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诗词中的景与情论文_吴 茜

小议诗词中的景与情论文_吴 茜

——诗词赏析之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吴 茜 江苏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对于一首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对于诗人还是对于读诗的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情是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景就很自然地成了表达情感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古诗人喜欢用景来抒发情感,或喜或忧,已经不足为奇。于是,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找到由景到情的那条大路。以下是笔者就如何鉴赏诗词中的景与情的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整体感知,诵读品味,创设想象的情境,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的语言是构成诗歌意境的要素,对诗的语言的品析鉴赏是诗歌教学的着力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凭借诗的意境咀嚼诗句,鉴赏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可通过反复的诵读,把诗的节奏及情感与情境结合在一起,让诗的语言成为有声的画面,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与感受。

例如教授杜甫的七律佳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时当深秋,晴空如海,山高林密,晴初霜旦,高猿长啸,空谷传响,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为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在极其萧瑟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诗中写的是诗人年老多病,独自登台的所见所感,全诗八句,有六句写景,画面感极强,尤其那句千古写景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无边”、“萧萧”与“滚滚”的组合,飒飒有声,如泣如诉,如果学生真的能够细细品读写景的诗句,教师在一旁帮助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相信在学生的脑海中必然是一幅有声有色的壮阔的画面,而那种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苦之感哪能不会顿生心底!

二、细读品味,抓住意象,重点分析,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

写景的诗句离不开意象的“堆砌”。所谓意象,就是指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简单地用公式来表示就是:意 = 情,象=物。而且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往往具有典型性,其形象特征已经在读者心中牢牢扎根。如果在诗词鉴赏中找准了写景的句子,进而找到意象,那把握诗人的情感也就易如反掌了。例如在正式进入教授柳永的《雨霖铃》之前,可以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一些诗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诗词中的“柳”有特殊的含义。“柳”可以抒写离愁别恨,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李商隐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诗人咏柳而抒别情,笔下柳条亦多情依依,并由折柳相送而生出折柳“迎归”的联想。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另外诗中常见的意象还有“月”、“江水”、“大雁”等等。所以,我们鉴赏诗歌,对于意象只有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才能窥得作品真“意”。

三、由景及情,揣摩景与情的关系。

1.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此时的景与情是相辅相成的。

(1)触景生情,即诗人看到某种富有特征的物象,受到感染,油然而引发某种悲喜、爱憎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让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景物统一起来。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感情触发过程。(2)寄情于景,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感情推移过程,诗人选择最能表现主观感情的景物,把情感寄寓其中,求其似我。(3)以情驭景。诗人用某种情感去看待某一景物时,诗人笔下的景物就染上了诗人的某种情感色彩,这就使景物有了人的情感。如杜甫的《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2.情景矛盾,互为映衬,此时的景与情是相反相衬的。诗中的情与景本来是谐调一致的,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可有时为了创造新的意境,却把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与景放在一起,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彼此交相辉映,造成一种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情趣。

四、结语

总之,对于诗歌赏析,我们首要做的事就是弄清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如何弄清楚?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通过抓住诗词中写景的诗句进而分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将之付诸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关注景与情的重要性,相信,至少学生在面对诗歌赏析这一门槛时会相对显得轻松,而不再“见分流泪”了。

论文作者:吴 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小议诗词中的景与情论文_吴 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