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洲:老济南的新文化IP论文

百花洲:老济南的新文化IP

□史宇/文 曲永欣/图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在赵孟頫的诗句中,济南的美景以大明湖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大明湖的对岸,有一处景美僻静之地,“情至最深处,便是百花洲”。

2017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和芙蓉街—百花洲等3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如今,重修后的百花洲已初步完成“传承好老城肌理和城市文脉”的规划与构想。泉水叮咚,古街古韵,百花洲内花枝摇曳。都市人渴望的“诗意的栖居”,在老济南重现。

现有的灯光引导标志存在以下特点:①设备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推广应用;②设备维护成本低,运营费用低,系统工作可靠;③指示标志技术成熟,社会接受度高。

▲非遗效应与民俗活动构成了百花洲的新看点,传统手工艺制作成为游人的最爱。

诗情画意百花洲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加有趣。”老残初进济南府赞赏的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百花洲片区。

百花洲,又名小南湖,历史上的百花洲水域面积是很大的。据《历城县志》记载,以前游人在百花洲上船,进入大明湖。在湖中纡折行进一程水路,经过汇波楼出北门,划进小清河直达华山脚下。

曾巩曾题诗赞叹百花洲的美: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岸边弱柳临风,水中碧莲映日,百花洲的水来自南面不远处著名的珍珠泉群,清澈的泉水从珍珠泉涌出,经玉带河轻轻柔柔流入这里,向北穿过鹊华桥,就进入了大明湖中。

如今,百花洲片区位于明湖路南侧,东起县西巷新坊巷,西临百花洲,南至后宰门街,北和大明湖相望。作为明府城保护改造地试点项目和打造明府城第一期工程,百花洲片区是贯穿明府城东西、南北两条旅游主线的关键节点,是延续城市历史的主脉。

作为“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核心区域,明府城改造工程的进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一期改造项目的百花洲更是重中之重。2011年,百花洲街区开始进行恢复性整治。2014年11月,百花洲等三个济南市街区入围山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2015年,济南市规划局启动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6年6月1日,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项目实验性开放。

七组四十二栋近五千平方米的建筑,每个院落都有不同民居风格,甚至相邻的两组建筑之间都是不同的立面表现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城文化、泉水文化、民俗文化、北方园林文化等凝聚于此,百花洲魅力独特,风韵无限。最具济南韵味的历史格局和建筑风貌在百花洲得到保存。

一座座明清之后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为老城区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位于西更道东侧的珍珠泉大院,曾是历经200多年的清代山东巡抚衙门;寿康楼街上的题壁堂,是山东乃至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戏楼;题壁堂西侧的升阳观(吕祖庙),构成了一组始建于金代、扩建修缮于明清两代的道教建筑群;芙蓉街北首的府学文庙,布局严谨壮观,是创建于北宋、重建于明代的文化胜迹;鞭指巷上的陈冕状元府、将军庙街西头的天主教堂、曲水亭街与后宰门街交会处的基督教堂,都是城区丰富历史的生动写照。

根据国家护理专业发展纲要的指示,护理专业内涵式发展要求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科技积极建立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推动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提升自身能力。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导致护理专业学生思想固化、自主学习能力退化,严重阻碍了护理专业教育信息化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

本段文字,结论句是上文的一种小结,显然,这样的结论句是水到渠成的小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蛇足”。第二句是论据句,举了鲍叔牙式朋友的例子,第三句至第五句分析了“真正的朋友”应当是怎样的状态,第六句(结论句)则在此基础上分析“真正的朋友”对于你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电子竞技产业规范化与体育化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竞产业发展最快、最受关注的地区之一,并成为全球首个开展电竞主客场的地区。随着中国电子竞技爱好者规模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电竞游戏的大军。

“济南院子”承载传统文化

泉城济南的老街区构架历来都是“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百花洲一带的街巷也是如此。

像民俗馆一样,百花洲街区修复的建筑,每个院落都按照不同民居风格进行了独立设计,并且在相邻的两组建筑之间设计了不同的立面表现形式,使这里形成了凝聚老济南民居多样性独特格局的济南院子群落。片区内的老建筑,像民营报社旧址、吴家南纸店等都被精心保留下来。一部分建筑已经按原来的业态进行恢复,再现当年场景。

