业板市场之外,开设场外交易场所?是一个新投想。他说,能上市的公司毕竟为数极少,深圳、上海两地仅有一千家,即使以后有了创业板,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去那里上市。特别是已经改成股份制的中小企业,它的股票能不能有个场所可以予之交换、转让呢?否则,投进去的资金不就又变成“死钱”了吗?因此,在主板和创业板之外,再开设一个交易场所,是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的。

他强调,这个场所,不用公开买卖,可以通过联网、证券商代理等方式交易。他希望能尽快试验这种方法,并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至于帮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他还谈了以下几点:

(1)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法律、 投资咨询服务。因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碍于本身的资源及规律的限制,信息不灵,对市场情况缺少了解。加之面对经济纠纷及企业权益等法律问题,确定未来投资方向问题等,需要由服务中心提供咨询。

(2)建立人才库,借用或帮助聘请人才。因为在技术创新阶段, 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中小企业单纯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去招揽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由人才库与高等院校联系,再向中小企业输送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可以长期聘用,也可以短期借用。

(3)依靠风险投资基金的介入, 把中小企业推向创业板市场上市。中小企业也同样可以上市,但是,它不能去主板上市,而是去创业板上市。而且主要是依靠风险投资基金的介入,把它推到创业板去。国外这种例子屡见不鲜,许多成功的高科技企业,最早都是一些从高等院校、研究所、大公司出来的年轻人,组建注册一间小型公司。但是,他们手里有发明、专利,被风险投资基金看中后推介入来,推到创业板去上市,几年之内就获得以倍数计的增长。

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资产重组,使一些有潜力、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的大企业。任何有前景和潜力的中小企业,都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吸收策略伙伴或者其他公司参股,就能够成为一间有实力的公司,而且是一间混合所有制的公司。

他最后说,根据国外的经验,成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公司或发展公司,用发债券集资帮助中小企技术创新,也不失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好方法。

七、西部开发主要靠市场

中国政府决定大力开发中西部,引来了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战略,以及证券市场如何为西部建设股务的问题,身为人大常委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厉以宁强调,西部开发要有新的思路:要靠市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靠计划。

厉以宁说,过去单纯靠计划,而不用市场搞建设,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失败的教训。今后开发主要靠市场,但也要订规划。没有规划,将来西部开发要出乱子。他特别提醒大家,要避免把西部大开发,变成“西部大开荒”,或是“西部大开矿”。如果把草原也开掉了,树木也开掉了……西部的资源全都破坏掉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认为,除了靠市场之外,开发西部还要培育新的经济中心。壮大原有的经济中心和建设新的经济中心,形成以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安、贵阳、昆明等城市为经济中心网络,再向周边地区辐射,这样才能推动西部建设循序渐进地加快步伐。

谈到开发西部的投资时,他指出,国家要承担基础设施的投资。因为基础设施是不赚钱的,或即使是有钱赚,但也是很久以后的事。包括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沙漠改造等一类的建设,都必须由国家发行建设公债来筹募。其余的资金就要靠多元化投资主体来解决。国家在投资方面还会给予一些政策优惠,这些优惠,不单纯外商可享受,同时内商也可享受,西部开发主要是依靠内商。

他指出,依靠市场开发西部,企业把开发西部作为投资场所。而证券市场在开发西部中除了帮助国家发行建设债券以外,还有三个作用:(1)西部地区的优秀企业上市。而这些企业无论在主板上市, 还是在创业板上市,都将加快西部开发的步伐。(2)证券市场加强了东部、 西部合作。通过参股和收购股票的形式,完成东部的资金向西部的转移。这个形式,是通过市场行为来决定的。(3)现有的一些上市公司, 主要是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以建立子公司的形式进入西部。用证券市场筹到的资金,到西部来参加建设。从证券市场的三个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出,开发西部,是在市场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八、“牛市”条件已出现

中国内地的股市近期不断的升温,上海、深圳两地的A 股指数屡屡创出历史新高位,进入千禧年后,人们十分关注中国股市新的走向,而且更加憧憬中国股市将迎接一个“大牛市”的来临。对此,厉以宁在香港对中国证券市场当前走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一个“大牛市”的出现要具备三大条件:首先,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其次,有充足的准备进入市场的资金;第三,上市公司透明度提高,迫使效益差的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

厉以宁十分肯定地表示,当前中国股市已经开始具备了以上这三大条件。他说,现在中国内地的经济稳中有升,物价下跌的趋势被遏止了。经济大趋势向好的具体表现在市场销售畅旺,上市公司的质量,也随着市场销售的增加而有所提高,盈利状况也开始好转。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的增加,上市公司筹募来的资金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

至于准备进入市场的资金要充足,他认为,经过去年多次下调利息率,增收了利息税,最近又实行了储蓄存款的实名制,迫使部分资金准备注入股市。现在中国内地登记的股民大约有四千多万户,但是,每天在市场运作的仅有10%,绝大部分股民处于“冬眠”状态。造成这种开了户的股民不入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股民对市场前景还没有把握,不愿轻易入市。现在老百姓手里有钱,不是持币待购,而是持币待入市。现在股市成交一天有几百亿元,其中不一定是大户入市,散户资金入市也是股市资金增加的重要因素。

谈到上市公司透明度在增加时,厉以宁说,这将使投资者的选择性增多了,迫使效益差的上市公司改善本身的经营管理。他特别指出,再过三个月的今年七月一日,《会计法》的修正案将要实行,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规定了任何公司不能造假账,造假账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账的,公司负责人要承担法律责任;会计事务所参与造假账的,严重者将被撤销营业牌照;具体从事造假账的工作人员,将被取消从业资格。

