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紧缩的统计分析_货币供应量论文

中国通货紧缩的统计分析_货币供应量论文

我国通货紧缩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统计分析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也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经济发展进入了“高增长,低通涨”的阶段。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却又悄然来临。增长开始下降,通货出现紧缩。通货紧缩使得企业盈利下降,居民预期收入降低,抑制了投资和消费,从而近一步使得经济增长放慢,失业人数增加。通货紧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对通货紧缩治理不当,可能会带来比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的危害。本文在提出通货紧缩的含义和特征后,全面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及特征

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被称为“单一要素论”,该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持续下跌。并认为,通货紧缩和通货回落是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但仍是正值时,不能说是通货紧缩;只有当通货膨胀率为负值时,才能称其为通货紧缩(期蒂格利茨《经济学》)。关于通货紧缩的第二种观点称为“三要素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通货紧缩必须同时包括物价连续下降,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和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三个要素(G ·莱斯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周期》)。第三种观点介于“单一要素论”和“三要素论”之间,称为“二要素论”。持该论断的学者认为通货紧缩既要包括物价的持续下降,又要包括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观点与“二要素论”观点的主要区别是把经济衰退作为通货紧缩的衡量标准,而不是看作通货紧缩的伴随物。

无论是“单一要素论”观点,还是“三要素论”观点,都在描述一种物价持续下跌的经济况,而这种状况多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或脱节造成的。如果上商品供过于求,或者无效供给增加,则必然出现物价下跌的现象,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企业销售困难,盈利下跌,失业增加,人们对经济前景预期趋于悲观,引起消费者同步性、自发性的消费紧缩,消费紧缩进一步是投资乘数变小。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增长便开始放慢。这些经济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因此,对通货紧缩的分析,关键在于对经济问题实质的把握,而不在于如何去描述。

二、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与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的需要时,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物价上涨,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流通量的需要时,较多的商品追逐较少的货币,商品跌价,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同时,经济活动的货币需要量还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有关。同样的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快,就需要较少的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慢,则需要较多的货币供应量。所以,在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时,应该考虑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两种因素的影响。

1.产出缺口分析

“产出缺口”(output gap),是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当前者低于后者时,就意味着生产能力过剩。“产出缺口”扩大,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低迷是产生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其表现为价格总水平和产出增长率的同时下降。我国已存在较为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宏观上的潜在产出水平明显提高,而实际产出水平已低于潜在产出水平(胡鞍钢,1999)。首先,从中国潜在生产能力或潜在产出水平看,根据GDP增长指数对数模型计算,1978年以来,中国GDP增长趋势为9.5%,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增长趋势又进一步上升,1991—1997年期间增长趋势为10.9%,这说明90年代我国潜在生产能力明显高于80年代水平。其次,从产出缺口的大小来看,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199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95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真实增长率为7.8%。以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趋势计算,1998年我国GDP产出缺口为-1.7%,全社会闲置生产能力(指产出缺口与增长趋势的比值)为17.9%(见表1)。

表1 中国GDP与各产业潜在生产能力和产出缺口 单位:%

年份潜在生产能力 实际增长率 产出缺口 闲置生产能力

(1978-1997年) (1998年)(1998) (1998年)

GDP

9.5 7.8-.1.7

17.9

第一产业 4.9 3.5-1.428.6

第二产业 11.49.2-2.219.3

工业 11.68.9-2.723.3

第三产业 10.67.6-3.028.3

总之,目前我国真实经济增长率已明显低于增长趋势,产出缺口增大,并造成了大量生产能力闲置。这说明一方面改革以来中国从供给能力或潜在生产能力方面达到空前的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在目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实际产出水平下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生产能力过剩。

2.储蓄投资缺口分析

产生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储蓄投资缺口日益加大。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自身储蓄不足,影响了国内投资率,需要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储蓄投资缺口。8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各项贷款额都大于各项存款额。1993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小于各项贷款额3316 亿元, 占GDP总量的9.6%,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造成了1993年和1994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1995年各项存款额大于各项贷款额3324亿元,占GDP 总量的5.7%,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 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零售物价指数为14.8%);到1998年这一差额上升至1999年6月底,存贷差额达到1.2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见表2)。

