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及1996年发展趋势分析_农业论文

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及1996年发展趋势分析_农业论文

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兼析1996年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年度报告论文,年中论文,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兼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一些深层问题仍有待解决。本报告的目的是从各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做出尽可能客观的描述,重点是对已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清理、分析和比较,并从中引出经验和借鉴,只是在必要时才对未来做有限的预测。

2.本提要节录了报告各章中所描述的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变化,以及由分析而得出的主要结论。

农 业

3.199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00千公顷。其中,基建占地约100千公顷;当年新垦荒地约200千公顷,耕地净减少量约为300千公顷。同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49亿公顷,比上年增加100万公顷。其中, 粮食播种面积1.10亿公顷,比上年增加45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548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4万多公顷,减少0.8%;油料播种面积130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0万公顷,增长8.4%;糖料播种面积186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麻类播种面积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烟叶播种面积148万公顷,比上年略有减少。蔬菜面积比上年增加35万公顷; 林业用地面积继续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达到13.9%;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400千公顷,比上年扩大350千公顷。

4.1995年农业劳动力约3.2亿人,比上年略有减少。其中, 种植业约2.9亿人,林业400万人,牧业2200万人,渔业400万人。 全年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约占农业劳动力的 3 %。 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3607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7万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863.8万台,排灌机械总动力8071万千瓦。

5.199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约6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但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后实际增长仅5%左右。 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农业贷款余额1712.7亿元,比上年多发放571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发放收购农副产品贷款4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较多。

6.199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756亿元(现价), 比上年增长8.8%(可比价,下同)。其中,种植业11388亿元,增长6.9%, 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林业增长4.0%,牧业增长11.6%,渔业增长13.8%。农业增加值增长4.5%。在主要农畜产品中,粮食产量达4.65 亿吨,比上年增产近2000万吨,再创历史最高纪录;棉花产量继续回升,达到450万吨,比上年增16万吨,增长3.7%;油料总产量2250万吨,比上年增加200多万吨,增长13.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糖料产量7800万吨,比上年增加450万吨,增长6.3%;麻类和烤烟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8.2%;肉类总产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水平;其中, 猪肉产量3500万吨,增长10%以上;牛羊禽肉产量1500万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2538万吨,增长18.4%左右。

7.1995年农业产出的主要特点是:(1)粮食播种面积回升, 生产喜获丰收;(2)油料产量大幅度增长,棉花产量继续回升;(3)畜牧业迅速增长;(4)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市场调节作用愈加显著。

8.通观1995年农业经济运行的全局,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涨,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2)粮棉定购价格不合理,与市场价格差距过大;(3)农民负担有所加重, 农民反映强烈;(4)农业长期性生产投入不足,基础建设仍然薄弱;(5)耕地面积减少,复耕困难。

农村非农产业

9.1995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2200万人,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村工业从业人数达到7100万人,比上年增加140万人,增长2%;农村建、运、商三业从业人数达到5100万人,比上年增加304 万人,增长6.3%,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工业。

10.1995年国家银行、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年底余额2500 亿元,比上年增加近300亿元,增长13%。1995 年农村非农产业固定资产原值约为8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400亿元,增长20%。

11.1995年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约546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4年增长30%。其中,农村工业总产值达40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农村建、运、商三业总产值达14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建、 运、商三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村工业(本段中所有的绝对数均以现价计算,增长率若未做特别说明,也以现价计算)。

12.1995 年农民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企业的收入部分比上年有所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非农产业高速发展的矛盾有所缓和。

13.1995年,虽然农村工业发展速度继续减缓, 但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7.5%,比上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

14.1995年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特征:(1)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2)农村非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当年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达3000多家,创造的产值、利税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量的10%以上;(3)农村非农企业的发展已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约4400亿元,现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乡镇企业有321家,到境外办企业的有886家;(4)东西合作的战略已开始实施,推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5)以工业小区和小城镇为依托,企业布局趋于合理。

15.1995年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下列不容忽视的问题:(1)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仍在继续下降;(2)企业款拖欠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应收款项数额居高不下;(3)企业负担重,增本减利因素增加。

16.1995 年农村产业结构的状况如下(以总产值为口经):农业所占比重为22.9%,比上年降低2.8个百分点;农村工业所占比重为58.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建、运、商饮三业所占比重为18.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17.1995年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72.9%, 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农村工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15.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农村建、运、商饮三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11.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18.1995 年农村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间的偏差(绝对值)总和为100.0,与数据经过调整后的1994年总偏差相比,上升了4.0个百分点。同90年代初期相比,总偏差的上升势头明显减缓,进入比较平稳的阶段。但农村产业结构偏差继续扩大,扣去正常偏差44.0个百分点后,同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非正常偏离度为56.0,比上年增加了3.6个百分点。

19.1995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问题是:(1)在农业内部结构中,林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2)粮食生产中口粮与饲料粮未形成良好的结构;(3)豆类作物调减幅度过大;(4)棉花、糖料等总量供给不足的农产品尚难完全满足需要;(5)在非农行业中, 第三产业仍相对落后。

