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浅探论文_蹇婧玉

新疆四方建筑设计院 新疆 830042

摘要: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更影响着日后投入使用时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质量。为此,文章主要就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1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

1.1了解建筑物的位置和基本情况

在建筑物总图中应当明确所处位置以及建筑物周围供水、排水、供热等管线的接口与敷设方式。做为建筑物在设计供热口时的客观条件,也是计算负荷时风力、日照等影响的参考依据。

1.2明确建筑的层数和总高度

民用建筑的判断标准为建筑物总高度、层数与功能。民用建筑分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均需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具体分类详下表:

1.3确定建筑内部的具体布局及功能

为了给系统划分和计算负荷提供依据,还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人员数量、使用的时间、是否有废弃物要排出、防火分区如何划分、防烟区以及防火墙的位置等进行了解,否则无法具体计算负荷和设计防烟系统等。

2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策略

2.1方案设计

目前市场上很流行的空调设计方案,是在高室内环境品质和低耗能为先决条件下可调节风量的冷辐射吊顶系统、置换式送风系统,与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祛湿空调系统相结合。冷辐射吊顶系统是与置换式送风相结合,通过下送风方式将新风送入室内,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还可确保室内具有良好的热环境;辐射方式供冷是办公楼中照明、设备等为主要人员而形成。空调祛湿方式是首先确保室内空气品质,并使建筑室内湿度控制在60%以内。

2.2合理规划设计

暖通空调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提出的需求,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制冷供暖性能要加以完善。现如今的建筑中多采用辐射式方案,结合替换送风和吊顶系统达到灵活调节的目的,在四季交替中始终保持室内温度。不过暖通设备及管道铺设会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室内结构,对暖通设备以及管道铺设进行合理规划,在确保室内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投资成本。另外,对于个别地区的多雨性天气,可以适当增加除湿系统,不仅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有所保障,而且能够增强暖通空调的整体效果。

2.3合理选择空调循环水泵

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空调循环水泵。如果选择容量过大的空调循环水泵会增加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在暖通空调系统投入使用前要对水力平衡进行精准计算,避免造成水力失调的现象;合理区分静水压力与循环阻力,避免混淆造成数据不准确发生一系列问题。在设计时要结合不同时间的水泵扬程以及冷负荷及时调整,对定速泵台数加以控制以及调节变频泵速度,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4合理设计供暖系统

设计人员要在暖通供暖入口处设置相应的暖通设备如温度计、除污器、压力表以及热量表,以此确保供暖系统在运行中数据的准确性及使用安全性。暖通空调系统入口数量要结合建筑的需求,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快捷以及分布合理。根据热源情况、建筑功能及用户要求等条件选择采暖形式,如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及热风采暖等。确定采暖形式后,根据建筑的功能、层数、高度,具体设计管道如何敷设。

2.5全面优化空调通风性能

空调通风设计是暖通空调设计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体验。通风设计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地使室内与室外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将室外空气引进室内的过程中对空气进行制热以及制冷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作用发挥,同时也能够营造良好的环境。通常情况下,建筑会采用墙装或者吊装风机两种方式进行选点,并且要将通风系统经过防水处理,以免发生漏电、短路等情况发生,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对吊装风机设置挡雨装置。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风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与温度,同时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时的能耗,不过需要设计人员充分掌握热压及风压的知识,并且对排水口进行合理设计。

为了避免设计中出现偏差,在对水泵扬程的选择要有具有较高的合理性。比如建筑利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并且在屋顶设置冷却塔,相关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精确计算水泵扬程。另外,冬季采暖供循环水量要比夏季冷冻循环水量少了将近一半,要结合四季温度环境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冷冻水泵,从而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2.6与建筑、装修的完美配合

1)空调机房的布置应该注重与建筑物、环境方面的协调,尽可能地节约用地、减少能源耗费。要从根本上降低设备噪声与振动带给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将制冷机房设置在地下,空调机房结合液态分区每层设置。新风引入室内后经过竖管分配到空调机房,之后再由送风管引导至各个区域。另外,集中式空调机房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能源耗费,还可以提高商业建筑的空间使用面积,减少了由于空调运行与维修给人们带来的干扰。2)通风空调风口需与外立面结合,主立面不设置风口,送排风口布置要满足规范要求,所有标高、尺寸应准确定位,设置在走道或露台区域的设备管线,需配合幕墙专业做好美化设计。此外,应注意地下送排风管地面开口与周围景观园林等建筑的协调性,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噪声对环境带来的干扰。3)风管截面较大,需综合考虑空调风管、排风风管、消防排烟风管、排油烟风管、水管、桥架等设置位置,确保空间净高。

2.7其他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2.7.1防火封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此规定是为了防止烟气和火势蔓延到不同的区域。

2.7.2管道敷设坡度。《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供暖系统管道的敷设需要有坡度,坡度0.002~0.003是最佳的选择。有些工程因为施工环境受限,无法达到规定的坡度要求。在适当的位置增设一些立管就可以解决坡度的问题。

2.7.3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对建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的计算风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于不同情况给予了不同的风量值,过门风速不低于0.7m/s。规范中规定了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以24层作为一个参考的标准,低于24层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而大于等于24层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一层内的疏散门开启。

2.7.4计算排烟风口。《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第4.6章详细规定了排烟系统设计风量的计算,根据每个防烟排烟区的计算风量和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以及排烟口的设置数量,确定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最后校核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是否大于最大允许排烟量,最大允许排烟量按标准第4.6.14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2.7.5注重其调节性以及操作性。在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阶段,相关设计人员应尽可能让系统的可操作性能和可调节性能得到提升,把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提高暖通空调的价值,根据气候及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负荷,实现节能目标。

参考文献:

[1]樊志霞.浅谈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J].居业,2017(9):74-74.

[2]李存荣.浅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5).

[3]周磊.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17,43(12):260-260.

[4]翁政军.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J].山西建筑,2017,40(2):155-157.

[5]邵泽艳,唐旭臣,曹国建.关于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19-119.

[6]占甜甜.基于节能理念下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9(7).

论文作者:蹇婧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浅探论文_蹇婧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