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效果研究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效果研究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效果研究

青松

(内蒙古通辽市科学技术馆,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 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图书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相关应用措施,最后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做出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 图书管理;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应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书籍对于人类进步的作用。前人把经验总结并以书籍的形式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籍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知识大部分都可以从书籍中获得,但是这也使得图书管理越来越难,导致许多珍贵资料的丢失或者是需要的时候难以及时找到。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到图书管理当中,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来代替人力,当然这也依赖于现代计算机计算的发展,让图书管理得以高效运行。

3.4 加大科技扶持,提高家庭农场的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家庭农场的科技水平高低决定生产效率和商品竞争力。提高家庭农场的科技水平,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但李莉从不问他每天都在忙什么,后来她想想,她好像也错了,作为正常的女朋友,抛弃自己,盲目信任崇拜加上一味地付出,对于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大恩大仇般的压力。

1 图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图书管理的现状

图书资源是每个单位人员进行自我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自然而然图书管理逐渐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图书管理工作都是以人工形式进行,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图书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图书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增加,加上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管理机制、 图书管理人员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同时,随之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因此,无论从主观需求或者客观条件上来说,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图书管理中是大势所趋。但是就目前来说,图书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从传统的图书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图书管理过渡还需要解决不少的问题。

1.2 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管理机制落后。落后的图书管理机制是制约当今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这与图书管理中出现的管理规范缺失密不可分。例如:图书的分类与编码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图书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图书管理人员之间分工不清导致图书管理效率降低; 图书的外接和还书的机制也会影响图书管理的效率。

从媒介设计上来说,信息化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需要按照人类行为的感知特征对不同阶段的对象进行分类。在宣传类设施上要统一地域文化的界定范围。不同地域文化的历史和景物不同,形成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堆积是由各地域的民俗文化传承堆积而来的,进而在信息化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上需要遵循历史和景物堆积的人文精神,以此为依据,对历史文化景区的艺术形象进行设计和提炼。在提炼的过程中需要将所在地域文化的深刻认识保留下来,以图形和色彩的表现形式设计出来。

现代化信息技术给图书管理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拓展了图书管理的方式,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了新的管理途径,让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整合网络资源,更好地展开图书管理工作。

2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2)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弱。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弱也是导致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许多图书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关的职业凭证或者工作经验,缺乏图书管理工作的相关素养。图书管理工作也是具有相对难度的工作,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驾驭,如何让图书管理有效率、有秩序都是图书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改变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图书管理的服务方式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产生了深远的变化。传统的图书管理通常给予人们的印象是像图书馆作为服务类型的单位,其设立的目的应该是为别人提供信息和资料查询服务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需要发生变化,一些类似数字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等新服务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图书管理的看法,人们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查找需要的文献资料,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络的帮助下实现图书资源的查询,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便利的、优质的图书管理服务。

(2)做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在图书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节省图书管理过程中的人力,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系统故障会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等。因此,各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明确日常工作中的需求,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仅仅将信息技术当成辅助性工具,而不能完全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在图书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的今天,更需要图书管理人员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借阅图书、维护平台等工作,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服务于图书管理工作。

(1)提升图书管理信息设备的配制水平。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等配套设备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提升图书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前提是必须配备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软件版本的更新。但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图书管理配套设施水平并没达到信息化的要求,普遍存在硬件配套服务设施老化的现象,或相关硬件设施与开发商软件之间存在不匹配等问题,导致图书管理难以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水平。针对以上情况。图书管理方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设立专项专业资金,及时更换图书管理工作中落后的硬件设施。同时,图书管理者也应制定健全的设备使用和维护设备制度,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促使信息设备能实现正常运转,全面提升信息设备的使用效率。

3 在图书管理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3)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功能的区分。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相关功能,是图书管理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对于系统功能区分,需要对添加修改图书信息进行区分,也要对读者的借阅权限等功能进行区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促进图书管理服务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其中,图书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采用分别管理形式对图书馆的图书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对图书的借阅以及存储等进行科学管理。系统管理服务职能主要是读者可随时更改个人信息。读者管理服务职能包括借书、还书的主要功能。因此,要想更好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是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功能的区分,同时完善借、还图书流程,有效衔接各个功能板块。与此同时不断更新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及时修补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漏洞。

设x1,x2,…,xn表示n个待评价的对象,记为U={x1,x2,…,xn},称之为论域;评价xi(xi∈X)有m项指标I1,I2,…,Im,记为I={I1,I2,…,Im}。用xij表示对象xi在指标Ij下的观测值。设C={c1,c2,…,cK}为评价空间,其中,ck(1≤k≤K)为第k个评语等级。

(3)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图书管理工作相对于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资源。过去的图书管理机制下需要更多的人工来完成工作,随着图书资源的增多,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增加了图书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同时增大了工作失误的可能性,难以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的图书管理工作将大大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把原来需要人力的地方交给计算机处理,达到解放劳动力的目的。

(2)整合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信息的需求者在网络世界中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但也很容易迷失在众多的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当中。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在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了网络资源,过滤掉无用或有害的网络信息,优化信息需求者的使用体验。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图书管理将会整合网络资源同时结合每个人的需求,定制属于个人的图书清单,优化图书管理,也给信息需求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把计算机技术与图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构建图书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图书管理服务网络。

1856年Virohow最先提出脂肪浸润学说,血液中升高的脂质侵入动脉壁,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血液中的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等与动脉壁的多糖结合产生的沉淀可刺激纤维组织的增生,最终形成粥样斑块。

(4)提供图书管理远程服务。在过去,图书管理工作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但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借、还图书开始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健全的网络远程相关服务,读者可以随时利用各种设备进行图书的查询、借阅和还书等操作,有效降低读者的时间成本。图书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其定制不同的网络远程服务,全面提升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通过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图书管理实现更加系统化的服务。

(5)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化的图书管理其特点是便捷、高效,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服务,让读者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准确了解图书的相关信息以及借阅情况等。当然,图书管理人员要对图书的类型进行收录、归纳和分类,构建完善的信息检索系统,为读者检索图书做好充分的准备。

4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图书管理者层面,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有效的整理归纳图书信息,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改变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于图书管理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图书管理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对于读者而言,图书管理的创新给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以前借书还书的过程繁复浪费时间,读者也只能在图书馆内才能查询图书的相关情况。但是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连接用户与图书馆,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图书的借阅情况,同时借还书的过程也更加简便。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给读者带来了便利。

5 结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是确保单位稳定发展的动力。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利也有弊,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给图书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困扰,比如,人为操作失误,会导致信息数据丢失; 别人的恶意攻击有可能盗取用户的信息等等。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应在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不断促进自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正确地操作,选择使用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之充分发挥辅助性管理工具的作用,为提升图书管理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安妮.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4):201-202.

[2] 李忠锋.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8(22):152-153.

[3] 李政军.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112.

[4] 林良玉.谈如何整合信息技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25-26.

[5] 唐小龙.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9):36.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1(b)-0065-02

作者简介: 青松(1984-),男,内蒙古通辽人,本科,中级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图书管理。

标签:;  ;  ;  ;  ;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效果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