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在喉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周慧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耳鼻喉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喉癌术后患者给予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128例喉癌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4例。综合组给予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综合组和常规组的吸痰依从性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的吸痰依从性58例(90.63%),常规组为49例(76.56%);综合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62例(96.88%),常规组为56例(87.50%)。综合组的吸痰依从性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喉癌术患者采取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等气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吸痰的依从性。

关键词: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滴药;喉癌术;护理效果

吸痰作为确保喉癌术后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有效护理措施,临床上通常应用于病情过于危重、老年体弱、麻醉后并未清醒以及昏迷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难以自主排痰和咳嗽的患者。临床上大量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显示,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氧气支持,对于昏迷、咳嗽困难的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针对喉癌术后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将降低肺部感染、痰痂的形成以及气道黏膜损伤几率作为研究重点,因此,临床上通过采取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等气道护理干预,效果更加显著[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并且在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开展研究,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128例喉癌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4例。其中,综合组男性36例,女性28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61.04±2.48)岁;常规组男性38例,女性26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61.67±2.8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得P﹥0.05则为差异并不存在统计的学意义,组间能够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选择直径≤气管导管内径一半的一次性吸痰管,并且将负压调节在40.0~53.3kPa之间,在展开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采取轻柔的动作,每次吸痰时间<15s。每次吸痰时均需要更换吸痰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插管时,护理人员需要避免负压,通常采取左右旋转的方式向上提管。

综合组给予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护理干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患者的吸痰时间,通常遵循由浅到深的吸痰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示:首先,患者需要采取半卧体位,在开展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避开导管口;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将负压调节为40.0~53.3kPa之间,开展全程负压导管内浅部吸痰,在吸痰的过程中采取上下或者左右提管的方式;再次,对于一次吸痰未净或者痰液较为粘稠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告知患者在气管内滴药时,指导患者利用咳嗽的方式,将药液送达细小支气管,进而起到稀释的作用,更加利于痰液的排出。在此期间,需要告知患者深呼吸后憋气或者直接在患者呼气末进行滴药,此时,护理人员右手注射器,左手吸痰管,将2~3ml的药液滴入到导管内;最后,当患者咳痰到导管内或者导管口时,则需要迅速再次给予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处理,如此反复几次后,直到患者呼吸音清晰。每次吸痰并不需要更换吸痰管,每次吸痰之间间隔几十秒钟为宜。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综合组和常规组的吸痰依从性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如:吸痰依从性和SPSS21.0软件包予以进一步的处理和核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选择卡方检验和核算,各组数据之间经过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的吸痰依从性比对

综合组的吸痰依从性58例(90.63%),常规组为49例(76.56%),综合组的吸痰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的吸痰依从性比对[n(%)]

2.2各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综合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62例(96.88%),常规组为56例(87.50%),综合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对[n(%)]

3讨论

喉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临床上属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范畴,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2]。喉癌术作为一种前置手术方式,在患者咽、喉部位开展手术治疗时,则需要避免血液流入到患者的系呼吸道或者造成局部肿胀,进而阻碍患者的正常呼吸,需要给予预防性气管切开术,为患者造成二次损伤[3]。因此,临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全程负压吸痰的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清除导管痰液,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痰液向深部位置的移动[4]。与此同时,采取左右或者上下提管的方式,不仅能够避免对于患者气道的损伤,同时,还能够有效清除患者气道痰液[5-6]。本次研究表明,综合组的吸痰依从性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对于喉癌术后患者采取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等气道护理,通过在患者憋气或者呼吸末时于气管内滴药,能够使得药液进入到患者细小支气管,进而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采取全程负压浅部吸痰+气管内滴药的气道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的吸痰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许湘华,周莲清,谷梅,等.持续自控式气管内滴药泵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70-172.

[2]徐蓓华,路丽芬.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改善作用[J].江苏医药,2016,42(6):718-719.

[3]鲁华,李祥微,热孜弯,等.皮肤保护膜在喉癌术后气管套管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654-657.

[4]卢大松,冯勇军,曾春荣,等.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7):1017-1019.

[5]汪萍,刘业海,徐潜生,等.内带内套管外带套囊的气管套管处理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呛咳的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6):463-465.

[6]赵莹莹,马晓宇.音乐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焦虑及疼痛状态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3):1631-1633.

论文作者:周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全程负压浅部吸痰联合气管内滴药在喉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周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