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研究--“拉萨天空”的课堂记录与教学反思_拉萨论文

基于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研究--“拉萨天空”的课堂记录与教学反思_拉萨论文

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研究——《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萨论文,教学研究论文,课堂论文,课堂实录论文,天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实录】

      一、分析情况,提出问题

      师:各位同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大家事先已经进行过预习的一篇文章《拉萨的天空》,我让大家进行过两次预习,布置的都是同样的三个问题,我们来回顾一下。

      生: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天空?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生: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你认为哪些语句不太容易理解?

      师:大家的预习情况如何呢?我做了一点简单的统计。第一个问题我把它分成两步,前一个分问: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天空?看一下同学所作的一些答案的示例。第一种,从里边摘选三四个核心的词语,如“湛蓝、透亮、纯净、深邃”,两班78个同学(注:因为有同学请假,还有的遗漏了某个问题,所以几次统计人数总和与总人数均不同),有60人写出类似的答案;还有15人把所有能够表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词语都摘录下来了,如“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深邃、纯净、鲜活、美丽、纯粹得淋漓尽致、无拘无束、宽阔、清爽”;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蓝得纯净,蓝得可爱,蓝得一尘不染”。我想让各位同学作一个判断,你认为统计的这几种答案里边哪种最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示例二更好,比较完整,把拉萨天空的所有特点都概括出来了。

      生:我也认为示例二是概括最好的,因为示例一只有四个词,不能完整概括出拉萨天空的特点,示例二有多个词汇,更加完整,示例三“透亮纯净、一尘不染”在示例二中也都表现了。

      师:好,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示例三更好一点,示例二有些啰嗦,示例三比较简洁,语言也比较生动一点。

      生:我也觉得示例三好,因为示例三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更加生动,天空的特点也更加生动。

      师:因为当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让大家进行了第二次的预习,我当时的指导意见是读四遍书,我们来看一下完成情况有什么变化:第一种答案变为17人,第二种54人,第三种3人。从刚才的发言也能看出同学们的评价主要认为示例二最好,最完整。这两次预习恰恰说明我们同学身上存在着问题:不能把搜索到的信息有效地整理出来。两次预习之后仍然有绝大多数的同学停留在简单的摘录。其实示例三是最好的,它首先抓住了天空的特征,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去表述。它首先抓住了特征“湛蓝透亮”,那是怎样的一种蓝呢?是“纯净的、可爱的、一尘不染的”,它不像第二种答案那样没有层次地罗列,而是有层次地展现哪个是辅,哪个是主,谁修饰谁,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这次预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能把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只是简单地圈划。我们再看问题的第二步,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仍然暴露出这个问题。

      有66个同学从文中任意摘了一两句话进行赏析,就算完成了这个作业;还有的同学按照一定的类别展示出来,比如“1.直接描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天空的美;2.感觉转换,强化视觉感受,调动你的感官来感受;3.用其他景物衬托”,有11人。第二次预习后分别变为49人和27人。因为这个问题涉及方法,所以有的同学意识到要分类整理。那么如何按照一定的层次去整理呢?老师教大家一个拓展法。

      二、拓展文字,学习整理

      师: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天空?题干没有任何的限定和要求,我们就可以从最简单的限制和要求入手,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拉萨天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师:谁统计了“蓝”字在文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那是怎样的蓝呢?淡蓝?瓦蓝?仅仅蓝是不够的,所以作者把这个词扩大了,列出了三种蓝,大家看书,哪三种蓝?

      生:湛蓝。

      师:出现了几次?5次。湛是什么意思?

      生:纯净;深;清澈。

      师:对,本义是清澈,这里是深的意思。还有呢?

      生:碧蓝,净蓝。

      师:一个蓝字变成了更具体的三个词语,这还不够,作者又用了哪些词语修饰这种蓝?

      生:深邃,纯净。

      生:鲜活,美丽。

      生:还有纯粹。

      生:还有淋漓尽致和无拘无束。

      师:淋漓尽致一般是形容感情和文章的,这里却来修饰蓝色,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我们后边会讲。我之所以在前面表扬写出示例三的同学,就是因为他在老师指导之前就把词语的关系分出了主次。光用词语来修饰蓝还不够,文中还有一些描写蓝的语句。

      生:第二段,“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

      师: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一句,我找个同学赏析一下,这位同学在预习中谈到了一种修辞手法。

      生:用了通感,把视觉的东西用听觉来表达。

      师:班里还有同学也是这样分析的,但还有同学说这句不是通感,是拟人,请大家判断一下,说“是”的同学举手。

      (无人举手)

      师:因为这句话不是用人的特征去描写蓝,大家设想一下,“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

      生:清脆的;空灵的。

      师:好,如果我们找一种事物的话,应该是什么声音呢?