表2 全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及占GDP的比重

年份 GDP各项存款 各项贷款

(亿元) (亿元)(亿元)

1980

4517.8

1934.02495.9

1981

4775.1

2146.42578.1

1982

5182.3

2756.13173.4

1983

5787.0

3249.03277.9

1984

7171.0

4011.24774.1

1985

8964.4

4579.56271.9

1986

10200.2 5814.08116.5

1987

11962.5 7183.49766.3

1988

14928.3 8236.711425.0

1989

16909.2 10043.6

13469.5

1990

18547.9 13029.3

16541.3

1991

21617.8 18079.0

21337.8

1992

26638.1 23468.0

26322.9

1993

34634.4 29627.0

32943.1

1994

46759.4 40472.5

40810.1

1995

58478.1 53862.2

50538.0

1996

67884.6 68571.2

61152.8

1997

74772.0 82390.3

74914.1

1998

79553.0 95698.0

86524.0

年份

存贷差 存贷差占GDP零售商品物价

(亿元)比重(%)指数(%)

1980-561.9

-12.4

106.0

1981-431.7

-9.0102.4

1982-417.3

-8.1101.9

1983-28.9-0.5101.5

1984-662.9

-9.2102.8

1985-1962.4 -18.9

108.8

1986-2302.5 -22.6

106.0

1987-2582.9 -21.6

107.3

1988-3188.3 -21.4

118.5

1989-3425.9 -20.3

117.8

1990-3512.0 -18.9

102.1

1991-3258.8 -15.1

102.9

1992-2854.9 -10.7

105.4

1993-3316.1 -9.6113.2

1994-337.6

-0.7121.7

1995 3324.2 5.7 114.8

1996 7418.2 10.9106.1

1997 7476.2 10.0100.8

1998 9174.0 11.597.4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注:1991年以前金融机构仅限于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短缺,其国内投资额占世界总量的3.4%,中国大量地引进外资,弥补投资资源不足; 另一方面约有相当于十分之一GDP的过剩资金闲置在国内金融体系中, 不仅是最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扩大了储蓄投资缺口,加剧了通货紧缩。这一表明中国不仅出现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也出现了大量过剩的储蓄资金。

3.货币供应量分析

弗里德曼研究日本六七十年代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提出的结论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例保持在2∶1是比较适宜的。实证分析我国的情况,1996—1998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平均为2.80∶1,正常年份大约为2.6∶1(见表3)。1998年末,我国广义货币增长15.3%,增速比1986年至1997年的平均水平减少10多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最低点。1997年和1998年M[,2]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比值还不足2∶1。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表3 我国M[,2]增长与经济增长

年份 M[,2](亿元) M[,2]增长率(%)

1986 6720.9 29.3

1987 8330.9 24.0

1988 10099.821.2

1989 11949.618.3

1990 15293.428.0

1991 19349.926.5

1992 25402.231.3

1993 34879.8

1994 46923.534.5

1995 60750.529.5

1996 76094.925.3

1997 90995.317.3

1998 104498.5

15.3

年份 GDP增长率(%) M[,2]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比值

1986 8.8 3.33

1987 11.62.07

1988 11.31.88

1989 4.1 4.46

1990 3.8 7.37

1991 9.2 2.94

1992 14.22.20

1993 13.5

1994 12.62.74

1995 10.52.81

1996 9.6 2.64

1997 8.8 1.97

1998 7.8 1.9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注:1992年以前,M[,2]统计口径与现在不一致,故1993 年末计算增长率。

4.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一定时期,一个地区的货币需要量是货币供应量的综合。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名义收入水平(P×Y)、货币存量(M )及货币流通速度(V)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M×V=P×Y

根据上述方程4个变量各自的时间变化率, 可进一步将数量方程描述为:

m+υ=p+y

其中,m是货币增长率,υ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p是物价水平变化率,y是产量变化率(欧阳进,1999)。

下面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代表货币存量增长率m,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代表物价水平变化率p,GDP增长率代表产量增长率y,粗略估算了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货币量、物价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见表4)。

表4 中国的经济增长、货币量和物价水平 (%)

