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论文_谢静

人民政协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论文_谢静

(四川省社科院)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1]。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认为,只有开放才能发现机遇、抓住用好机遇、主动创造机遇,才能实现国家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与愿景,“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冀望通过加强交通、能源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以此来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合作性倡议。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区域性经济倡议的一个突出特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而非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一带一路”建设是双边或多边联动基础上通过具体项目加以推进的,是在进行充分政策沟通、战略对接以及市场运作后形成的发展倡议与规划。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超越文明冲突,构建人文交流平台中,人民政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任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人民政协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加强同各国朋友的友好往来。[3]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2018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人民政协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务实开展高层交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等方面合作。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加强同外国政治组织、相关机构、媒体智库和各界人士联系沟通。讲好中国故事,广泛宣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专门委员会、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作用,就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阐明我国主张,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运用中欧圆桌会议等机制,加强与相关国际协会及成员的交流合作。定期召开国际形势分析会,就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等提出建议,就加强我国卫生援非工作等调研协商。共组织114个团组出访,接待66个团组来访。全国政协现与149个国家的292个机构和15个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建立了联系。[4]

未来,在“一带一路”的实施中,我们仍然面临着风险挑战。除了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的博弈与挑战,相关国家的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政策的多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宗教的冲突,“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声音,周边小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及其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等风险,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构成挑战,急需通过创新的外交模式来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因此,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职能外 ,在外交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拥有宝贵的外交经验,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新的职能的体现。

首先,“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政协大国公共外交的职能不断深化。公共外交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等形式,与他国公众交流,其目的在于影响他国民众,促进本国利益和外交目标的实现。公共外交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应然而生的新型外交形态,它以政府为主导,集合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体民众的力量,通过真实说明本国情况,树立良好国际形象。[5]随着中国的崛起,公共外交在中国外交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对提升和拓展我国外交软实力有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大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形象卓越,具有很强的国际话语能力,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资源,在外交工作中,为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起到重要作用。政协委员是一支重要的公共外交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今的外交工作中,个人友谊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化解了国际危机。人民政协包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其中的优秀外交人才、国际问题专家、曾经或正在各领域主管对外交往事务的负责同志,可以就国际或地区热点问题及时研提意见建议,并参与到外交工作中,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6]

其次,人民政协可开拓“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的多元精准沟通渠道,通过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融合,发挥传统职能以外的外交渠道职能。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7]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合作,发挥智库作用,推动文化、体育、卫生务实合作,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密切各领域往来。[8]

在当前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中,民粹主义现象有所抬头,周边一些国家的民众出现对华负面情绪,影响中国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展。因此,我国与它国交往中,需要重点关注民心相通,打造不同的外交沟通平台,开拓多元外交渠道,发挥不同维度的外交渠道的作用。

人民政协可发挥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创新外交渠道模式。工商联、侨联、科技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对外友好界、体育界、教育界等界别的政协委员,基本上都有着广泛的国际业务联系,对国际问题和涉外事务非常熟悉,他们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尤其值得重视,他们一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也可作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民心交流的友好“使者”,[9]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又非决策机构,而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可发挥政协优势,使外交不再是地缘政治的零和博弈,而是民心交流的起点。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要坚持性质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1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不同的界别也在解决不同的外交问题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积极发挥政协界别中党派团体的作用,如致公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侨联等民主党派、团体、行业协会的渠道,发挥文艺界、对外友好界等界别的作用,加强与国外民众的交流联系。[11]通过各类协会,积极做好文化外交,开展文明对话,针对“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精准外交沟通渠道,建立更加“接地气”的外交平台。

最后,人民政协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将人民政协建成亚洲的政协、世界的政协,不断开创协商外交的广阔空间,充分展示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的典型模式。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外事干部队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动人民政协对外交往不断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智慧,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http://www.xinhuanet.com/finance/2015-03/28/c_1114793986.htm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4.html

[3]王强: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几点思考 http://www.cpscp.cn/news/2018-01/04/content_40132262.shtml

[4]人民政协广泛开展对外友好交往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3-04/doc-ifyrztfz7432272.shtml

[5]未来十年人民政协开展公共外交承载的重要任务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4810/node4851/llyj/u1ai89943.html

[6]王强: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几点思考

http://www.cpscp.cn/news/2018-01/04/content_40132262.shtml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4.html

[8]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http://www.texindex.com.cn/Articles/2017-05-15/412655.html

[9]赵可金:人民外交应成为政协的第四职能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90_123590.html

[10]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未来十年人民政协开展公共外交承载的重要任务 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4810/node4851/llyj/u1ai89943.html

论文作者:谢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人民政协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论文_谢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