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陈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普通外科)

摘要:目的 探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科2013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腹膜炎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21例,治疗显效率为56.7%,治疗总有效率为91.7%,5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显效25例,有效19例,治疗显效率为41.7%,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7%。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腹膜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膜炎;围术期护理

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现抽选我科收治的120例腹膜炎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3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腹膜炎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5±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7.3±2.1)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术前行药物过敏试验,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

(2)按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及监护仪等用物。

(3)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出凝血试验等。

(4)术前更换清洁病员服。

(5)术前备皮:范围为上至双乳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2]。

(6)术前安置保留尿管。

(7)术前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

1.2.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了解有无膈下或盆腔脓肿的表现;对危重患者,注意循环、呼吸、肾功能的监测。

(2)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半卧位;术后第1日:半卧位为主,增加床上运动,可在搀扶下下床,沿床边适当活动;术后第2日:半卧位为主,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术后第3日起:适当增加活动度[3]。

(3)禁食、胃肠减压: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参照胃管护理相关要求;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严重肠麻痹者可进行肛管排气。

(4)补液与营养支持: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血浆、人体白蛋白或全血等;做好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准确记录出入量[4]。

(5)切口护理:术后用腹带加压包扎切口,以减轻疼痛;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和有无感染征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腹腔引流管护理:正确连接各引流装置:有多根腹腔引流管时,应标明各管位置及安置时间;妥善固定:避免脱出、滑入或受压,引流管不可高于引流管口;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定时更换引流瓶;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堵塞;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有渗液及时更换;对进行腹腔灌洗治疗者,需维持出入量相等;拔管指征:引流液量明显减少、患者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5]。

2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

2.2护理满意度

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定,60~80分视为满意,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3结果

3.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按照发病机制,腹膜炎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前者相对来说并不多见,通常在腹腔内没有肯定的原发病灶,细菌是通过血运、淋巴侵入,而继发性腹膜炎则是由腹腔内的炎症蔓延,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后果严重[6]。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21例,治疗显效率为56.7%,治疗总有效率为91.7%,5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显效25例,有效19例,治疗显效率为41.7%,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7%。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腹膜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峰.围手术期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5):444-447.

[2]聂琴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40):368.

[3]徐艳.82例急性腹膜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健康必读旬刊,2013,(9).

[4]张红岩.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12-113.

[5]李凤真.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67-269.

[6]方雪玲.64例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2013,26(15).

论文作者:陈赫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浅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陈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