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特征的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探索论文_唐艳丽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探索论文_唐艳丽

江门市江海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文章以基于老年人特征的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探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住宅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讨论了老年人身体特征,最后着重对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特征;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

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为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首先要从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做起,住宅给排水在保障老年人舒适家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住宅给水排水设计时,需要结合老年人特征,凸显住宅给排水设计适老性,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一、住宅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据民政部2017年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为2409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新生人口的比重正持续下降,1982年,我国新生人口出生率为18.21%,2017年已经下降到了12.43%,人口老龄化时代正加速来临。与此同时,相对于持续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在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增长的当下,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趋于稳定,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60年至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2.64岁,增幅高达75%,虽然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开放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能够得到一定提升,但依然无法改变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逐渐加剧的事实。在这一形势下,针对老年人养老,如何满足养老需求,是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解决上,除了要需要在养老政策、社会服务等宏观方面做好落实之外,还需要从细节处入手,通过加强住宅适老化各方面设计,例如文章主要研究的给排水设计,从而更好的满足老人居家养老生活需求,提升养老质量。

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老特征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机能会自然衰老,这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的事情,即便是健康老人,相对于青壮年阶段,自身也能感受到身体机能的明显衰退。通过了解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更加有利于针对性的开展住宅适老化给排水改造设计,有效保障给排水设计的适宜性,防止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摔伤、无法使用等问题,提升住宅的宜居性。

动作特征。首先是幅度较大的动作,例如行走,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步伐间距从年轻时的“大步流星”会逐渐转为如今的“步履蹒跚”,并且脚踝关节灵活度也会逐渐下降,行走速度变缓,动作僵硬,脚趾力量变弱,蹬地不再似青壮年时期铿锵有力,缺少来自地面的反弹,走路开始不稳,抬腿行走显得费力,难以明显感觉对于地面起伏变化,容易失去平衡,甚至摔倒。感觉不明显。 在起卧方面,老年人起卧行动开始变得迟缓,在从站立到坐下这一过程中,老年人首先需要弯腰俯身,做好身体重心调整,然后臀部缓慢下降,直至接触到椅面,在起身时,由于腰腿部力量不足,老年人需要身体前倾,脚跟略向后收,重心下移,借助手部支撑力量与臀部力量支撑缓慢起身,大多数老年人在完成上述起卧动作时,由于下肢力量不足,或因膝盖关节问题,在作动作时,经常会借助外物,例如扶手、把手、台面等,才能够顺利完成站立动作。然后在精细动作上,老年人精细动作主要包括抓、握、捏等,比如在进行精准抓握时,需要做好手臂、五指灵活弯曲,并配合一定的力量才能完成。由于老年人对于身体控制大不如前,在做这些精细动作时,实际动作完成比较吃力,人在70 岁左右,抓握力仅有青壮年60%,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受各种疾病影响,老年人身体控制能力将会进一步缩减,抓握动作也会变得越发困难。

感官特征。首先是视觉,进入老年阶段,眼球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也会变弱,视网膜自我净化能力减弱,视力开始变得模糊,无法快速适应光线明暗变化,颜色辨识也越来越困难,对于色彩变化不再敏感。其次在听觉上,步入老年听觉能力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医学上被称为“老年性聋”,这是一种正常的衰老现象,无法避免,老年人经常会听不到电话声、燃气报警器的蜂鸣声等。

三、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

(一)给排水器具选择

便器选择。在进行便器选择时,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控制能力减弱,行动变得迟缓,因此应做好坐便器选择,保证老年人如厕的舒适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进行坐便器选择时,出于节能环保考虑吗,应应选择节水型坐便器,并且噪音不能过大,并且坐便器高度最好能够调节,从而保障老年人使用的舒适性。若实际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带自动烘干、清水冲洗、垫圈加热、抗菌除臭等功能的智能型马桶。此外,老年人坐便器在控制操作上应尽量简单适宜,严禁采用脚踏开关作为冲洗阀,防止老年人动作失衡出现跌倒问题,有效保护老年人如厕安全,提高家居生活舒适性。

