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论文_宋利华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论文_宋利华

宋利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看语文教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满足程度越高,教育质量越高;相反的满足程度越低,教育质量越低。它不仅关系到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积极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折射出语文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校教育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1-161-01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给大家分享。。

一、加强引导,正确认识语文的“学”与“教”

1、加强思想引导,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正确认识

现今社会,提倡的是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合格人才,沟通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的时候也会轻松容易一些,当前教学方法的现状也会有所改善。

2、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在应试教育之下,不仅是学生学习理念,老师的教学观念也相对存在一些问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三、提问要难易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度,不可过浅,又不可过难

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太浅显,过于琐碎,会造成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的局面,如:一位教师执教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飞雪”一部分,这样提问:这段话写了什么景物?(生:飞雪)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来写?(生:比喻)作者把雪比作什么?(生:柳絮、芦花、蒲公英的种子)柳絮、芦花、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是白的)还有呢?(生:都很轻、很柔)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生:写出了雪的特点)松坊溪的雪有什么特点?(生:白、轻、柔)这样,教师就像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必定养成不愿思考、懒惰的坏习惯。如果这样问:“这段话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是用怎样的写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呢?”就增加了问题的容量,能促使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驰骋,多角度、多人次去解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和说话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过难、容量过大,又会让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例如: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完《山茶花》第三自然段后,提问:文中有哪些遣词造句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题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太难了,结果学生面面相觑,不管老师如何启发都回答不上来,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对于过大过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降低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四、结合教材,培养逻辑思维,丰富想象力

有了教材的辅助,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课前预习有了兴趣,引发了思考,而课中通过与教师互动沟通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且也能够确保学生课后进行总结,最终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其中,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透露下节课学习的重点,以及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教材习作模块中,由我来编童话、续写故事这两个习作学习,教师根据习作要求可以利用这两个题目来以锻炼学生想象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让教材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在课堂上找几名学生来做简要的复述,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清晰架构。再如:教材第七单元中,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师授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出几个有关小熊、小鸟、瀑布等大自然里的动物或事物的小谜语,猜中的同学可以模仿猜中的动物形态或叫声。当课堂氛围被谜语互动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再引入教材中的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并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此时学生在朗读中会更加注意文中的语言描述,不自主地便学习到了新的修饰词,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微课对语文作业进行讲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的讲解占据一定的教学实践,并且不可以重新进行复习巩固。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将简单的语文知识点做成一个语文课件,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掌握,避免了学生己经掌握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在课后较难的问题讲解中,利用微课的优势让学生从简单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困难的问题转变为多个简单的问题,通过简单问题的解答,再进行总结和完善进而得出难题的答案,进而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导课教学方法对于语文课堂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深刻体会教材内容的同时,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上好语文这一课。

论文作者:宋利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论文_宋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