情至最深处,便是百花洲。走在百花洲,漫步在老旧石材铺就的条石路上,目睹周边古朴典雅的青砖黛瓦的房屋建筑,泉水人家民俗馆、泉水豆腐博物馆、芙蓉馆老戏楼……穿梭在那条条畅通的清幽窄巷、柳荫遮掩的深院、流水淙淙的泉畔,看锦鲤活泼畅游水里,听悠悠的乐声低徊浅唱,随处可见的清澈的泉水映照着老济南的曾经。

泉水人家民俗馆是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最早开放的项目之一。这是一座完整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也是典型的旧式济南民居院落。走进大门,再过二门,站在院子中间,迎面是面南背北的正堂屋,两边为东、西厢房。三个房间按时代顺序布置成了三个展厅,分别展示具有浓厚时代特色、地域风情的老照片和老物件,集中再现千年泉城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和市井民俗风貌。

百花洲周边汇集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街道、小巷和名人故居以及公共建筑。芙蓉街、舜井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珍池街、贡院后墙街、西更道街、将军庙街……

为了避免平准盘高度频繁调整引起系统不稳定,在计算得到平准盘高度调整量后,如果调整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系统将不进行调整。同时PLC引入平准盘高度传感器信号,实时判断平准盘高度,防止平准盘到达极限位置后继续调整,避免电机过载,保护电机。当烟支重量持续较长时间过重而平准盘到达极限位置无法调节时,控制系统将发出警报。

百花洲畔,沿着曲水亭街向南走不远,拐到古香古色的后宰门街,沿着石板路,垂柳依依之间,是一间间非遗店铺。百花洲,已成为济南非遗文化聚集地,承载着老济南城的文明记忆。

柳烟、古巷、老屋,当年刘鹗所见的老济南风貌,在百花洲重现。

非遗背后的“文艺复兴”

全程参与了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的民俗专家张继平表示,百花洲虽然地处济南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但修复过程却没有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业选择,坚决保留了最具济南韵味的历史格局和建筑风貌。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采用符合济南民居特色的工艺和设计,采取“修旧如故”的审慎方式,在保持老城风貌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落实古城片区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济南古城泉水人居和谐相生的历史特色。

“艺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为民众享用的工艺品。”这是在工业时代早期,英国艺术家、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就提出的倡议。

▲重修后的百花洲成为游客游览济南的打卡地之一。

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将设想变成现实。2018年9月13日,济南百花洲国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揭牌,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利用城市中心的集聚作用以及济南泉水文化的地域背景,充分聚集非遗资源和人才,共同挖掘发现传统工艺在生活美学上的创新点。工作站成立后制定并开始实施传统工艺资源研究与出版、系列展览推广、传统工艺设计研培和普及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计划,使百花洲工作站成为非遗的集中展示地、城市文化集聚地和旅游目的地。

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曾辉表示,在历下区政府支持下,工作站正在策划和探索新的模式,希望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传统工艺项目中来,希望通过这些创新项目,有效实现企业、政府、学界、社会以及市民群众的多方合力,提升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造血能力,让非遗之美真正地转化为生活之美。

非遗效应与民俗活动构成了百花洲的新看点,古街古韵无缝嵌入百姓日常生活,更成为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初,百花洲就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元宵节当天,百花洲北广场有旱船、毛驴等民间扮玩,以及传统曲艺演出、舞龙舞狮、鼓子秧歌;南广场推出了第四届元宵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后宰门街有写春联和年货展销活动,芙蓉溪沿岸设置了非遗民俗市集;泉水人家民俗馆举办了济南图记——明府城影像展以及大型情景剧《雨荷情深》。

这就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大大提高,大学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学习相关的国际规则和风俗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英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个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从“年味”到“文化味”,从最初的以“老照片、老物件、老故事”为核心的老济南心灵家园,到以“传统工艺、曲艺、研学”为特色的文化IP,百花洲已经成为省城研学高地和天堂。老城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了文旅产业融合的华丽转身。

标签:;  ;  ;  ;  ;  ;  ;  

百花洲:老济南的新文化IP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