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国外经验总结与借鉴论文_闫轲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国外经验总结与借鉴论文_闫轲

摘要: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水利行业相较之前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监督管理模式。对这些监督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对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国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的主要模式以及国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1.1质量监督管理对象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的重点是业主方,因为业主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负有主要责任。此外,监督管理对象还包括承包商、供应方、设计单位等其它市场主体。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少,仅限于维护项目区的生活秩序和公众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特别重视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一个水利工程项目,其可行性论证往往需要1~2年,这一过程会花费总投资的3%~5%,但是却能够有效排除工程的盲目性,减少风险。

1.2质量监督管理的体制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建设[7],建设重点在于完善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和保证运行体系方面。通过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及准入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达到市场秩序的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促进全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一方面突出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从业资质、项目管理许可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实现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导向、行业自律、市场调节等多种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综合管控,实现对建设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全过程、多方位监督管理。此外,西方发达国家还十分重视专家和行业协会的质量监督管理作用,特别是对工程专家的咨询对政府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国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的主要模式

2.1美国模式—政府直接介入模式

美国政府中设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直接参与微观层次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该部门不仅需要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还负责交付使用的水利工程的质量追踪检查。从事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不仅有政府机构的相关人员,还有临时聘请的具有从业资质的专业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分项工程和每道工序只有经过上述专业人员的验收合格,才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在监督方式上,美国的做法是根据水利工程的性质和重要性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

2.2德国模式—第三方委托管理模式

德国政府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只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和使用证进行直接审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完全委托质量监督审查公司来完成。工程质量监督审查公司虽然属于民营企业,但是其工作人员全部是国家认可的质检工程师,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权,以保证监督工作和检查结果的公正和权威。德国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公司负责微观层次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从职能划分来看,相当于我国质检与监理机构的组合。德国政府只负责监理工程师的资质与公务行为监管,如果质检人员有舞弊行为,将被终身吊销营业执照。政府可以从繁杂的微观监督层面脱身,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宏观控制。

三、国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3.1质量监督人员的复审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历和从业经历并通过严格的评审,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这一点与我国基本相同。相关人员在获得注册许可后,在工作中仍需严格遵守职业行为规范。一旦在工作中出现失职或违规行为,将影响到定期的职业资格复核,严重的将被取消从业资格。这种严格的准入与复核制度,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2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平较高的国家均重视水利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对政府主管部门到施工单位的具体建设行为都做出了详细、全面、可操作的规定。成熟、完善的质量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发达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划分为国家法律、行业条例、技术规范与标准等三个主要层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管行为做出了明确界定。

3.3实行水利工程保险制度

水利工程是基础性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巨大、影响因素众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强制性工程保险制度,对分散工程建设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推行强制性水利工程保险制度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用浮动保险费率制。一旦建设方失信,不仅会影响信用等级,再次投保的费率将明显提升,甚至还会造成没有保险公司为其承保,被间接驱逐出水利工程市场。水利工程强制保险制度有助于强化建设企业的自我约束,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证水利工程各参与方的正当权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水利建设的力度,吸取国外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适合我国的建设方法。我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理念与管理风格上也有显著区别。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已经十分成熟,其以市场化管理理念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因此,将这些有益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楠.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8(07)

【2】全京淑.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12)

论文作者:闫轲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国外经验总结与借鉴论文_闫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