20.在1995年农业结构的调整中, 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33万公顷,油料作物面积增加11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减少近8 万公顷;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23万公顷,油料作物面积增加约16万公顷;中部地区油料作物面积增加了74万多公顷。从农业产出的增长情况看,东部地区粮食产量取得较大增长,但经济作物产量的增幅低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产量增长最快,粮食作物产量仍有一定增长,但增幅远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长快于中部地区,棉花、烟叶产量增幅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1.1995年各区域非农产业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中西部不少省区农村非农产业增长速度略快于东部地区,中央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落实情况要好于上年。

22.从各区域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看,1995 年东部地区增长率仍高于中西部,区域间收入水平继续拉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如以西部地区为1,则东、中、西部地区比例关系为2:1.3:1。

收入、市场与投资

23.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578元,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5.3%,与上年增长率大体持平; 与同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实际增长4.9%相比,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24.1995年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为2.5:1(以农村为1), 比上年有所缩小。

25.199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实际增长7.4%;全年共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2300多亿元, 比上年增长35%,实际增长7.6%。全年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分别为29.4%与25.2%,城市高于农村4.2个百分点。

26.1995年农村市场变化的主要特点是:(1)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购销两旺,呈均衡扩大的态势;(2)物价涨幅农村高于城市,落后地区高于发达地区;(3)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集贸市场开始向有序管理、合理布局、规模经营、法制建设的方向发展;(4)城乡和地区之间市场扩张差异较大。

27.1995年农村市场与物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粮食的市场价格和国家定购价格差距较大;(2)主要农产品价格平稳的基础比较脆弱;(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与市场管理混乱并存。

28.1995年农村经济投资总量约为96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6.8%,是“八五”前四年平均增幅的1.8倍。在农村投资中, 较突出的问题是:(1)资金短缺情况仍然严重;(2)农村投资中仍存在短期行为,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中,60~70 %用于住宅建设, 生产性投资只占1/3;(3)农业投资下滑的局面虽在近两年有所缓解,但投资比重依然向非农产业偏斜。

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

29.1995年农村资金通过财政、金融渠道净流出的数额为1908 亿元。其中,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987亿元,通过金融渠道净流出921亿元。

30.1995年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务工经商的人数约为3566万人, 其全年货币总收入为1418亿元,在城镇及路途上的各项开支为652亿元, 带回或寄回农村的货币收入约为766亿元。

31.1995年农村商品(不包含劳务)流入城市的总额约为42616亿元(总产值口径,下同);城市商品流入农村(不包含农民工在城镇的消费)的总额约为41547亿元。

32.从城乡贸易(商品与劳务)的角度看,1995 年城乡贸易总额为86233亿元。其中,农村向城市的“出口”总额为44034亿元,农村从城市“进口”的总额为42199亿元,农村部门的净盈余约为1835亿元。

33.1995年中国GDP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GDP 所占比重为57.1%(上年为55.7%)。其中,农村第一产业(全部归入农业部门)所占比重为19.9%,农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4.7%,农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12.5%;城市GDP所占比重为42.9%;其中, 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4.1%,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18.8%。

34.1995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中, 农村经济部门的增长仍快于城市部门。该年全国GDP的实际增长率为10.2%,其中, 农村部门增长所做的贡献为7.35个百分点(份额为72.1%),城市部门增长所做的贡献为2.84个百分点(份额为27.9%)。

35.1995年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非正常偏离度与上年大体持平, 比产业结构偏离状况最差的1992年和1993年有所好转,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差的缩小。但199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进一步加剧,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受到极大限制。

1996年农村经济的预测

36.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两种基本的可能格局:其一,GDP增长率为9%(以可比价为据,下同)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不超过10.3%,进出口贸易尚可保持基本平衡,零售物价的上涨率约在10%左右;其二,GDP的增长率为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不超过8.7%,进出口贸易将可保持平衡或略有盈余, 零售物价的上涨率约在9%左右。

37.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在平年时为6%,欠年时为5%,丰年时为9%(均为可比价);种植业增长率为5~7%(以可比价计算);粮食总产量在平年时可与1995年基本持平,在欠年时将比上年减少50~75亿公斤,在丰年时期比上年增加50亿公斤。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率约在5%左右。

38.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率在宏观格局一时可达30 %左右(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在宏观格局二时约为20~25%;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率在格局一时可达20%左右,在格局二时约在15~20%之间。

39.1996年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1)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实际到位仍有困难;(2)农产品统一市场仍未形成, 地区壁垒未从根本上消除;(3)在农产品与农用生产资料的流通体系中, 部门利益仍有较大影响,农民的市场组织程度仍很低,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40.1996 年保证农产品供求均衡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措施为:(1)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完善粮食购销政策;(2)采取粮肥价格联动的办法,控制化肥价格的过快增长;(3)努力减轻农民负担;(4)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6)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7)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微观经营制度, 推进农村微观组织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

*本文为“199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的摘要。

标签:;  ;  ;  ;  ;  ;  ;  ;  ;  

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及1996年发展趋势分析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