年份 GDP增长率 商品零售价格涨幅

1986 8.8

6.0

1987 11.6 7.3

1988 11.3 18.5

1989 4.1

17.8

1990 3.8

2.1

1991 9.2

2.9

1992 14.2 5.4

1993 13.5 13.2

1994 12.6 21.7

1995 10.5 14.8

1996 9.6

6.1

1997 8.8

0.8

1998 7.8

-2.6

年份 M[,2]增长率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198629.3 -9.5

198724.0 -5.1

198821.2 8.6

198918.3 3.6

199028.0 22.1

199126.5 -14.4

199231.3 -11.7

1993

199434.5 -0.2

199529.5 -4.2

199625.3 -9.5

199717.3 -10.0

199815.3 -10.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注:1992年以前,M[,2]统计口径与现在不一致,故1993 年未计算增长率。

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在由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决定的长期下降趋势中成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即在经济处于上升期时,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减慢或停止下降,甚至出现上升;经济处于下降期时,货币流通速度明显下降,出现下降速度加快的趋势。1996年以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幅度较大,所以,尽管1998年M[,2]的增长率达到15.3%, 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一因素,物价的上涨率也就明显较低了。

5.外汇储备分析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大量的外汇占款使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较多。1993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仅212亿美元,到1997年末, 已增加到1398.9亿美元,4年间增加了1187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近300亿美元,这相当于每年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近2500亿元人民币。而1998年,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放慢,全年仅增加51亿美元,仅此一项,新增基础货币投放就减少了2000亿元人民币(见表5)。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减缓, 新增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如果考虑到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外汇占款增长急剧下降对货币总量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

表5 中国外汇储备变动额

年份外汇储备(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1987 29.23 8.51 41.1

1988 33.72 4.49 15.4

1989 55.50 21.7864.6

1990 110.9355.4399.9

1991 217.72106.19

95.7

1992 194.43-22.69

-10.5

1993 2191.99

17.56 9.0

1994 516.20304.21

143.5

1995 735.97219.77

42.5

1996 1050.29

314.32

42.7

1997 1398.90

348.61

33.2

1998 1449.90 51 3.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三、结论及政策含义

我国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体制问题、结构问题和总量问题。体制矛盾和结果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宽松的供求环境。严重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不利于体制矛盾和结构矛盾的解决。我国的通货紧缩使企业平均盈利下降,给国有企业改革增加了难度;通货紧缩也使价格信号扭曲,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通化紧缩为主要特征的总量矛盾已影响到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进程。因此,当前的突出任务是治理通货紧缩,在解决总量矛盾、缓解失业压力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其它矛盾。

1.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措施包括确定合理的赤字结构,在严格控制结构性赤字的同时,适当扩大周期性赤字:扩大政府投资,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项目、设施和产业;把减轻税赋、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和增加收益调节税种结合起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尽可能提高下岗人员生活费标准,着力减轻农民负担。

货币政策可以采取适度通货膨胀或轻度通货膨胀政策,让物价水平持续小幅上涨(比如5%以内),以刺激经济增长。 具体措施有:配合财政政策,继续支持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档次;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部,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鼓励新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结算、转帐、汇兑、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

2.继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启动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一般要占社会总需求的60%左右,能否有效启动消费需求,是能否扭转通货紧缩,改善经济增长的关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启动消费需求应在城市和农村采取不同的办法。

启动城市消费需求,首先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住房的商品化和货币化,使住房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鼓励私人拥有小汽车,使汽车及其关联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日本经济七八十年代的高速增长,便得益于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现在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的近百万辆小汽车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率还不到50%,只要政策得当,通过这一项目来启动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是大有作为的。

农村市场需求不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低,特别是近两年来增长缓慢。1997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只增长了4.6%,比1996 年降低了近一半;1998年又降低了0.6个百分点。要启动农村消费需求, 必须首先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除了应进一步增加国家对农林、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积极发展科技兴农,以继续支持农民收入增加以外,最重要的是切实引导支持农民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通过优化结构与提高效益来增加收入。一是适当减少质次价低作物的面积,扩大质优价高作物的面积,使农民能够获得比较收益。二是积极推进农业化经营,使农民不但可以获得生产环节的收益,百且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获得工业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相对密集。通过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中小工商企业和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通货紧缩的统计分析_货币供应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