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其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管理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为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我国开始大力推进BIM技术。虽然BIM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效。本文主要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现场施工管理;进度管理
引言
BIM技术是一种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其本质是一个按照建筑直观物理形态构建的数据库,其中记录了各阶段的所有数据信息,BIM应用的精髓在于这些数据能贯穿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对项目的建造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持续发挥作用。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从概念的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清晰的从模型中得到所有的信息、功能要求和性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BIM技术的优越性
1.1可视化特点
BIM技术建立模型的可视化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对设计的可视化。进行工程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使用三维模型将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构件模拟呈现,通过模型用户可直观清晰地观察到建筑的每个部分,从而获取更多建筑本身和各个构件的有效信息。②对施工环节的可视化。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将传统的平面图纸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并事先模拟出各个施工作业环节的实际情况,实现将所有复杂作业点准确呈现。在BIM系统中,可提前检查建筑的布局、结构等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便及时改进。根据施工路线的不同,可模拟出多种安装方案,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施工路线。对施工环节的可视化还体现在综合管线的检测工作中,将专业模型进行组合,以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现综合管线间的碰撞点以及综合管线与建筑体的碰撞点。
1.2协调性
运用BIM软件进行施工管理,有助于工程各参与方之间的组织协调,通过BIM三维可视化控件和自动检测功能,可对机电管线和设备安装进行模拟,检测是否发生碰撞,找出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及风险。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帮助各参与方人员对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案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通过整体规划协调,使方案更高效、完美。
1.3优化性特点
BIM系统及其配备的其他优化管理工具能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及工程投资的回报率进行分析,得出设计与回报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出最符合工程实际的优化措施并进行方案优化设计,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2 BIM技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基于BIM的动态现场管理
以互联网现场各项采集数据为依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集现场数据:①视频监控:实时动态采集现场视频数据。人员监控:基于人脸识别或刷卡方式实时动态掌握各工点工区当前的人员情况。②设备管理:以北斗定位为核心,专为车载监控开发的一款设备。它采用高速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远程管理及基于中心数据库的回放分析,实时动态掌握渣土车、材料运输车、各种大型设备的实时位置,进行实时动态调度。③环境监测:对建筑工地固定监测点的扬尘、噪声、气象参数等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监测数据和视频图像通过有线或无线(3G/4G)方式进行传输到后端平台。该系统能够帮助监督部门及时准确的掌握建筑工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塔吊监控:通过实时获取塔机当前运行参数,以实现塔机运行状态以及群塔交叉作业情况的实时监控。当塔机发生碰撞、倾覆等安全隐患时,系统可报警并进行制动控制,帮助现场施工人员实现塔机安全作业。⑤关键工程的动态监控:各项现场监测的各项数据,如承台、墩身、顶推、沉降数据、应力数据等在前端采集后,实时动态的与BIM模型进行整合。
2.2加强BIM理论学习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不一,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分层次加强理论学习。BIM技术是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技术模式,以BIM技术为辅助工具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管理人员进行BIM培训,将BIM技术推广应用到现场施工管理中。另外,BIM技术的三维模型和动画展示给人以直观的感受,通过现场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的结合,可让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有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从而避免随意更改设计现象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利用BIM技术可对设备控件是否合理进行提前检验,对大型设备的安放位置和使用顺序提前做出安排,利用BIM模型可提前对灾害过程进行模拟,制定应急方案和解决措施,结合智能芯片植入安全帽,对进出场控制、工作面布置等方面进行监控和调整,从场容场貌、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外脚手架、机械设备等方面做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2.3 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①构件的质量管理。首先,科学选取构件安装的位置。鉴于实际安装过程中工作量较大且难于进行质量检查,可将每个构建进行编号并将其尺寸、性质等信息录入到BIM系统中,建立相应的三维分布模型。在进行检测时,可在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以快速定位到安装点。其次,利用BIM技术对场内的建筑产品进行追踪监控,从而实现对施工环节各个作业现场的监管。②技术的质量管理。动态模拟技术能够避免在复杂工序作业时,因人员问题而发生偏差。通过对碰撞点的检验,能减少作业过程中失误的发生,减少因出现碰撞点而带来的返工情况,保护线路设施、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施工环节的各个部门,能够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使得各项工作协调开展,提高工程质量。
2.4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BIM技术具有完备的信息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平台,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融合了各项目参与方的相关信息,从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各参与方之间互通有无、相互联系,使项目施工更具有整体性。此外,在现场施工进度控制中,BIM技术可以按月、周、天来显示进度计划,通过进度显示,我们可以在施工前选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与传统的平面网络计划图相比,BIM进度控制可同步现场施工,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第二,通过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可以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我们知道,现场施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传统的进度管理大多数是凭借编制者的经验和相似工程进度的参考来制定,这难免会出现逻辑错误,与传统的进度管理方法相比,基于BIM技术下的进度管理方法,能让管理者更直观的发现潜在的错误和隐患,使施工管理更有条理性。通过施工模拟,对未知因素提前做出预判,可以减小损失,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BIM技术将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应用,势必成为未来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单位要注意专业人才的储备,并提高BIM技术的使用率,从而不断提高施工管理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亓培鑫,高鹏.BIM技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05):249-251.
[2]王新槐.BIM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智能城市,2018,4(06):71-72.
[3]缪海平.试析BIM技术在土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3):141-142.
论文作者:李冀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模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