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选择初探_体操论文

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选材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操论文,运动员论文,身体素质论文,女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G80—05

当今世界,一切生物,不论是人、动物、植物的栽培,对于品种的选择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客观事实十分清楚地表明,人类所从事的各项体力活动,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人的机体是非常复杂的,有相同性又存在着差异。因此,什么样的人体(包括型态、素质、心理因素)最适合于从事体操运动,首先得进行选材。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大量的细致的科学研究。

一、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体操事业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为了使体操运动后继有人,必须使大批少年儿童进行早期专项培养,使他们在体操运动中尽早、尽快创造出优异成绩,形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所以,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已成为攀登世界体操高峰的首要问题,对促进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选材的内容

人是一个活动、完整、复杂的机体,特别是少年儿童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可变因素较多,机体各方面与从事体操运动的各种因素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因此,单一的、机械的确定某一因素进行研究,得出选材标准,往往造成忽略其它方面的关系及其相互联系。所以,体操运动项目的选材内容基本上应从人体外型、生理、遗传、心理、专项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选材。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选材的理想标准。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主要就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方面的选材,谈谈初浅的认识。

三、身体素质的选材

现代竞技体操的发展和比赛规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技术的基础,能促使运动员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和难度。反过来,又提高了运动员的机体活动能力。同时,也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总之,无论是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还是成年体操运动员,为了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就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体操技术已向难而险的方向发展,要做到难而险,就必须有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因此,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选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力量素质。体操动作多是动力性和静力性的动作。特别需要“爆发式”的力量和突然制动的静力性力量,而且肌肉用力要协调。

1.支持力量。主要测试运动员上肢肌肉力量,即三角肌、胸下肌、眩二头肌的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

(1)俯卧撑完成的次数或每分钟完成的次数;

(2)双杠上的支撑摆动或静止不动,计时;

(3)在教师保护下靠墙手倒立,计时。

2.悬垂拉引力量。

(1)正握或反握引体向上完成的次数或每分钟完成的次数;

(2)反握做单杠屈臂悬垂静止不动的持续时间。

3.腹肌和背肌。主要测试腹直肌和背阔肌的动、静性力量。

(1)仰卧起坐或仰卧举腿完成的次数或每分钟完成的次数;

(2 )肋木或单杠上悬重举腿或者静止不动(保持在水平部位)两腿可弯曲并拢,记次数或时间;

(3)俯卧在横马上, 两脚顶住肋木,两臂上举,抬头,挺身将上体向后抬起或静止不动(保持水平),计次数或计时。

4.弹跳力量。

(1)原地连续纵跳(要求尽量少屈膝),观察其高度。 弹性及足前掌接触地面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跳的越高,前脚掌接触地面的时间越短,说明弹跳的高度和爆发力越好;

(2)立定跳远和纵跳,测量远度和高度, 观察爆发力和后蹬力量。

5.爆发力量。在力量素质中,最主要的是爆发力。在体操运动中很多动作靠一瞬间的爆发力来完成。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准确测试爆发力的方法,因此,发现和观察爆发力的好坏,只能从运动员在做动作中发力轻松、迅猛,动作不绵、不僵,身体各部分力量能协调配合作为爆发力好坏的标准来评定。

(二)速度素质。(1)30米、60米跑(站立式起跑)计时。 观察动作是否协调自然,后蹬是否有力。一般来说,跑步时,重心高,步幅大而轻松,步频快,用力协调的速度为好;(2 )快速完成俯卧撑或仰卧起坐。计时或记次,观察上肢肌肉和腰、腹肌肉的用力速度。

(三)柔韧素质。柔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也是体操运动员主要的素质之一。柔韧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女子体操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好坏是保证动作优美、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开始训练阶段,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柔韧性较差的同年龄组儿童,在以后训练中就难以具备高标准、高质量的特点。因此,在选择从事体操运动的儿童时,柔韧性起着预见性的作用。根据运动的特点和要求,女子着重肩、腰、髋等部位的柔韧性。当然,其它部位的柔韧性也不能忽视。

1.肩关节的柔韧性。

(1)直立:两臂伸直上举,两手相握, 测试者一手握其双手后拉,另一手握其颈背处,评定其柔韧性。在测试中,不用帮助两臂伸直超过两耳为优;

(2)直立:头、背、臀部紧贴墙,两臂伸直尽量后上举, 在上述各部分不离开墙的前提下,臂与墙的夹角越小越好;

(3)利用体操棒、 竹竿或绳子:两手握住器械的两端(根据自己肩部柔韧性的好坏)进行转肩,两手间握点的距离越近越好。

2.胸、腰的柔韧性。

下桥:分腿站立,在帮助下后倒成桥。要求膝关节伸直,测量手脚的距离越近越好。观察其肩、胸、腰、髋的柔韧性。

3.髋的柔韧性。

(1)做前、后、左、右劈腿,观察其开度。 要求两腿一定要伸直,可用尺子测量两腿与地面的最高点距离。

(2)直角坐,两腿伸直,上体伸直前屈, 上体和腿的夹角小者为好。

4.踝关节的柔韧性。并腿全蹲,不起踵,上体不后侧为好。

(四)灵敏性和协调性。灵敏性和协调性二者是紧密相关的,鉴于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技术要领要求越来越精确,很多高难度动作在一瞬间完成,不仅需要身体各部分力量协调一致的配合,而且要求运动员有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反应。

