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张杰

普速铁路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张杰

摘要:当前时期,铁路运输是广大群众出行首选,同时,货物运输也离不开铁路的支持,因此,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铁路运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世界范围内,铁路已经被应用多年,期间难免会出现病害,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维修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铁路运营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问题;对策

前言:为了确保铁路线路一直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好铁路线路养护工作意义重大,工务部门主要负责养护修理铁路路基和轨道。目前,铁路机构在养护线路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设备病害,而这些病害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会降低工务线路养护质量,甚至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总之,铁路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铁路线路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进而确保我国铁路运输安全。

1当前铁路线路维修概况

列车运行过程中,不仅要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还要受到自然气候和各种力作用,从而引发了各种病害。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害有:钢轨肥边、锈蚀、剥落掉块;钢轨和其他连接零部件由于长时间工作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疲劳,翻浆冒泥等。而铁路线路病害势必会降低设备养护质量,严重时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乘客人身安全。所以,系统检查线路,第一时间发现线路中不满足技术标准的病害,同时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原因,从而科学组织和计划养护作业,尽可能降低病害影响,确保线路正常运行,保障列车安全、平稳、不间断的运行,是铁路线路养护工作的最基本任务。

2铁路工务线路养护问题

2.1自然环境对线路养护方法、轨道结构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其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地域差距。在铁路建设不断进步发展下,铁路线路长度持续上升,使得铁路线路的地域跨度越来越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地域不同,其轨道建设特点和结构特点都有所不同,从而加大了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难度。例如:众所周知,平原地区自然环境良好,对轨道建设影响较小,可以在加大日常检查工作力度的同时将维修工作落实到位;而高远地区恰恰相反,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自然环境对铁路轨道建设影响巨大,所以,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人员有必要重视铁路轨道焊缝及接头的检查工作,防止铁路钢轨发生断裂,给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2.2路基翻浆冒泥问题

路基翻浆冒泥具体指路基土和道床土混合泥沙经雨水和地下水转化为泥浆的过程。当列车通过时,在荷载作用下,道床表面有泥浆溢出,导致轨道下沉或道床空隙被泥浆填满,从而削弱了道床的弹性功能,影响行车安全。在降雨过程中,路基翻浆冒泥现象十分严重时,轨道极易发生变形。气温干燥时,道床板结,加大了维修难度,既增加了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又威胁行车安全。

2.3钢轨磨损问题

火车本身都具有着很大的重量,列车运行时轮对与钢轨摩擦, 导致钢轨头部出现磨耗。钢轨磨耗已成为铁路的一大重症,严重制约了设备质量的提升和线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如果磨损情况比较严重还没有得到修理的话,就会给列车运行造成很大的压力, 一方面给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相关部门的社会形象带来一些减损。

2.4钢轨调边、换轨问题

在曲线钢轨的换轨和调边时,原有的无缝线路已成为无缝线路。为了恢复无缝线路的原貌,钢轨焊接成为保证无缝线路侧调和换轨后的完整性的工作。比如,西安工务段自2000年开始采用铝热焊工艺4年。焊接钢轨440余条,造价66万元。曲线钢轨调边使用一个焊缝调整轨边(一个焊缝调整轨边,四个焊接点调整轨边)。但是,在曲线上很难实现严重的侧磨和变轨曲线。通过曲线调边换轨来有效消除钢轨侧磨,既节省了钢轨变化的维修费用,又耗费了大量的维修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为了有效降低曲线钢轨的侧磨损率,每年需要消耗10万元购买曲线钢轨润滑剂。仅曲线钢轨的年养护费用就超过20万元,占年养护费用的三分之一,无疑提升了成本。

3铁路工务线养护应对措施

3.1切实增强铁路线路养护工作,提高线路养护质量

要提高线路质量,确保行车、人身安全,首先,应加大铁路工务线路相关设备的养护力度,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举个简单例子,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修铁路运输工务线路中的部分零件,及时更换失效零部件,做到谨小慎微,才能避免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其次,工作人员还需要每天维修和养护运输线路和道路标志,为机车提供参照物,确保列车准点进站。再次,工作人员需要养护排水沟和铁路线路路基,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后,针对常见的运输问题,提出可行性应对方案,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应对。

3.2加大线路养护人员管理力度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期间,其安全管理系统健全程度关系重大,不仅影响了养护人员工作标准,且还会影响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所以,当务之急是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铁路管理者要加强对铁路养护工作的认识,使铁路养护人员充分认识铁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相关作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他们应该创造新的想法。建立相应的岗位激励制度,为铁路养护人员提供升职空间,为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铁路运输工务线结构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注重相关人员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整体提升铁路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技术团队。只有拥有高素质、技术水平高的维修养护团队,才能确保列车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3.3新线路基

在新线路基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禁止以不良土质填筑路基。土质必须经实验室做土质实验,合格后方可填筑路基。如果在既有线路基面上填补渗水土,要在既有线路基面做成一定的横向排水坡后再进行填筑。路基填筑前,要做好底处理,铲除树根等杂质。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行压实,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时翻挖后再回填夯实。路基压实密度要达到标准要求,施工中保证分层夯实,路基面下1.2米范围内要达到最佳密度的90%,下层要达到最佳密度的85%。路堑地段施工时,当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将表层土做土质实验,同时防止超挖造成表层土松软。在新线施工的同时要做好表水、地下水的排水工作。基底遇有地下水影响时,应予以处理,经过水田或洼地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排水措施,挖除淤泥,抛填片石或渗水土,保证基底夯实密度。在铺轨前,一定要按规定做好路拱,并予铺碴带,用河沙,禁止用山砂,以免铺轨后卸车将路基压出水囊。

3.4既有线路基

可采用增加道床厚度的施工方法。由于线路抬起,减少了地下水的影响,路基压力也随之减少,此种方法不需要清除旧道碴,用补充新石碴防止翻浆冒泥。要及时更换道床或对道床进行清筛,改善道床的排水状况。及时改善排水设施,排除道床及路基内的积水,改良或新增设侧沟,横纵渗沟。在路基粘性土等容易翻浆冒泥及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软土路基地段,要使用透水性能好的土质材料进行换填。路基面要采用覆盖隔水层的方法防水。

结束语:

总体而言,铁路运行中,线路设备不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且还受到摩擦力、重力等因素干扰,因此,列车运行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从而对铁路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铁路部门必须高度关注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不断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整体提升维修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管理者还应将线路检测和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为铁路线路后续维修和保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超.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06):111+113.

[2]刘昌金.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310.

[3]任虎,王琨.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08):246.

论文作者:张杰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普速铁路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