      师: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感受到了手敲击到玻璃的声音,又感到是冰在轻轻开裂的声音,所以文章后面又补充说“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这种修辞手法叫什么呢?移就。就是用本不能修饰某个对象的词语来修饰这个对象,前面我们说的淋漓尽致、无拘无束,还有同学们划出的“掬蓝天洗脸”,把修饰水的词语用来修饰蓝天,生活中非常多,寂寞梧桐,疯狂的石头,燃烧的晚霞。谁来分析一下“掬蓝天洗脸”表现了天空的什么特点?

      生:像水一样,纯净。

      师:还有呢,伸出手就能碰到天。

      生:离人近,人站得高,天的广阔。

      师:这里作者使用了修辞手法,当然从写作手法看还包括想象。我们怎样把掌握的知识分类呢?可以用拓展的方法,先抓住事物的特征,再看是怎样围绕特征一步步展现出来的。可以直接表达,可以直接修饰,还可以使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小结一下,大家读。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比较同学的意见,也要比较自己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理解,整理已经掌握的知识。

      三、分析情况,指出不足

      师:大家在完成作业以后可以相互学习比较,预习两次也可以自己前后比较一下,这是我要提醒大家的。第二个问题,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次预习主要出现了五种答案:拉萨天空的湛蓝;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朝觐者的虔诚、纯朴;对拉萨的喜爱;汉藏人民友好、团结。我指导大家上网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第二次预习结果如下:朝觐者的虔诚;汉藏人民友好、团结。好像完成得很好。但我在第三个问题中发现了问题,两次预习后仍有50多人对这句话不理解:有一朵白云飘飘而来,打扫着天空的灰尘。确实奇怪,前面写天空是如何湛蓝透亮,怎么又会有灰尘呢?可见虽然很多同学认识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但认识的层次还不够。

      四、从图入手,揭示主题

      师:我们来朗读一遍文章。

      (生朗读课文)

      师:有一个字音不对,应该是扎(zā)绑。大家搜集了哪些资料?

      生:布达拉宫,大昭寺,朝觐者。

      师:谁能说说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目前在功能上的区别是什么?

      生:布达拉宫现在主要供人们参观游览,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师:好,我搜集到了一张拉萨市区的地图,大昭寺是背东朝西,也就是朝觐者是面向东方,而文中“少年的头不偏不倚地正朝着布达拉宫的方向”,居然是与大昭寺的方向恰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搜集资料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且出现了新问题。第二个疑点是少年大喊了一声“拉萨,我的亲娘”,拉萨的意思是什么?

      生:圣地。

      师:居然称圣地为亲娘,这样很奇怪啊。朝觐者心中的圣地主要是哪?

      生:大昭寺。

      师:少年心中的圣地呢?

      生:布达拉宫。

      师:少年的心灵追求与一般朝觐者不同,他的心灵追求是什么?

      生:藏族和汉族之间深切的友谊,和平相处。因为布达拉宫里有文成公主的铜塑鎏金像,这是他进日光城的目的。

      生:少年和朝觐者去寻找各自心目中的圣地。

      生:第二段写布达拉宫对于拉萨来讲是个非常重要的建筑,象征着拉萨,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所以象征着汉藏团结。

      师:大家都认识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同学们说得对,布达拉宫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没有它,拉萨的天空就会冰冷。这篇文章展现的是汉藏一家的主题,为什么选取了一个少年?

      生:少年代表未来、希望。

      师:也就是说,汉藏之间血脉相通,从一千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未来仍然会延续。我们再来理解这句话“有一朵白云飘飘而来,打扫着天空的灰尘”。在我们汉藏团结的历史过程中,是否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没有出现过一些灰尘呢?

