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李昶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李昶

韶关市市政建设工程管理中心 广东韶关 512026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受关注程度不断增长,相关研究也因此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并深入探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的选择路径,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BIM技术

前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增长缓慢,且建筑工程管理常存在各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绿色施工管理、新技术应用管理等方面。为尽可能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正是本文围绕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1质量管理现状

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向来受到业界重视,但质量管理问题仍广泛存在于业界,这类问题的出现与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不到位、设计与工序质量验收缺陷存在直接联系。管理体系不完善会导致各单位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全面、动态的质量考察实现也会受到较为负面影响;质量管理不到位往往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各工序缺乏规范性、忽视施工后复核便属于这种不到位的典型表现;设计与工序质量验收缺陷主要是由于设计层面的质量管理被忽视,且工程未能严格贯彻对各工序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的要求,技术标准不准确、材料选择偏差、具体环节出现施工问题等情况很容易因此出现[1]。

1.2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属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存在忽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水平较低、重大危险源管理不到位、特种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怀有侥幸心理而出现的违规作业也会大幅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以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为例,这类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未实现常态化安全管理,基于紧急整顿以应付检查的安全管理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安全需要,优秀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也使得这类问题严重性进一步提升。

1.3绿色施工管理现状

绿色施工管理属于近年来建筑业关注的焦点,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受认识不足、成本提高、制度约束力缺乏等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工程在绿色施工管理层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属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主体,这使得施工人员普遍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很多建筑工程因此将简单的洒水作业、围挡、噪声控制视作绿色施工。由于绿色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成本,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往往不会过多考虑生态环境。此外,由于绿色施工制度的约束力较低,且我国建筑业现阶段存在竞争较为激烈问题,绿色施工管理的开展同样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1.4新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各类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BIM技术便属于其中代表,但在BIM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很多建筑单位并没有真正掌握BIM技术,而是将BIM技术当做一种噱头,这就使得BIM技术的优势无法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充分发挥。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除建筑单位缺乏使用BIM技术的能力外,BIM技术在应用中还很容易出现机制和责任、兼容、时间和结果不确定等方面的问题,如BIM技术在应用中的责任分配不明确、不同BIM软件不兼容、BIM技术的应用需先期投资且无法在短期内收获回报等,这类问题必须得到重点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选择

2.1质量管理措施

为开展高水平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人、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人的因素为例,质量管理工作可围绕成立质量管理检查机构、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开展质量竞赛活动展开,并同时明确项目经理的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技术负责人的监督职责,施工班组长、质量检查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也需要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基于机械因素的质量管理可围绕机械的针对性选择、机械设备养护维修、特殊机械设施检测展开;基于材料的质量管理需重点关注进场验收层面,进场后材料的存储保管也需要得到重视;基于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可采用PDCA循环法,以此围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开展PDCA循环,施工质量可由此实现循环式上升;围绕环境因素开展的质量管理需关注施工场地划分、三通一平、成品保护等内容,通过提供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障条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果即可得到更好保障[2]。

2.2安全管理措施

为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必须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需围绕增加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展开。施工单位安全意识的增强需首先保证管理层对安全存在较高程度的重视,并做好对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通过落实领导带班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即可在巡查容易发生事故部位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为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提供支持,还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结合安全检查审核与安全管理知识考核,即可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在重大危险源的监管中,需基于围绕危险源开展动态时时监控、分类管理,并针对性做好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施工单位需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基于科学完善的制度严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培训可围绕施工现场安全知识讲解、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生产氛围的营造实现。而在违章行为的严惩中,施工单位可不定期开展随机检查,并严肃处理各类违规作业行为,作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必须得到重点关注。

2.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考虑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面临的多方面问题,为开展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必须明确各环节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重点关注施工期间影响的控制、建设副产物的再生利用、周边生态的复原。结合工程实际,施工单位还需要通过不断优化的方式解决节能减排、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之间存在的矛盾,以此满足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需要。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中,环境保护、材料与能源的节约、施工用地保护、水资源的节约均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如环境保护需重点围绕扬尘控制、噪音震动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施工现场垃圾控制展开。

2.4新技术应用管理措施

以BIM技术为例,为保证该技术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管理,基于BIM技术的图纸检查、碰撞检查、精装修配合、管线综合优化、专业设备定制及设备间深化、技术交底、模拟施工均需要得到重点关注。为真正将BIM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施工单位需寻求专业机构帮助,以此保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会受到各类问题掣肘,BIM技术应用体系、BIM团队的创建均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基于BIM技术的场地划分、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也需要得到重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可以发现,BIM技术可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由此开展的针对性管理工作必须得到重视。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的开展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绿色施工管理措施、新技术应用管理措施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建筑工程管理路径。为更好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得到业界人士重视。

参考文献:

[1]杨得中.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5):78-79.

[2]何佩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9(15):131.

论文作者:李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李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