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论文_张宪迪

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论文_张宪迪

山东省乐陵市建筑工程公司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BIM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有着显著效果。不过由于我国BIM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软件还不是十分完善,故而使得其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为此,仍需加大研发力度,以提升其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造价控制;BIM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比较,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因此,相关企业单位应该重视BIM技术的应用,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造价管理中存在的技术落后、历史指标数据难以查找并加以利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和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相关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和更新,有效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1、造价管理问题和BIM技术应用价值

1.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乎着建筑工程质量,也关乎着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收益,这就要求在造价管理环节加强重视。但实际管理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管理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造价管理手段落后。从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及造价管理要求的提高,传统的造价管理手段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造价管理工作需要。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比较落后,数据计算速度缓慢,并且也不准确,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效果。传统工程造价和时代发展已经不适应,对新技术的应用需求在增大。其二,工程造价缺少协同平台的支持。从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能看到,造价管理多方协同平台的缺乏是影响造价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涉及面比较广,需要多方认同的协同平台支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才能有助于形成统一造价目标,而在实际中这一协同平台的缺乏,就直接影响了造价管理的精确。其三,工程造价数据分析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数据分析方面进行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和建筑工程的实际特征紧密结合起来。而在具体工程造价数据分析过程中,受到影响的范围比较广,没有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模型数据也不能有效共享等,这些都不利于保障造价管理质量。

1.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应用价值

为保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就要充分注重运用新的技术,将BIM技术和工程造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提高造价管理的整体质量。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工程量计算精度和效率,实现文档交换共享的目标,避免了数据重复记录的问题,将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对BIM技术的科学应用,就能有效提高资源计划管理的整体水平,对不同环节工程信息科学计算,有效提供合理设计,保障工程在家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利用BIM技术也能有助于转变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观念,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标。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中的应用

2.1设计阶段

在传统设计中,设计结果通常以二维图纸的方式表达,而二维的三视图在平面上缺乏关联关系,所以导致二维图纸容易出错。如果设计师使用BIM的方式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投影的方式可以快速地生成关联的、准确的图纸。而且三维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可视化工具,能让项目参与方都能直观地了解到设计思路。

而且BIM模型作为一个多维智能构件模型,除了三维几何模型,其中还包含一个内在的“分析模型(Analytic Model)",这个“分析模型”可以导入有限元软件内进行结构分析模拟,对BIM设计模型进行一个结构受力的验证与分析。即可以对设计的结构构造、材料使用等进行优化,达到最佳可靠性、经济性。BIM三维设计的另一大优势就是BIM构件库,丰富多样的构件库能极大地帮助设计师快速完成设计模型,比如就像搭积木一样,设计师可以直接从构件库中选取需要的构件,然后组拼成一个整体的设计模型。

2.2招标阶段

建筑项目中招投标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招投标造价的控制,科学合理地选择招投标方案,能够节省招投标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合理控制招标的工程造价。比如应推行招投标制,设计出各种招投标方案,并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在建筑项目招投标分析比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通过这一方式来控制成本造价。此外,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落实法律规定,将招投标工作加入到法制轨道中,加强对盲目报价的处罚,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招投标工作科学。BIM技术的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能够快速便捷地抽取相关历史数据,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要避免出现漏算的情况,如果出现工程漏算的问题,势必产生工程纠纷,影响后期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阶段

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利用BIM技术,建立相关的工程模型,通过数据库提供的相关信息,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设备,同时也要掌握工程成本投入的信息。在工程结算的过程中,BIM技术能够解决工程量烦琐的计算问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编制材料计划书,保证资金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目标。同时在施工阶段可以为BIM模型添加更多维度,比如时间(2D)、金钱(5D),让BIM模型更信息化、丰富化。这样可以完成工序模拟,时间模拟,花费模拟等,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可以实现指导施工、优化价值的目的。在后期竣工阶段,通过合理运用的BIM技术建立的模型,能够及时存储工程的相关信息,在项目工程不断开展中进行完善。

2.4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对整个项目建设的最终造价予以评估。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工程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更新,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各环节施工的具体情况,并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计算出各阶段的单价情况,尤其是变量情况,以此了解进度款的具体情况,实现框图出价。

3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结合工程各阶段的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造价管理措施,以确保资金的利用率。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工程建设主要包含了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这几个阶段。不过由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落后,使得信息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存在较多阻碍,影响了资源共享效果。尤其是在工程量核算上,传统的核算方式会消耗较多时间,影响工程建设效果。通常在工程量核算上,人工作业会耗费近半个月的时间,人工绘制图纸需消耗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平面设计算法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为此,切实优化专业技术,解放人力资源势在必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量核算效率,还能够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减少人力消耗。一般情况下,较为大型的建筑工程在工程量核算上,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也不会超过半小时。通过利用BIM技术构建与工程不同阶段对应的数据模型,可以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优化共享,节约时间成本,与此同时,数据信息的积累也有助于数据分析与加工,完善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

3.2动态造价管理

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决策阶段内相关指标的确定只能以投资估算结果为依托;招投标环节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则需要进行重新组价结算;验收环节需要通过施工图预算的调整来实现最终的决算;相应数据之间的联系性相对较差,且受到区域定额差异的影响,使得造价管理无法达到实际要求,带来了较大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BIM技术的应用,通过立体模型的构建,减少施工中变更问题的出现,增强设计的可行性,降低成本支出。在招投标环节内,可以通过信息数据的及时录入和建模,自动生成任务量清单。而在竣工环节内进行信息维护,并且建筑信息技术可协调解决因区域定额差异引起的经济纠纷,为推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完善造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造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积累足够的造价参数指标作为依托,对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来说,想要收集到完善的市场信息内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由于市场的变动性,很容易影响造价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影响工程最终建设质量。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对工程建设中的所有信息数据实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并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为造价工程师的基本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此外,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各项目的工程任务量实行及时清算,实现造价指标的精确化处理,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更多准确的数据支持。再者,针对市场价格咨询方面,建筑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完善的市场价格咨询服务平台,并实现与生产厂家、供应商之间的互联,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动态并更新数据库信息,以便工程师及时完成价格的调整,保证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对BIM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比较关键的,是提高工程造价质量的重要举措,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科学应用BIM技术从而保障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质量。希望能通过上文对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实际技术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杜启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07.

[2]石磊.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4-95.

[3]来进琼.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技术,2017,48(4):398-401.

论文作者:张宪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论文_张宪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