厉以宁强调,中国股市出现“大牛市”的基本条件已在逐渐具备。但是,也仍然存着问题,最主要的是,至目前为止,中国证券市场上还没有明显的热点。因此,他预计,近期的一段时间,中国股市的走势是有升有降、有调整,但总的趋势是向好的。

九、证券市场发展前景佳

原为全国人大《证券法》起草小组组长,现为《公共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组长的厉以宁,展望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指出,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三部分内容的“公共投资基金”,有望在今年内提交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人大任内通过实施。投资基金的问世,将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新型的社会所有制下,国家控投的骨干企业仍然是经济的主导,加上公共投资基金的参与,有了这种体制转换、资金到位的新型公有制形式,中国经济的前景,可以说是非常乐观的。

厉以宁表示,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国有经济资产重组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挑选好企业上市。那些资产上百亿、属下工厂几十家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造,如果要全盘上市很难做,而且全盘上市平均利润就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都是挑选一个好企业去上市,这叫挑选一个“好儿子上市去”。经过筹集资金、技术改造后,再帮助集团中的其他企业,而且最好的帮助办法就是兼并。换句话说,就是“弟弟兼并哥哥,把哥哥变成自己的儿子”。被兼并的都是那些五六十年代建立的、设备老化、人员拥肿、效益低下的老厂,自己根本上不了市。通过兼并把过去老厂变成新厂的控股公司,等于是降格成了“孙子辈”的企业了。工人们觉得被兼并前工资不能按月发,奖金更提不上;兼并后工资按月发了,奖金也有了,对于企业是否变成“孙子”?认为无所谓。干部们就想不通了,原来都是“平辈”的企业,怎么一下子我变成你“孙子”了?甚至有人给人大写信投诉说,这样做不符合中国的伦理道德。厉以宁说,通过解释,这部分干部最终还是明白了,现代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不存在“把哥哥当儿子”的家庭伦理道德问题。他强调,通过好企业上市,实行年薪制、股权奖励制,重要行业的骨干企业,改制后由国家控股等措施,国有经济以股份制的形式保存下来了。

他预言,科技股将成为未来的领头板块,人气聚集。科技股与证券市场是相互推动,形成良性的循环。民营企业今后上市会被一视同仁的对待,因为以后不由地方政府,而是由证券商推荐公司上市。同时,也迫使大的民营企业打破家族经营制,走向现代公司制。厉以宁认为,家族经营制,在民营企业建立的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但是,发展壮大后,就不适用了。尤其是通过上市可以避免决策落后、选择接班人有限、产权封闭的家簇式经营企业的弊病。他断言,全世界的家庭企业,都是通过上市、走股份制来改变自己,走上了现代公司制道路,中国也不会例外。

他还预见,在时机成熟了,中国也要开展指数期货期权交易,但是,必须要先修改《证券法》,因为刚刚通过的《证券法》中只准现金及现货的交易。

十、迫切需要新型企业家

厉以宁以“从科技企业上市看中国迫切需要新型企业家”,作为他在港讲座的结束语。他表示,当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瞬息万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过去。现在经营一个企业,尤其是经营一个上市的科技企业,没有一个新观念是绝对不行的。

他说,我们要防止过分吹大没有实质内容的科技网络公司,但是,也不能忽视对新技术、新事物要有新的看法。诸如对于网络经济的认识,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它的外面。

厉以宁特别强调对发达市场经济也应该有新的认识。他举例说,美国自信息产业兴起后,新的技术产业诞生,如果照过去的经验,就业率会跟着下降,但恰恰相反,美国的失业率在不断下降,市场情况很好,自九十年代以来,没有发生过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要注意研究,由于信息产业的来临,使美国的经济周期发生的新变化,当然也不能排除美国的股市的大崩溃会随时爆发的可能性。另外,欧盟国家实行了地区贸易自由化,对内对外取消关税,过去对投资自由化、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是有过设想的,但是,货币一体化——欧元的诞生,是过去没人设想过的,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总之,作为一个新型企业家,无论对市场、人才、技术,包括对新的经济形势、国际形势,都要有一个新的眼光。

他指出,一个新型企业家,还要走专家决策,比较决策的道路。随着将来经济的发展,一个上市公司的决策,要由专家来制定。不能由老板或公司主管自己说了算。即便是要否定决策,也要由另一批专家来否定。那么,这一批专家和那一批专家有什么不同呢?这就要有比较决策,而且要在多种方案中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摆脱过去重叠之下往往作出的不科学的决策的弊病。当然,决策的最终拍板权还是在董事会。但是,要充分体现专家决策的重要性,否定一批专家的同时,就必须要再启用另一批新的专家。

在谈到新型企业家的特质时,厉以宁还着重提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以改革的利益为导向,而不是以危机为导向。为争取未来更大的利益,更不断的进行改革,不要等到危机出现才改革。二是要善于融资,知道如何利用证券市场,并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所以,是否善于融资,也是区分新型企业家的标志之一。

他最后表示,中国需要企业家,尤其是需要懂得知识经济的新型企业家。

科技企业的上市,在实践中将为中国培养出新一代的新型企业家。

标签:;  ;  ;  ;  ;  ;  ;  ;  ;  ;  ;  ;  ;  ;  ;  ;  

厉以宁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科技企业上市_厉以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