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误区分析论文_沈悦

沈悦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苏 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误区。方法:随机从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儿科开具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临床处方中抽取500例存在用药问题的处方,归纳总结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用药误区。结果:儿童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风寒风热类中成药使用不合理、儿童使用成人药物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主要误区。结论:加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监管,提高处方规范性与药品使用合理性,避免用药误区,有利于保证患儿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

【关键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处方;用药误区;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397-02

呼吸道感染是鼻腔至喉部之间各种急慢性炎症的总称,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1]。药物治疗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治疗方法,合理用药是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的前提和重要基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用药存在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药合理性,易造成药品使用安全问题[2]。文章现以我院近年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例,分析探讨临床处方用药存在的误区,旨在为提高儿科用药合理性、保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及安全提供依据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儿科开具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用药处方中抽取500例存在用药问题的处方。男257例,女243例;年龄1~8岁,平均(4.3±2.2)岁。疾病诊断:呼吸道感染339例(67.80%),支气管肺炎97例(19.40%),支气管炎58例(11.60%),急性喉炎3例(0.60%),扁桃体炎3例(0.60%)。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0张样本处方的用药信息,观察处方基本用药特点,包括用药品种数、有无联合用药、抗菌药物静脉输液率、处方金额等。归纳总结样本处方存在的问题并做分类统计,分析临床用药误区并提出解决对策。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样本处方基本用药信息

样本处方用药品种数最少1种,最多11种,平均7.8种。其中,用药品种数≤5种141张(28.20%),用药品种数6-8种326张(65.20%),用药品种数≥9种33张(6.60%)。样本处方药品单用307张(61.40%),二联用药193张(38.60%),抗菌药静脉给药415张(83.0%),处方金额最少9.43元,最多448.89元,平均(189.6±72.4)元。

2.2 样本处方用药误区分析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误区按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儿童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风寒风热类中成药使用不合理、儿童使用成人药物,详见表1。

3.讨论

本次临床研究调研500张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不合理处方,统计数据显示,我院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品种数普遍较多,集中在6~8种,药品以单用为主,抗菌药静脉给药率达83.0%,处于高水平,可见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形式严峻,有待规范合理化。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500张样本处方的用药信息,分类统计处方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存在六大误区,具体表现如下:(1)不同类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存在差异,临床予以抗生素治疗时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但实际临床中,存在医生仅根据小儿临床表现判断疑似感染,在用药指征不明情况下予以抗生素治疗的现象,甚至使用二线抗生素,影响疗效及安全。(2)风寒风热类中成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实际应用中发现所有患儿在未确定风寒感冒还是风热型感冒的情况下,一律使用风寒类中成药制剂。风寒感冒一般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治疗时应使用辛温解表类的中成药制剂;风热感冒一般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风热感冒应采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等[3]。(3)临床应用抗生素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为基本原则,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种类多样,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数据统计占全部患者的70%以上,此外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感染或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及部分非病毒感染,且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在不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之下即予以抗生素治疗成为一大误区。(4)联合用药不合理也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较常见的误区,表现为重复用药,例如:复合乳酸菌肠溶胶囊(聚克)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同属于消化道微生态药物,处方中此类药仅推荐使用1种;阿奇霉素粉针与头孢唑肟粉针、头孢唑林钠粉针同属于抗A群链球菌类药物,此类药最多可联合使用2种。红霉素与罗红霉素同属于大环内酯类,处方中此类药仅推荐使用1种等。重复用药可在用药疗效与安全方面引起多种问题,需予以高度重视。(5)小儿处于成长阶段,脏腑发育不成熟,器官解毒、排泄功能差,药物耐受低,临床用药与成人存在差别,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药品剂量上,也体现在药物品种上,有些成人药物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毒性损害,因此,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应予以小儿专用药物。(6)儿童药物使用剂量误区主要为超量使用或配伍浓度过高,例如氨溴索针(伊诺舒)(每次用量3ml)的用药剂量超过每次常用量过多(2岁以下的推荐量:每次7.5mg),金振口服液的用药频次(3/日)超过常规用药频次(2~4岁的推荐频次:2次/日),西咪替丁针与5%葡萄糖针(100ml)(双管双阀)的配伍浓度2mg/ml,超过说明书推荐浓度0.8mg/ml,不符合相关用药要求及说明书标准。这些用药误区导致药品使用错误或不适宜,考虑原因为临床医师非药学专业,对药品药理、药性等知识掌握不足,影响使用准确性[4]。

对此,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和解决:加强临床医师处方规范性培训及相关药学培训,纠正误区,或设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指导,辅助医师开具处方,以提高处方准确性、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数;加强用药管理,设药师参与处方审核与点评,以筛查不合理处方,减少或避免错误调剂,进一步保证用药安全;加强监督,保证处方调剂各环节规范化,全面提高处方调剂质量,从而提高药品使用合理性,保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娜,肖斌,史永志,等.我院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奖惩细则前后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对比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08):873-876.

[2] 刘亚男,孙成为,焦亿,等.我院门诊儿科处方点评与干预效果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03):48-50.

[3]王丽丽.风寒风热外感辨证论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03:1726.

[4]封秋竹,于科,刘力荣,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误区浅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4):154-155.

论文作者:沈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院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误区分析论文_沈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