水龙头。在给排水设计中,基于不同排水功能要求,水龙头功能也各不相同,需要结合水龙头不同作业,做好科学合理选择。从结构角度来看,可分为单/双联、单/双手柄等,从开启方式角度,可分为螺旋式、抬启式、扳手式等。基于水龙头不同种类,应根据不同的适用场合,保障水龙头设置适合老年人使用。例如在厨房,感应龙头不失为一项良好的选择,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更加节水,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抽拉式龙头,更加有利于进行水槽清洁。在卫生间,针对于水温调控,考虑到老年人手部灵活性不足,无法准确调温,因此可选择恒温控制阀,在卫生间淋浴方面。可以选择坐式淋浴方式,淋浴地面应也应做好防滑措施,防止老年人滑倒。

地漏。相对于青壮年,老年人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为防止排水管道内的臭气返溢,导致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病菌增多,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实际进行地漏设计时,应做好有效的补水措施,防止臭气益出,在地面排水较少的区域,可以选择密闭地漏。

(二)给排水系统配置

热水系统。在实际进行热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实际需求,结合老年人身体特征,提升使用舒适度,同时还应保障老年人用水的安全。因此在热水系统中,应落实好防烫伤措施与消毒措施,可采用恒温混水阀,保障供水温度的稳定性。在热水管设计上,应做好长度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缩减老年人等待热水时间。如有必要,可在支管之上,设置电伴热措施,可以有效缩短热水等待时间。热水宜采用集中供热系统,储水温度不得低于60℃,热水配水点水温应在45至50℃之间,明装热水管道应装有保温措施,热水流速应控制在1m/s以内。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决定着用水环境的质量,因此应保障供水系统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做好用水器工作压力控制,尤其是在低水位用水点,需要做好防超压的措施,防止供水压力过大,引起水花四溅,致使地面过于湿滑,引发老年人摔倒等安全隐患,这种设计对于节水性能提升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中水系统。中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绿化灌溉,在实际进行设计时,应尽量选择喷灌形式设计,从而避免空气过于湿润,导致微生物过多,老年人身体免疫力较差,属于易感人群,很容易引发病毒性感冒或其他疾病,在进行适老住宅内设计时,一般采用中水系统,进行冲厕,因此实际设计时,应结合需求做好考虑。

(三)减振减噪设计

老年人的睡眠一般较浅,很容易受到外界噪声、振动干扰,影响睡眠质量。给排水系统中有很多噪声源,因此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做好噪音控制,针对不同的居室,需要注意控制还好噪声等级,一般起居室,白天允许噪声等级应小于等于40dB,夜间应小于等于30dB;客厅白天噪音等级应小于等于45dB,夜间噪音等级应小于等于40DB。首先,应做好立管排水噪声的控制,在进行排水立管布置时,应做好卧室距离控制,尽量远离,若因房间规划布置,无法实现远离,需要采用抗噪声较好的土建管井,若条件允许,在进行排水立管设置时,应尽量位于套外设置。排水管尽量避免采用塑料光管,而应采用消声螺旋管、铸铁管等。 在卫生间,应尽量采用同层排水方式,排水横管布置在本楼层中,可有效提升检修的便利性,同时也避免噪声对下层住户造成干扰影响。其次,给水、供暖水管道应控制较低的水流速度。此外,在机电设备运行,同样也是重要的噪声来源,因此在实际设计时,选择的机电应振动程度较小,噪音较小,在布置时,应尽量远离住宅,若机电设备需要进行建筑内布置,例如电梯等,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做好降噪措施,例如可采用隔声屏、吸音板等,针对设备房管道,应选择弹性支吊架,并做好管道与设备的柔性连接。有效降低振动噪音对老年人家具生活的影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进行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时,需要充分结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在确保能够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有效保障老年人用水安全性与舒适性,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居住条件,对于我国社会化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纳新. 某养老项目给排水设计在“适老化”方面的措施及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12):64-67.

[2]林金成 程宏伟. 住宅适老化给水排水设计探索[J]. 福建建筑, 2018:75-78.

[3]刘东卫, 贾丽, 王姗姗. 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 2015(6):1-8.

论文作者:唐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住宅适老化给排水设计探索论文_唐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