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及电费对账率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电力营销的抄核收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健全电费管理机制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抄核收管理及提升电费对账率的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电力营销;抄核收;电费对账率;提升
1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电费对账率相关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电力营销系统中——抄核收工作是个重要的环节。电力企业从销售电能到收回电费的全过程,表现在资金运转上就是流动资金周转到最后阶段收回货币的全过程,如不能及时、足额地回收电费,将导致电力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或停滞,使电力企业生产受阻而影响安全发、供电的正常进行。电力营销中的抄核收工作作为电力公司的一项主抓环节,不但关系到电力公司的整体业务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创收。优化电力营销中的抄核收工作是电力公司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举措,电费抄核收工作的顺利正常开展对电力公司创收效益有相当大的帮助,电费抄核收工作发生的失误不但对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有所影响,同时也影响到用电客户的切身利益,因此,要使电费抄核收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需要改变传统旧的管理模式,注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使工作能够高效化地进行,从而实现电力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电力营销的抄核收问题
3.1抄表问题
电力营销工作人员在抄表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洞,抄表数量漏抄,且在抄表过程中出现负电量。首先,因为一些用户在实际计算以及回收电费的过程中运用的是最大需求量,而其正常抄表过程中电表示数与月末的电表示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一些抄表工作人员没有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出现漏抄的现象。其次,一些抄表工作人员不够负责,且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导致其抄表的数据和实际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3.2复核环节的问题
首先,工作人员未对相关抄表卡上面的数据和发票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主要原因在于其工作态度较为散漫,且不够认真,进而导致两项之间数据核对的时候出现偏差,阻碍电力企业整体经济运行。其次,一些对电力进行复核的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上水平较低。目前,电力企业中很多电力营销复核的工作人员自身没有接受较为专业的训练,工作中主要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处理问题,导致其自身在业务水平上较低,综合素质不足,难以实际解决电费复核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3回收环节中的问题
电力营销中的回收环节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计算相联系,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能够端正工作态度。但是,在实际的回收电费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电力企业正常运营。首先,在结算过程中,工作人员结算方式出现问题,一部分企业使用预先付费的结算方式,导致其间相关数据出现差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其次,回收电费结果往往出现平均性电价差距过大的情况。主要原因为很多电力企业使用上月的实际平均电价作为主要标准,制定本月的电价。但是,有些地方每月的平均性电力价格差距较大,导致收费方式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及提升电费对账率措施分析
4.1健全电费管理机制
一是对抄表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二是明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三是核算电费,进行电费回收以及账务处理,四是对电费回收率进行系统监督以及控制,五是对电费票据进行管理,六是分析电费现金流和信息流的差异,七是进行电费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通过健全电费管理机制,明确划分电费管理中心工作的职能,从而在系统上健全了电费的抄核收工作规范,有利于对电费抄核收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健全电费管理机制,摆脱传统自闭式环管理模式的束缚,通过明确划分电费抄核收三个部分的职能工作,有利于流程化管理以及监督。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规范了抄表日,同时也降低了线损。换言之,从根本上取消了供电部多层电费账户,以电费管理中心作为媒介,把电费核算直接转变为应收电费,从而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统一管理电费账户的模式,节约了工作时间,降低了投入资本,同时缩短了电费上缴时限,有利于为用电客户提供更为快捷的服务。
4.2明确部门职责分解指标
一是构建督察小组。主要有安全员、会计以及所长,通过监督供电所各个具体环节的工作执行情况,从而达到工作目的;二是构建抄表小组。首先对台区的电流量进行抄录,转交给核算小组。同时,考察区内的线路以及设备运行状况,将具体的运行状况报备给配网专责;三是构建核算小组。针对抄表小组抄录来的电能量情况,核算小组进行审核、核算以及开票,同时将电费收费通知单报备给收费小组。同时,核算小组必须及时将各台区的报表交给会计,从而进行考核;四是构建收费小组。通过将核算小组报备上来的电费收费通知单转到用户手中,从而实现电费的结零。从整体上来讲,明确部门职责,通过分解指标的方式,强化各小组的相互协作,有利于提高整个抄核收管理工作的效率。
4.3转变抄表管理模式
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电费抄核收工作要求来规范电费抄、核、收业务管理工作,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作业的标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运用营销自动化系统,从而在整体上控制和管理电费抄核收工作,提高了资金的安全度,有利于及时回收电费;二是要划分任务。首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抄表管理模式,在进行用电计量装置记录数据的记载时,要按照规范的抄表周期以及抄表例日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抄表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积极应用远程集抄系统,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电费风险预警系统,从而使抄表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用电量的运行状况,从根本上防止窃电行为以及拖欠电费情况的发生;三是实行岗位轮换制,进行流动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按期换片抄表作为抄表员的主要职责,有利于保障抄表的质量。
4.4转变核算管理模式
在实际的电费核算工作中,由于电费在计价上存在复杂性和收费领域广阔性,因此在整体上上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以及规范化水平。在现阶段,在用户的自动审核上,虽然营销业务系统以及具备这样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工作流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当普通用户出现异常时,必须要通过人工逐户核算的方式才能提高核算的精度;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当核算结果不精准时,相关的软件程序维护人员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档案的整理,才能发现问题;三是当电量波动出现异常时,抄表人员必须要再次进行有效核算;四是当客户提出变更业务的情况下,对于已经处理过的结算关系要进行重新组合;五是当线路损耗电量计算不精准时,要及时对各表计分摊值以及扣减值进行校对。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提高核算人员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岗位机制从而强化对核算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在核算工作中,还要进行重点处理,对用电变更客户要进行电量电费计算的审核。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及电费对账率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邵淑春.电费抄核收的管理模式创新[J].科技风.2016(10):60-62.
论文作者:贾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电费论文; 电力论文; 抄表论文; 工作论文; 小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