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编制相关探讨论文_何欢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编制相关探讨论文_何欢

佛山市南海区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在新形势下,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制定者应积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用生态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规划;编制

引言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生产力布局和要求,对城市各项建设所做的前瞻性与综合性布置,其目的是为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城市规划实质是一种社会规划,是各级政府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生态保护是城市规划编制中的重要内容,要做好科学规划,就应该以城市规划基本要求为基础,以城市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目的来进行。

1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编制原则

1.1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的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的活动,是其城市最基本与最主要的项目之一,而城市规划设计除了可以让城市内的人们更好的生活以外,就是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而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最重要的体现,所以城市的规划发展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同时进行的。规划要着重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保证,保证其经济生态的原则,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以生态经济的原则为主,减少污染提高节能减排的力度,优化城市内的产业结构与资源的利用率,用最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城市的生态型经济的发展的形成。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从始至终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的规范化的资源配置手段,才能做出保证城市内生活人群的绿色生活,对城市总体经济环境的发展的合理规划,使之符合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

1.3自然生态原则

一个城市的发展多是从无到有,从自然环境中演变而来的,所以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生态自然环境的演变的规率,保证自然环境中的再生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还有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使得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可以以一种和谐共处的方式进行发展。进行城市的生态设计时,应该以自然生态为主,减少规划中的对自然环境的消极的影响,做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1.4高效原则

进行生态的城市规划建设,就是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对城市中的自然资源的损坏与浪费,对于城市中一些有限的自然资源与能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其能够更有效的得到保护的同时还不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整体的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的高效原则。

2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编制策略

2.1提升城市规划编制水平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创造能够充分实现自然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对城市规划编制人员生态意识、知识视野、宏观谋划能力等都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加强城市规划编制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方面,要在人才增量上想办法,积极引入具有较高城市规划理论水平和规划编制实践经验的人员来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编制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优化人才资源存量上下功夫,通过要求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知识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入生态新理念和城市规划新知识,增强城市规划编制人员的生态意识和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整体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要保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建立生态型城市规划方案和标准,加强对城市结构、功能的前瞻性规划和设计,确保规划编制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应根据城市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来规划和设计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从被动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逐步转向主动的宜居环境建设,更加注重和强调城市建设用地和功能布局的生态适宜性,更加重视对城镇规模扩展过程中对生态要素和指标的科学把握,为城市建设和运行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南。同时,在将城市规划落实为城市建设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城市规划进行实施,确保城市规划执行的持续性、稳定性,促进城市的协调健康发展。

2.3构建生态城市建设保障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与发展是渐进的,长期的。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来说,要涵盖城市的科技、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各个方面、多项制度的建立,因此要从城市治理上,从相关制度保障措施的制定上来完善生态城市建设内容,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方向,科学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内容,遵循生态规划规律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生态城市建设指标是多重的,而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也是多重的,因此要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上,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从生态城市的科学规划上,融入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市环境发展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规划等内容,要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指导下,兼顾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间的协调,只有从三者的协同发展中,才能推进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如针对城市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问题,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促进环保类企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及行为,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增强绿色环保意识,营造生态文明环境。

2.4切实推进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

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关键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变革。一要注重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突出生态城市规划在整个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融入科学发展观,要注重生态平衡、效益平衡;二要注重规划主体问题,要从城市各部门协同上进行归一化,特别是各行政机构、职能之间的协同,要将生态规划纳入到整个生态城市编制、实施主体中;三要完善城市规划范围,要注重对生态城市与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保障;四是要规范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及程序,要从公共政策导向上,注重公众参与,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五要注重生态城市规划保障工作,要从社会机制、经济机制、政治机制协同上提供项目监督、管理和执行。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从城市空间轮廓线上进行规划,优化各街道景观的协同问题;对于城市园林规划,要注重城市广场、城市花园,以及沿河、沿江绿化带建设,融入现代生活理念、保护人文环境。

2.5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做到问计于民,在塑造城市价值观时体现立行塑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传播教育生态文明理念,以提高全民素质。除此以为,我国应完善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的决策体系,引领利益相关者真正参与到规划和建设的决策环节中,与此同时,让更多公众了解生态内涵,以提高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使更多的公民真正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的运动中来,把民本思维贯穿在生态城市的整个过程中,塑造出有特色的城市空间与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城市的发展以及运行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确保规划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行性。生态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趋向,在实现城市生态保护过程中,要解决好现有城区与生态城区建设的衔接与过度问题,要强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要注重生态优先,对区域规划融入多层次、多尺度的处理,要强化顶层设计、生态城市指标建设与完善,为实现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笛.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

[2]李丽娜.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

[3]魏华申,王文兴.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

论文作者:何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编制相关探讨论文_何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