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WU、QS和ARWU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相关性分析--基于中国大陆22所高校的位置顺序和波动变化的实证研究_大学排行榜论文

世界大学排行榜WRWU、QS与ARWU排序的相关性分析——基于中国内地22所高校位序与波动变化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中国内地论文,所高校论文,大学排行榜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1)01-0040-06

大学排行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促进大学竞争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大学排名以来,全球大学评价和排名的热度不断高涨,特别是近年来新的大学排名纷纷涌现。北美、欧洲、亚洲以及非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推出了本国的大学排行榜,到2007年全世界至少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内大学排名体系[1],相对而言,世界各国都更看重“外国”或“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本国大学名次。本文基于内地22所高校在西班牙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行榜(WRWU)、英国QS大学排行榜(QS)及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中的位序及其波动,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探索其核心要素,冀望对我国大学整体水平的提升有所启迪。

一、WRWU、QS及ARWU的基本情况

1.西班牙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行榜(WRWU)

西班牙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行榜(也称“世界大学网路排名”,英文为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是由西班牙教育部高等学术研究委员会主持,为现行全球众多针对大学教育的综合评鉴系统之一。[2]从2004年开始,由附属于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科学资讯暨资料中心的网络实验室(Laboratorio de Internet,Centr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the Spanish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对全球大学的网络学术研究资料表现进行评比排名,目前涉猎的全球大学超过20000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网站的信息会越来越全面和活跃,而基于网站表现的WRWU也将更加权威和公正。WRWU排名的宗旨是敦促“全球的大学与研究中心能展现其对电子期刊、科学研究成果与研究活动之国际化的学术责任”,重点乃将全球大学的数据库和Google、Google Scholar、Yahoo、Live Search、Exalead及Alexa等重要网络搜寻引擎及学术资料数位化以后的引用次数,纳入网络大学排名要项之列,故得以根据资料引用和对照的总合,它于每年一月与七月更新一次。[3]

2.英国QS大学排名(QS)

QS是以创始人Nunzio Quacquarelli和Matt Symonds的名字命名的英国一家从事教育服务和出国留学服务公司,从2004年开始,QS与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简称THE)每年联合发布世界顶级大学排行榜(Times Higher Education·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THE- QS),是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大学排名之一[4-5]。但是,从2010年开始,THE和QS则分别发布各自的大学排行榜。THE新近公布的“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仅列出了前200名,国内仅有六所高校(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其中,本文不作详细讨论。QS世界大学排行榜(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排行榜,而QS亚洲大学排名(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是QS世界大学排名的延伸,2009年和2010年该机构两次推出了亚洲大学排名。尽管其结果招致了许多非议,但其影响也不可忽视。

3.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

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出于学术兴趣独立研究完成的,于2003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6]ARWU的发表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或引用,数百所大学在自己的年报或首页上进行了报道。《经济学家》杂志2005年的一份长篇报告提到ARWU是“被最为广泛使用的世界大学排名”[7];美国的《高等教育记事》的一篇文章中称赞ARWU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排名”[8]。欧盟委员会2003年12月31日在其科技网站上将ARWU作为头条新闻进行了报道并给予积极评价[9],ARWU的结果被广泛引用作为政策分析和推进改革的依据之一。

二、WRWU、QS及ARWU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比

从性质上看,大学排行榜就是把大学的全部工作归结为单一的、可比的、数字化的指标体系,然后按这一指标体系将一定范围内的大学按照分数高低的顺序进行排列。[10]从WRWU、QS及ARWU这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看,其本质均属综合性排名,考察的指标相对较多。其中,ARWU排行榜在指标选取上比较注重可比性,偏重于自然科学研究;而QS则加入了“同行评价”和“雇主评价”这两个主观性指标,与ARWU相比,“它更强调根据大学的当前实力做出评估,或至少根据大学最近发表的统计数据进行排名,而反对直接把大学的历史荣誉纳入评估指标中。”[11]

2010年7月公布的WRWU则是依照“网路出版品的数量”及“网路文献被引用的次数”来评比,侧重于大学的网路资讯能力。在国际与全球化的趋势原则下,主要以大学英文网页来考量,其中有四项主要指标:网页体量(Size)、网页能见度(Visibility)、学术出版物档案数量(Rich Files)以及在Google Scholar中查询学者文章被引用数量(Scholar);而排名的产生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12]:“能见度*4+网页数量*2+学术出版品档案数量*1+学者文章被引用数量*1”,经过这四项指标的综合运算后,产生全球各大学在网路世界的学术影响力。ARWU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诺贝尔奖及领域(20%)和校友诺贝尔奖及领域(10%),机构规模(10%),自然与科学学术成果(20%),SCI与SSCI论文数(20%)以及高频被引的论文数量(20%)。而在QS大学评价系统中,有六个关键指标:同行评议、科研产出、教学质量、雇员评价、国际员工数和国际学生数;WRWU、ARWU与THE-QS排名指标与权重对比见表1。

