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园师德建设存在问题与破解策略论文_龙佩

探讨幼儿园师德建设存在问题与破解策略论文_龙佩

龙佩(肇庆市外贸幼儿园 广东 肇庆 526040)

摘要: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没有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来控制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此外,幼儿教师的入门门槛较低,这也使得一些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水平较低。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中存有的问题,提出了要关注师德考核的目标定位的适切性,关注师德考核内容的科学、具体、易操作性,注意量性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核的方式,帮助教师形成道德自觉,充分保障师德考核中的教师权利等幼儿园师德建设破解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师德建设;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232-02

一、引言

师德师风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开放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随着我园办园规模的全面扩大,教师队伍年龄年轻化,来源复杂化。既有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也有从事过其他岗位而后通过社会招聘进来。既有本地的,也引进了不少外省市的老师。面对这样一支层次各异的师资队伍,如何全面弘扬淳朴而严谨的从教精神,提升“爱生、爱业、爱园”的师德素养,成为了我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鉴于我国各级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教师应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教学方法水准,为学员提供更好品质的教学方式。

二、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中存有的问题分析

1.对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的认识不足

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有良好的教师道德,以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教育的需要,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没有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来控制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此外,幼儿教师的入门门槛较低,这也使得一些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水平较低。同时,许多幼儿园不管理教师的职业道德。他们不理解幼儿园教师道德的作用。这种情况也使得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容易受到主观情感和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道德失范的问题。

2.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的定位不准确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教师道德规范内容更倾向于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的道德内容。这种情况也使得一些幼儿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理解了教师道德的内容和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虽然在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中对幼儿教师的岗位职责进行了确定,但是其无法满足在幼儿教育发展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也使一些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容易出现专业化水平不足的情况。同时教师师德规范定位不准确也会影响其各项内容的进一步落实,若是在现有师德规范中其认知与实际情况出现矛盾,则会影响规范的实行效果,不利于幼儿教育的良好展开。

3.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的内容不完善

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中其内容不够详细、教师师德的主题不够突出,在许多教师师德内容的分类中也存有边界模糊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内容在实行起来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师德规范建设的进程。并且在现有的教师师德规范内容中存一些逻辑性的错误,这也可能影响教师在岗位职责中的判断,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的不完善内容将极大地影响其建设过程。如果没有很好地实施规范性内容,就无法在幼儿园教师岗位上很好地实施。

三、幼儿园师德建设破解策略

为了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综合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资源,对教师道德进行科学、适当的考核。

1.师德考核的目标定位:适切性

为了实现教师道德评价的功能,避免形式化,幼儿园需要适当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师德考核的目标应与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相适切,另一方面,师德考核的目标应与幼儿园的具体实际相适切。每所幼儿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具体保教情景不同,师德考核目标不能是“空中楼阁”,而应“接地气”,与幼儿园的具体实际相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师德考核内容:科学、具体、易操作

“师德是教师的基准线。尤其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同时易受伤害的幼儿,更需要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热爱幼儿,并给予幼儿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培养。”然而,如何判断谁是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公办与民办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学前教师分布不均,新幼儿园需要招聘和管理新教师,对构建科学的新幼儿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易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内容体系,也是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教师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尤其强调教师自我反思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平时,我们很注重观察青年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发现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就及时召开各种形式的沟通活动,或是座谈会、或是案例分析、又或是专题研讨。在互动交流中,老师们可以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自己的经历为同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另外,在我园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中,设有“教育随笔”和“阅读随想”两个栏目。老师们可以通过文本,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和分析。对于好的行为予以自我肯定和发扬,对于不足的地方予以剖析和改进。

3.师德考核的方式:量性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科学、具体、易操作的师德考核内容体系为幼儿园的师德考核提供了方向和具体的考核内容。这些内容更为定量,如在专心工作的过程中擅离职守,不遵守工作纪律,上课时通电话等,但教师的许多工作却无法量化,如关爱、责任、耐心和照顾孩子在护理过程中的表现。其中,富有爱心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品质,幼儿园教师只有富有爱心,才能做到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诸如此类工作是难以量化的,且仅凭教师一次迟到难以判断教师师德有问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具体的保教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是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的,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着师德的水平。

4.师德考核与师德建设相统一:帮助教师形成道德自觉

教师道德评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它不仅是对教师的外部约束,而且必须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要求。只有加强师德建设,帮助教师形成道德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失德行为的发生。黄全明学者说:“师德考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师德建设,考评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更不是为了惩戒。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师德的过程建设上。”具体来说,师德考核应与师德教育、宣传、监督、奖惩相结合,帮助教师形成道德自觉。

幼儿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幼师树立良好师德。有些幼儿园的做法值得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有些年轻老师常常会因为价值观的偏差,而认为只有专业技能过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她们把专业技能的提升当作了唯一的追求,而忽略了师德素养的修炼。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适时开展了“德、才孰为重”的专题辩论活动。正方和反方分别依据“师德为重”和“技能为重”两个观点,开展激烈的辩论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对师德的认识更加全面。

5.依法治园健全制度:充分保障师德考核中的教师权利

法律法规是幼儿园管理的“生命线”,规章制度是幼儿园管理的“准绳”。依法治园、健全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而且可以充分保障教师的权利。具体来说,幼儿园应带领全体教职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让园内全体教职工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有哪些,如何寻找法律依据。同时,幼儿园还应完善教师岗位制度、奖惩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等各项制度,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幼儿园有序管理,规范教师行为,保障教师在教师道德考核中的权利。

四、总结

师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师开展各种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各级社会,政府和学前教育管理组织要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发展。同时,要更加注重引导教师自我发展,实现自我成就,促进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和事业,同时做出无私的贡献。为了确保学前教育的长期发展,应同时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师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7,(22):235-235.

[2]王晓美.浅谈如何加强幼儿园的师德建设[J].新课程?小学,2015,(10):25-25.

[3]陈卓萍.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J].速读(上旬),2018,(11):284.

论文作者:龙佩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探讨幼儿园师德建设存在问题与破解策略论文_龙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