      生:“藏独”。

      师:确实有些人打着宗教的旗号做一些分裂的勾当,那只不过是几粒灰尘,会被打扫干净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

      五、前后勾连,理解全文

      师:有的同学奇怪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后面的内容,而第二个问题又基本没有涉及前面的内容,请思考:前面写天空的湛蓝和后面汉藏友谊有什么关系?全文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请动笔写成一段话。

      生:前后相互呼应,汉藏人民的友谊像天空一样纯净美好,虽然有一些灰尘,但会很快地被消除掉。

      生:我找了几个表现前后关系的句子,“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了”,“拉萨的天空之所以这么湛蓝,就是因为有这座独特的圣殿,如果少了它,拉萨的天空就会冷得像结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这写出了拉萨天空与布达拉宫的关系,还有,“就在浮云碧空下的石块砌成的通往大昭寺路上”,又把天空和大昭寺联系在一起。

      生:布达拉宫是汉藏友好的象征,作者用天空衬托汉藏友好,尽管有不和谐的因素,但灰尘总会被打扫干净,拉萨的天空永远是湛蓝的,湛蓝的天空下汉藏人民团结友爱。

      生:作者通过描写天空的湛蓝和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烘托出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是拉萨的标志,是拉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拉萨的天空就像藏族人民心灵一样纯净美好,尽管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汉藏之间的友情是不可能被破坏的。

      师:大家表述得基本都很完整了。我们预习的第三个问题我想应该已经得到解决了,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时的理解尝试去自己解答。小结一下后半节课:同学们还应该学会参阅资料,与文本对照,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一、课前的两个问题

      《拉萨的天空》这篇文章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五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重点是感悟记叙的人、事、景、物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养。这节课在设计之初首先关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重点,本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述非常精彩,但读者很容易忽略对其人文内涵的充分理解,因此本课要让学生发现并解读文本潜在的深层内容;二是教学方式,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问题。

      从教学重点来说,《拉萨的天空》这篇文章也被选入了一些地区的小学教材,不过只节选了前半部分,主要内容是对拉萨自然环境的描写,而中学教材展现的是全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文章表现的人文内涵是含蓄的,如果不能充分挖掘作品的内在思想,不能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暗示性的语句,就等于没有读懂文章。

      从教学方式来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初二年级学生对散文阅读有一定的兴趣,能通顺地朗读,能大致理解作品情感和主题,能结合文章对精彩语言进行基本的赏析,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模仿作品语言。主要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关注文字表面的内容,不能发现文本的缝隙,深入一步解读。

      课前我布置了三个预习题:一是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天空,作者是如何描述的?二是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三是你对哪些文字感到不太理解?

      三个问题无论在内容还是要求上都比较宽泛,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从学生的反馈来看,第一项预习作业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能从文本提炼词句,但缺少层次,词、句、修辞、手法混在一起;第二项作业的问题是对文章主题理解肤浅,甚至存在偏差;第三项作业的问题和老师的预想接近,集中在几处语句上。以上作业的完成暴露出学生在阅读方面关注字面多、深入思考不够、缺少整理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初次预习情况,我提出指导意见:阅读文章四遍以上;用一小时时间上网搜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如布达拉宫、大昭寺、朝觐者、西藏历史等;重新解答三个问题。二次预习之后,第一题的解答有了层次感,部分学生能够注意分类解答;第二题对主题的理解明显集中,主要倾向于汉藏团结、信徒虔诚;第三题疑难句减少,重点句更集中。可见,通过教师的提示性指导,多数学生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预习情况反映出这样几个问题:不能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作品的主题有整体认识,但不够精准;对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不够。根据以上情况,最后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整理文字信息,根据文本或拓展材料解读富有内涵的语句,理解作品情感和主题,逐渐深入解读文本。

      二、课上的三处重点和两处省略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围绕学生在预习中遗留的问题展开,第一个问题的处理策略是针对问题以示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整合信息的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拓展法,即从词语拓展到语句,从直接描写拓展到间接描写,学生领悟到的不仅是文章的语言含义和表达技巧,还有分析整理的思路。

      第二个问题的处理策略来自于学生搜集资料时发现的一个疑点: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地理位置。而这个疑点恰恰正是理解作品内涵的一把钥匙。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就找到了帮助学生突破本文难点的助推点。因疑点而思考,而研读,而感悟,这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习至此,好像主要问题都解决了,其实不然。我们会发现前面两段内容是脱节的,既然题目是《拉萨的天空》,那么前面的环境描写与后面的人文内容有何联系?我让学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个问题的设计不仅是对文章整体的感知,更是对文章前半部分内容理解的深化——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也隐含着人文思想。这也是中学教材较小学教材的提升之处。

      本课时有两个内容我进行了省略:一是文章主题的多维解读,因为学生在预习时已理解得较为充分,我尊重学生的意见,也就没有进行过多评价,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保留;二是对预习作业第三个问题的处理,主要的疑难语句在课上已经解决了,所以我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留了一点空间。

      原标题:《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标签:;  ;  

基于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研究--“拉萨天空”的课堂记录与教学反思_拉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