三、WRWU、QS及ARWU中我国内地大学的位次情况

从2010年的“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名(WRWU)”结果来看,美国大学占绝对优势,前20名的高校全是美国大学,前50名的高校中,美国高校有45个,占90%;前100名、200名、500名、1000名中分别有71、106、186和360个,分别占71%、53%、37%和36%。ARWU和QS排行榜与WRWU排行榜中的情况很类似,即美国大学也占有绝对优势,前100名大学中,美国大学也占了一半多。

在2010年,我国内地大学入围ARWU 500强的学校总数有22所,本文以这22所大学为研究对象,同时分析其在WRWU与QS排行榜中的位序与波动情况,进而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ARWU在进行大学排名时,仅给出了前100名学校的Alumni、Award、HiCi、N&S、PUB、PCP指标加权总得分并做了详细的排名比较,而位列200-500名的大学仅列出了其排名区间,并无最后总得分与具体排名。笔者按照其相关指标权重进行了重新计算,得出了总分并给出了具体名次(见表2)。

令人不解的是,2010年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与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的中国有些内地大学的相对位次不一致。例如,在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25位)和南京大学(第27位)后的上海交通大学(第34位),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却排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154位)和南京大学(第177位)之前,位列世界排名151位,这也许是该排行榜不够严谨而引起众多非议的原因之一。表2中,内地大学的相对排名以QS的亚洲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为准。

四、WRWU、QS及ARWU排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表2中内地22所大学在三大排行榜中的相对位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使用Kendall's tau-b(肯德尔秩相关系数)来描述两个排行位序之间的相关性,所得相关系数和相伴概率[12]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知,通过对排行榜位序进行检测,ARWU与WRWU排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335,相伴概率0.03小于0.05,由此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Kendall秩相关系数显著,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RWU与QS排行结果、WRWU与QS排行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5、0.437,相伴概率0.003、0.004皆小于0.01,由此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条件下,Kendall秩相关系数较为显著,ARWU与QS排行结果、WRWU与QS排行结果两者之间均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比表2三大排行榜中22所高校的排名位序及位序之间的波动分析也可以进一步印证三大排行榜结果间的相关性。表2所列的22所中国内地大学在ARWU中的排名全部位于前500强;而在WRWU排行榜中,仅有4所学校排在了世界大学前500强;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500强中,仍有10所高校进入。由表4可知,三大排行榜间位序波动幅度在40名以上的仅有ARWU与WRWU排行结果对比中的1个,因此对相关系数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其他两个小;位序波动幅度在20-30名之间的,WRWU排行榜与QS排行榜对比中有3个,因此相关系数较ARWU与QS小。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世界三大排行榜ARWU、QS及WRWU指标体系及位序结果对比后分析发现:

1.世界大学排行榜正向综合化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其位序结果都有显著的关联性。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正呈现评价主体、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多元化的局面,这也是社会多元化及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体现。要客观地体现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不仅要考察其在国内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同样也要关注其在国外或国际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由于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直接影响排行结果,因此,数据收集、处理与结果分析显得格外重要。尽管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不同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不同的大学排行榜总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或缺憾,但从笔者对比的世界三大排行榜ARWU、QS及WRWU来看,其排序结果却有很大的相关性。

2.无论在何种排行榜中,内地大学的位序总体相对较为落后,总体竞争力有待提升。从上述分析中可知,我国内地大学在世界三大排行榜WRWU、QS及ARWU中的总体名次较为靠后,国内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间的差距还很大。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985工程”与“211工程”等重大战略举措,在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战略目标,如何提升总体竞争力并在国际公认的相关指标领域实现突破值得探究。

3.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进程中,科学研究的强化与突破将是提升大学整体水平的着力点。从以上的讨论可知,无论在何种大学排行榜中,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主要评价要素,而大学的直接输出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的度量又是非常艰难的,在不少评价指标体系中用的是“校友诺贝尔奖获得数量”,因此,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重中之重的评价指标实际上都与科学研究有关。美国大学之所以排名较为靠前并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是其科学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强化科学研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及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着力点。

标签:;  ;  ;  

WRWU、QS和ARWU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相关性分析--基于中国大陆22所高校的位置顺序和波动变化的实证研究_大学排行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