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应以长期商品管理为基础,从资本管理到智力管理_企业经营论文

企业管理应以长期商品管理为基础,从资本管理到智力管理_企业经营论文

企业经营应立足长远——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到智力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经营论文,长远论文,智力论文,资本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世纪的最后两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也是企业告别短期行为,进行战略筹划并产生观念和行为转变的一年。

商品经营:告别混沌与无序

中国的企业在90年代经历了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转变的痛苦考验,众多行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过度的竞争,消费者行为的逐步成熟,使许多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绩优企业也感到生存和发展的艰难,他们回过头去一看,发现自己的成长,或者靠天赐良机:被抑制了几十年的消费需求一下子膨胀进来,只要抓住市场,什么样的经理都能搞活一个企业,只有被束缚在旧机制中,不懂商品经营的企业才会端着金碗没饭吃;或者是靠吃“政策偏饭”,贷款优惠,关系经营;或者是靠先走一步,占领了某一市场的制高点;或者是靠一些“点子大师”策划的广告、公关活动、吹鼓一片市场。尽管中国的市场仍未完成转轨,仍然存在“混沌”和无序,仍然有可趁“混水”打摸之“鱼”,但明智的企业家已经看到,企业优势地位的建立,已经由外部的机遇和局部的、短期的战术优势转向长期的、战略的、内部的优势。

中国的市场需要走向规范,规范的市场需要成熟的企业,成熟的企业才能造就规范的市场。近二十年的市场化进程,卖方市场下激烈的竞争,消费者自主意识的加强,使得依靠广告轰炸的数量营销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小,特权经营也在市场化进程和消费者成熟的双重压力下逐步缩小地盘。市场的逐步规范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消费者行为和企业经营行为;同时,成熟的消费行为和企业成熟的经营行为,则将反作用于市场化进程,造就规范、成熟的资本。

资本经营:以完备的资本市场和企业内部战略优势为前提

1997年,资本经营为社会的一大热点。有专家认为,企业从产品生产者变为商品生产者是第一次飞跃,现在从商品生产者转变为资本经营者是第二次飞跃,于是出现了一种看法,认为商品经营是低层次的,资本经营是高层次的,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从商品经营过渡到资本经营,只要善于运作资本,即可“四两拔千斤”,出现几何跳跃发展,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企业资本经营的目的,是使资本的配置更合理、优化;使资本的筹集更便捷、低廉;使资本的使用更充分、有效;使资本存量的流动更快、更好;使资本的集中规模更具有垄断性和竞争力。总之资本经营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产业资本的效率和扩张。

资本经营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已经产生并正在成长,市场配置资本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可以说,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不完备的,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资源配置的行政机制尚未退出舞台,资本市场的成长还受到行政配置方式的遏制。例如,股票发行与上市,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实行额度分配,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取决于政府的特许。由于企业和投资者并非通过竞争,在市场规则约束下自由进入资本市场,完全有可能把绩优公司和真正的企业家挡在资本市场门外,而使业绩不良的公司有机会进入市场并低效使用从股市募集的资本。二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资源配置的功能还难以实现。资本市场是通过流动而实现其优化配置的功能,可是,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只有大约1/3的股份可以流通,2/3的股份是不可以流通的。同时,由于柜台交易是被禁止的,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更没有合法、规范的交易渠道。这种状况,既难以形成对公司的市场评价机制,也难以形成市场化的兼并收购机制。资源配置功能发育的滞后,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征就表现为融资功能的孤军突进,企业争相上市,主要目的也是为“敛钱”,在不完备资本市场条件下,片面地强调资本经营,不仅难以实现产业资本的效率和扩张,而且还潜伏着极大的风险。

资本经营必须以商品经营为基础。如果把商品经营中企业的基础管理和战略管理放在不适当的位置,或者说离开有效的企业管理,那么资本经营则可能变为“泡沫经营”,有如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资本经营的主体,必须是业绩良好的公司,有扎实有序的内部管理,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这样的公司才具备资本经营的基础和实力,才有能力对被兼并的、收购的企业实行改组、重整、输出管理。具备内部战略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经营,使资本在较短的时期内由1亿元扩张到20亿元, 不具备战略优势的企业,则可能使资本由20亿元变为1亿元甚至负数。 现在盛行“包装上市”,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缺乏内部基础管理和战略管理优势的企业在被包装并上市后,虽然红火一时,但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智力经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呼唤企业的成熟。成熟的企业,是产权制度规范的企业,是具有内部战略优势的企业。企业在市场中战略优势的建立,将集中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内部人才的培育及人才吸引机制。联想总裁柳传志有句名言:“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他们认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最终是大赢家”。“立长志”的企业是想要建立战略优势的企业,想要建立战略优势的企业是善于经营人才的企业。无论是商品经营还是资本经营,都要人去操作,人的知识、才能、智慧、品德是有不同的,一个人才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庸才也可以毁掉一个企业。十几年前,10万元奖励一个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而今天百万元招聘一个厂长人们已不足为奇,市场竞争终于让中国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在人才经营上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时间和机会,扼制人才的机制使大量人才外流,进入国门的国外竞争者又以种种优惠条件挖走了大量人才。在人们大声疾呼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时,有远见的企业家已在脚踏实地地行动。赛特集团总裁杨壮生在两年前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如今一张张新面孔为公司带来的是新思路、新作风、新面貌,培训中心精心制定的培训计划为每一层管理人员规划了知识更新的内容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智力经营,是21世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标签:;  ;  ;  ;  

企业管理应以长期商品管理为基础,从资本管理到智力管理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