1.灵敏性。

(1)位移速度的测试:用“米”字形进行位移测试。 运动员站在中间,当听到口令后,根据图中所示向两边滑动,按照数字的顺序用手依次摸完,计时(每条线的距离为两米)

(2)反应速度的测试:主要测试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对少儿运动员可采用较简单的测试方法。例如:受试者半握拳屈臂于胸前,虎口向上,测试者手拿一支笔,笔的下端对准受试者的虎口部位突然松手,看受试者能否把笔握住,反应快的能握住,反应慢的则来不及握住滑手掉在地上,可用10次来计算。

(3 )还可进行综合测试:用突然转身起动来观察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

2.协调性。

(1)通过活动性游戏,观察协调性及反应速度。

(2 )选择一些需要协调性的非对称动作的徒手操进行仿效完成。观察其准确性、协调性,学习动作的快慢程度及其完成动作的节奏。

(3)自演一段会跳或喜爱的舞蹈,观察其协调性和表现力。

(五)耐力素质。由于体操运动都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人们往往忽视了耐力的重要性。然而在一场大型比赛中,运动员可能要参加三种四场不同要求的比赛,因此,没有良好的专项耐力就很难完成规定的动作。我们在选材时,主要采取中长距离的跑或某个动作的练习时间和最高次数。

四、身体素质测试举例

以下是对某小学女子体操队(8—10岁)的两次身体素质测试:

项目 俯卧撑 仰卧起坐 手倒立 转肩 桥 60米跑 400米跑

1 5次8次60″ 48cm 46cm 11″51′56″

2 6次2次70″ 46cm 52cm 11″7 2′

314次4次70″ 50cm 42cm

12″1′57″

4 9次0次55″ 48cm 62cm 11″61′58″

5 7次6次50″ 42cm 66cm 10″7 2′3″

6 5次6次25″ 61cm

11″61′58″

平均数 7.667 4.333

55″ 49.169 53.6 11″5

1′58″2

标准差 3.445 2.944 16.733″6.401 10.237 0.436″

1″6

(一)测试要求。(1 )俯卧撑:俯卧时两臂弯曲度(屈臂时)必须小于90°。俯撑时两臂一定要伸直。(2)仰卧起坐:可相互压腿, 抬上体必须超过垂直面。(3)手倒立:可靠墙保护,而不是帮助。(4)转肩:两臂要伸直,测试两手之间的距离。(5 )桥:膝关节基本要伸直,脚跟要触地。(6)60米,400米跑:要求全力以赴。表中说明, 6号运动员柔韧性极差,根本就不能形成“桥”,她在这一项目中的成绩为“差”。因此,在计算该项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时,只用了其他五位的测试数据。所以,该项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不准。而真正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要大于表中的数据。第二资测试:

项目 俯卧撑 仰卧起坐 手倒立 转肩

60米跑 400米跑

受试者

130次 149次 1′20″5 40cm 49cm 11″9

1′40″

226次 102次 1′52″5 39cm 30cm 11″25 1′39″9

323次

80次 2′24″6 37cm 39cm

12″ 1′42″5

425次

60次 1′8″6

48cm 37cm 11″6 1′41″8

519次

42次 2′3″32cm 45cm

9″9

1′33″

625次 110次 1′4″57cm 45cm 10″8

1′36″

平均数 24.667次 90.5次 1′40″1 42.167 40.833 11″ 1′38″8

标准差

3.983次 38.282 31″88.931 6.882 0.7″3″6

(二)进行统计处理。在进行t检验时,采用双侧检验, 其结果如下表:

项 目 俯卧撑仰卧起坐手倒立转肩

第一次测验平均数7.667 4.333

55″49.167

第一次测验标准差3.445 2.944 16″7336.401

第二次测验平均数

24.667

90.5 1′40″

42.167

第二次测验标准差3.983 38.282 31″8 8.931

第二次测验标准误1.783 17.121 14″2223.994

计算出t值 9.534 38.536 3.17 1.753

项 目 桥 60米跑 400米跑

第一次测验平均数

53.6 11″5 1′58″2

第一次测验标准差 10.237

0.436″1″6

第二次测验平均数 40.833 11″ 1′38″8

第二次测验标准差

6.882 0.7″3″6

第二次测验标准误

3.078

0.313″

1′61″

计算出t值4.1481.59312.05

查t值表df=6-1=5得t.01=4.032 t.05=2.571

(三)结论。从上表中可看出,第二次测验的数据:俯卧撑、仰卧起坐、手倒立、桥、400米跑都比第一次成绩高的多,达到0.1和0.5 的水平。只有转肩和60米跑两次检试成绩差异不显著。两次测试之间虽然只间隔了半年时间,大约52次课,每次2—3小时,通过检验说明t 项内容中有五项内容有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表现在不同的队员身上,我们在选材时可从这些提高的成绩中,找出个别的、各方面有很大进步的队员进行选材,重点培养。例如表中2 号队员第一次测试中成绩在全队中并不突出,各方面成绩较差,然而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在第二次测试中各方面成绩提高较快,表现突出。因此,在选材时可选出这样的队员进行专门培养。当然,在进行选材时,对于7—8岁的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初级训练,逐步淘汰,到9—10岁时是重点选材的关键阶段。 由于这个年龄组的儿童,经过初级训练,已能掌握体操各项基本动作,教练员也基本掌握和了解队员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技术训练水平和体型等等诸方面的情况。通过全面衡量,挑选条件好的,有培养前途的人材进行专门训练。

标签:;  ;  ;  

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选择初探_体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